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王思成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81屆年會部長級會議4月21日至25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亞太地區的部長代表、政策制定者、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亞太區域合作助力城市韌性可持續發展”主題展開深入探討。此次大會旨在推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全面落實,探討包容性城市增長路徑與區域政策協同機制。與會代表認為,面對經濟波動、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亞太各國應通過更緊密的合作與政策協同,在區域層面共同開創包容、綠色、創新的發展新篇章。
區域行動已迫在眉睫
2024年,亞太地區超過84%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甚微甚至出現倒退,這反映出轉變發展方式的必要性。“這是一個明確的警告信號,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推動建設性政策,促進發展創新,以便我們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泰國總理佩通坦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闡述了泰國在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立場與實踐路徑。
為此,泰國在年會上提出了三大戰略。一是打造“世界廚房”。泰國致力于通過農業部門轉型來加強糧食安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以農業技術創新提高農民生產力和生活質量,推動亞太地區建立可持續、公平和包容的糧食體系。二是以“軟實力”驅動創意經濟。政府計劃在文化產業、創新設計和健康旅游等領域,發展以人為本的經濟模式,打造創意經濟,以“減壓目的地”和社區旅游等項目,為非城市地區創造新的經濟機會。三是邁向低碳經濟。泰國計劃以減少碳排放為重點的BCG(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政策,依托“20泰銖電動火車全線通車”等項目,持續推動綠色轉型,以期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2065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鑒于亞太地區84%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滯后或處于危險狀態的現實,區域行動已迫在眉睫。而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東盟、東盟-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與技術合作組織和亞洲合作對話等區域合作機制,是知識交流、建立聯系并推動共同政策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平臺。佩通坦呼吁加強區域協同機制,強化政府、私營部門、民間社會之間的多方合作關系。為此,佩通坦提出推動區域合作的三大理念:一是區域合作必須輔以具體的國家行動;二是匯集政府部門、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力量的多方合作是包容性增長的關鍵;三是亞太經社會是分享知識的重要論壇,需進一步建立合作機制,加快實現整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國倡議推動可持續發展
在此次會議上,中國代表團積極參與并表達了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支持。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發言中表示,亞太經社會作為聯合國最具影響力的區域經社發展機構,應堅定捍衛多邊主義,深入推進開放合作,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促進包容和可持續發展,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中方愿加強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同亞太經社會協同對接,為亞太互聯互通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大動力。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亞太地區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領先全球。中方代表在會上表示,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和全球跨境數據流動合作倡議,愿同各方一道抓住機遇,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更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希望亞太經社會充分發揮政策平臺和智庫的優勢,加強信息共享、能力建設和政策協調,幫助各成員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充分釋放增長潛力。
在與會代表看來,此次會議不僅加強了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新動力。未來,亞太地區各國將繼續攜手前行,共同應對挑戰,推動區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光明日報曼谷4月29日電 光明日報駐曼谷記者 王思成)
《光明日報》(2025年04月30日 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