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向來是凝聚國家意志、展示軍事實力的重要舞臺,而今年的5月9日更不尋常——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在即,紅場將迎來十余國元首共聚觀禮。
可就在這節骨眼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一番“隱晦警告”卻讓局勢陡然升溫。他嘴上說著“俄羅斯應該擔心戰爭持續”,話里話外卻把矛頭對準閱兵式,擺明了一副“你搞慶典,我就敢掀桌子”的架勢。
更關鍵的是,烏克蘭手里的遠程導彈和無人機早就不是擺設,莫斯科的天空還能否守住?這場劍拔弩張的博弈,稍有不慎就可能捅破天。
澤連斯基的“話里有話”;普京提出在勝利日期間停火三天,表面是展現和平姿態,實則給俄軍爭取喘息之機。
澤連斯基直接回懟“停火三天不夠,至少停一個月”,轉頭又暗戳戳放話:“俄羅斯人擔心閱兵出問題?這擔心沒錯!”這話乍聽像是揶揄,實則埋了顆雷——俄方越重視閱兵,烏方就越可能把它當靶子。
烏克蘭前議員拉平更直白,聲稱紅場聚集的軍人全是“合法目標”,甚至揚言要送莫斯科一份“烏克蘭禮物”。明眼人都懂,這“禮物”怕是導彈無人機齊飛的“大禮包”。
▲2023年克里姆林宮遇襲
烏克蘭的“三板斧”有多硬?別看基輔離莫斯科上千公里,烏克蘭的遠程打擊手段早已今非昔比。
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射程300公里,英國的“風暴陰影”能打250公里,雖說夠不著紅場,但襲擊莫斯科周邊制造恐慌綽綽有余。
更狠的是烏克蘭自研無人機,號稱射程破千公里,從本土起飛就能直撲俄腹地。
2023年克里姆林宮遇襲、今年3月莫斯科一夜擊落91架烏軍無人機,都證明俄防空網并非鐵板一塊。如今紅場閱兵人員密集,哪怕漏掉一架無人機,后果都不堪設想。
普京的“兩難棋局”;俄方嘴上強硬,心里未必不慌。克宮發言人扎哈羅娃指責基輔“搞空中恐襲”,卻只敢輕飄飄罵一句“恐怖主義宣言”;普京堅持舉辦閱兵,但防空系統肯定得里三層外三層加固。
問題在于,俄軍若真被炸了場子,臉面往哪兒擱?可要是提前取消閱兵,又等于向烏克蘭“服軟”。
棘手的是,受邀觀禮的巴西、哈薩克斯坦等國元首若有個閃失,俄羅斯的外交信譽立馬崩盤。難怪有觀察家調侃:澤連斯基這招,分明是逼著普京在“丟面子”和“冒風險”之間二選一。
美國的“小心思”與烏克蘭的“孤注一擲”;別看澤連斯基喊得兇,背后少不了有人遞刀子。美軍援的導彈、英國培訓的特種部隊,都是烏軍搞襲擊的底氣。
但華盛頓真敢支持烏方轟炸紅場嗎?恐怕未必。一旦傷及外國政要,美國也得背“縱容恐怖主義”的黑鍋。
更何況,特朗普剛和澤連斯基密談20分鐘,轉頭就放風“和談接近達成”,擺明想給局勢降溫。
說到底,烏克蘭不過是美國牽制俄羅斯的棋子,真要玩過火,棋子隨時可能變棄子。
紅場的鐘聲為誰而鳴?俄烏沖突打到現在,雙方早沒了回頭路。澤連斯基敢拿紅場閱兵當籌碼,無非是想逼西方加大援助,同時攪黃俄羅斯的外交秀。
可這事風險大過天:成功了,烏克蘭可能遭俄軍瘋狂報復;失敗了,國際社會更坐實其“恐怖主義”罵名。至于普京,眼下最現實的選項就是硬著頭皮辦閱兵,再把防空系統開到最大功率。畢竟,俄羅斯的民族尊嚴,從來不是靠退讓換來的。
5月9日的紅場,注定不會平靜。是禮炮轟鳴,還是導彈呼嘯?咱們拭目以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戰爭沒有贏家,玩火者終將自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