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泉州5月1日電 (記者 孫虹)108名頭戴簪花、身穿戲裝和盔甲的“水滸傳”人物依次登場,他們手持各種兵器,威風凜凜,在激昂的戰鼓和鑼鼓鈸聲中,開啟兩岸共同民俗“宋江陣”的精彩演出。
時隔40多年,泉州“宋江陣”表演5月1日在福建泉州府文廟廣場重現,為海內外游客演繹“棍棒手撲,妙絕天下”的民俗風采。只見演員們環形穿繞、變換陣法,陣隊分合聚散、曲直方圓,充分展現出集體齊勇的實戰風貌,讓現場觀眾仿佛穿越回古代戰場,感受到“宋江陣”的強大氣勢。
5月1日,兩岸共同民俗泉州“宋江陣”表演在福建泉州府文廟廣場舉行。中新網記者 孫虹 攝
泉州“宋江陣”也稱“套宋江”,其起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據史料記載,彼時不少義士為避清廷打壓,將武術套路融入迎神賽會,從而誕生了以裝扮108位水滸英雄進行踩街的“宋江陣”。
在鄭成功收復臺灣過程中,“宋江陣”亦發揮重要作用,而后被帶入臺灣,逐漸演化成為深受兩岸民眾喜愛的武舞結合演藝陣頭,成為閩臺共有的文化記憶。
“這是泉州古城時隔40余年后,首次大規模復原‘宋江陣’展演場景。”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主任周杰俊告訴中新社記者,此次泉州“宋江陣”重新演繹,包含青獅表演、傳統民間特色藝陣表演、武術表演、高甲戲打斗雜耍四大核心板塊,呈現青龍陣、田螺陣、長蛇陣、蜈蚣陣、蝴蝶陣、八卦陣等十幾種“宋江陣”經典陣法。
5月1日,泉州“宋江陣”表演融入拳術、高甲戲等豐富元素。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供圖
“三百年前唱宋江,閩南村社梨園腔。泉州處處傳高甲,水滸家家話晚窗。”在陣法表演的間隙,高甲戲、拳術表演以及擲鐃鈸、耍槍花等環節的加入,讓整場演出更加生動立體。
“這些元素其實是回歸‘宋江陣’并與之融合的一種展示。”周杰俊介紹,“宋江陣”人物眾多,性格各異,表演生動熱烈。一方面,它在舞臺上演變為“宋江戲”,如“戈甲戲”和“高甲戲”;另一方面,它在武術領域不斷發展,成為閩南武術的重要載體。
5月1日,泉州“宋江陣”演員與青獅陣彩街表演隊伍一起行進在古城的多個街巷演出。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供圖
百年武陣邂逅簪花美學,水滸豪情碰撞閩南雅韻。當天,108位“簪花大俠”還與青獅陣彩街表演隊伍一起行進在泉州古城的多個街巷中,他們邊走邊表演,將精彩帶到游客的身邊。沿途觀眾熱情高漲,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感受這場流動的文化盛宴。(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