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還在擔心“五一”假期時間不夠用?想去哪里告訴我,AI幫你,尋找“平替”景區,一樣的景致,不一樣的時間和花費,“替”還是“不替”呢?
五一假期到了,如果問我,假期的小目標是什么?
那最好是能周游世界,只可惜,時間,它不夠用。但是,最近我認識了一位AI界的新朋友,它還挺有招!
我打開小程序輸入了想去“歐洲”后,它給我的建議是:“去新疆”!而且,這理由似乎還有點充分。它說,你去新疆,到了喀納斯就到了瑞士;到了禾木就到了北歐童話村;到了那拉提就到了北愛爾蘭;到了伊帕爾汗就到了法國普羅旺斯。
怎么樣?會不會有點凌亂?它的判斷可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且有個很時尚的名字叫做“平替旅游”,啥叫平替呢,就是于茫茫“景海”中,尋找那些似曾相識的“孿生景區”。
想起那句廣告詞:“不是歐洲去不起,而是新疆更有性價比。”
我搜集了過去五年各大平臺的出行數據,閱讀了80篇30多萬字的資料之后,整理出來這樣一組平替旅游的參考信息,大模型推給我的一個數字,45%。這是相似景點平替國內外熱門景區的占比。主打一個“同款打卡、消費更低”。比如青海吉乃爾湖平替馬爾代夫、喀納斯平替瑞士的少女峰;廣西潿洲島平替大溪地。
再來比較一下日程和花費。總結一下:選擇國內平替,除了航班以外,景點門票、住宿成本普遍為國外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行程則可以壓縮一半時間。
大模型推給我的第二個數字是80%,這是去年國內“平替景點、小眾目的地”等關鍵詞搜索的增長量。小眾目的地,集中在城市周邊的縣域,主打一個“交通便利、商業化程度低”。比如上海崇明島平替杭州西溪濕地、四川茶峒古鎮平替鳳凰古城。花費就更友好了:崇明島人均一兩百起步,查峒古鎮人均150塊錢。
總之,平替不僅能改變目的地縮短行程,還能改變旅游方式降低價格。關鍵詞就兩個:“個性化體驗、更高性價比”。數據顯示,去年各大出行平臺上,65%的游客主動搜索了“預算減半但體驗接近”的替代方案。
(總臺央視記者 岳群 翟壯 叢威娜 鄭連凱 張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