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的配套活動之一,“智駕未來法筑新程”2025上海國際汽車高質量發展法律論壇日前在滬舉辦。該論壇旨在以法治力量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鋪設規則軌道,吸引了逾300位汽車行業的中外專業人士參會。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中國車企迎來“大航海時代”。但由于世界各國在技術認證、環保標準、數據安全等領域存在顯著差異,中國車企出海會面臨多元化的法律合規問題。尤其在智能駕駛愈發普及的背景下,數據合規問題已經成為限制中國智能汽車出海的重要門檻。
在主旨演講環節,來自蔚來、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和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的三位法律專家分別從全球化競爭的不同維度,針對創新、合規、安全、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和爭議解決等關鍵議題,詮釋了法治力量對汽車產業破局的關鍵作用。
專題研討環節包含“車企出海的法律合規與風險防控”和“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與法律挑戰”兩大主題。發言嘉賓來自汽車行業上下游的海內外企業、行業組織、仲裁機構和各大律師事務所,他們結合各國最新的法律法規與監管趨勢、全球化布局中面臨的知識產權糾紛、企業出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跨境爭議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充分展現了法律在引領汽車產業合規發展、賦能技術創新、保障企業“走出去”戰略中的關鍵作用,也為車企法務與合規團隊提供了實踐借鑒與策略參考。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主任周敏浩在論壇上表示,作為2025上海車展的主辦單位,上海市貿促會始終將服務中外企業和推動國際經濟貿易的合作交流作為立身之本,除舉辦車展等國際展覽為中外經貿合作牽線搭橋之外,還積極打造融合國際商事仲裁、經貿調解、商事認證、風險預警的國際法律服務矩陣,幫助企業運用法治思維和進行合規經營。
據了解,過去五年,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受理了2400余件涉及汽車行業的仲裁案件,爭議金額逾人民幣380億元。除了傳統的銷售、維修和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外,智能汽車系統軟件開發、新能源汽車、汽車用戶數據糾紛等新型糾紛類型層出不窮,案件數量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
周敏浩表示,希望以此次法律論壇為契機,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全球車企把更多新品首發、創新研發和新業務、新布局放到上海;用接軌國際的優質經貿法律服務,助推中國車企在不斷開放的國際合作中行穩致遠。
原標題:《中國車企迎來“大航海時代”,海外合規成為上海車展熱議話題》
欄目主編:孟群舒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丹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