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胃病為脾胃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病機以脾胃虛弱為本、飲食勞倦與外邪侵襲為標。《黃帝內經》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現代人嗜食生冷、暴飲暴食、壓力傷肝等,正與中醫病因高度契合。
一、胃病三大核心病因
1、飲食失節:過食辛辣炙煿(燒烤、火鍋)易生胃火,癥見胃脘灼痛、口臭便秘;貪食冷飲、生腌則傷脾陽,引發隱痛喜溫、便溏腹脹。
2、情志內傷:肝木克土,焦慮抑郁致肝氣郁結,橫逆犯胃,表現為脅肋脹痛、噯氣呃逆,女性患者常伴經前乳脹加重。
3、外邪侵襲:春寒未盡、夏濕困脾,風邪夾寒濕入侵胃脘,可致突發胃痛、嘔吐清水,舌苔白膩如積雪。
二、春夏預防四維策略
1、飲食調攝:春宜食辛溫疏肝之品(如薺菜、韭菜),佐以陳皮山楂茶理氣和胃;夏多飲荷葉薏米粥清熱祛濕,避免夜宵燒烤損傷胃陰。
2、起居有常:春捂護胃脘,晨起可熱敷中脘穴(臍上4寸)驅散寒邪;夏夜忌貪涼露宿,空調房內備披肩護腹。
3、情志疏導:春行踏青疏肝,夏習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式,調暢氣機。
4、穴位保 健:每日按揉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5分鐘,健脾和胃;胃痛急性發作時,艾灸內關穴(腕橫紋上2寸)可速緩痙攣。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中醫倡導“治未病”理念,順應四時陰陽,從飲食、起居、情志、經絡四端入手,可筑牢脾胃健康防線。
【專家簡介】
李萃,主任醫師,京城名中醫專家,老北京四大名醫孔伯華先生再傳弟子,京城名老中醫姚五達先生嫡傳弟子,畢業于湖北中醫藥大學,研修于中國中醫研究院1978首屆研究生班。自清代至今《京城國醫譜》名醫傳承專家,亦為臨 床重量級全科專家。
早年恩承湖北名醫張夢儂、洪子云、李金庸、李培生教授相傳,在京二年研究生班期間始終跟隨研究生班主任國醫大師方藥中、時振聲、房定亞院長的口傳心授深得真傳。
1974年由醫院黨委決議支部書記梁少鋒主持拜師儀式結為師徒,成為孔派姚五達名老中醫的繼承傳承人。成功總結了姚老的臨 床經驗、獲得中科院科隆國際會議邀請。
學術研究專長:疑難病癥、不孕不育、各類胃病、中醫急癥、各類炎癥、溫熱病、心腦血管病、亞健康調理、中醫免疫增強與重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