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動畫、廣播劇的蓬勃發展,受眾接觸到中文配音的機會越來越多,中文配音演員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舞臺,甚至有了大批熱情的粉絲。
曾經,這份不怎么露臉的配音工作,似乎只存在于影視作品結尾處那份演職員名單,幾乎無人在意。現在,他們以醇厚、多變的音色獲得大批擁躉。
許多關于他們本人的好奇也隨之而來:這些聲音的背后到底是怎樣的人?他們的收入如何?“張嘴就來錢”的工作是不是很輕松?他們如何開始這段職業生涯?作為配音演員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樣?
采寫/糖心
編輯/云路
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
「人間像素」 邀請到兩位配音演員
講述他們的工作與生活
?? 點擊聽他們say hi
從論壇、貼吧和出租房里走出的配音愛好者
時光回到 2003 年,被非典所困的旅游領隊張杰,在家中無所事事,靠上網打發時間,從小看經典譯制片長大的他,最愛去兩個網站,一個是 K 歌網站,一個是中國配音網論壇。
與此同時,季驁杰還在中學校園里背單詞。那個時候,他還不懂得“發音要叼得住字”是什么意思。
21 世紀初的互聯網,網民不多,中國配音網論壇里氣氛友好,大家會共同欣賞來自上譯廠(上海電影譯制廠)、長影廠(長春電影制片廠)的經典作品,對《佐羅》的配音演員童自榮等代表人物津津樂道。聊得嗨了,張杰自己的心也蠢蠢欲動,他從頭學起,摸索著下載了專業的音頻剪輯軟件,配備了“只比手機耳麥好一點”的麥克風,開始嘗試為喜愛的片段配音,模仿起電影里的聲音來。
早期的互聯網為聲音愛好者提供了強大的舞臺,因為熱愛,所以投入,張杰孜孜不倦并樂在其中地做一個發燒友,上傳作品,用愛發電。直到張杰和朋友們組了一個大局,打響了發燒友出圈的第一槍——2005 年,一群完全業余、沒有學過任何相關知識的小伙伴分角色演繹,花費三四個月時間,配出了一整部柯南劇場版電影《瞳孔中的暗殺者》,張杰在其中擔任毛利小五郎的配音。
這部電影在當時并無官方中文配音,中國的動漫愛好者們只能觀看有中文字幕的日語原版,于是才有了張杰和朋友們的配音作品。雖然只是自發的“票友”行為,但為長達 100 分鐘、角色眾多的電影演繹出這樣一部音色豐富、演繹包含熱情的作品,已經實屬難得。這部作品,也在張杰所在的“圈子”里引發了不小的震蕩。
參與其中的演員們因此獲得了許多認可,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張杰和幾位主要角色終于被看到,有了真正去“試音”的機會,并逐步得到了配音業界的認可。
經過了幾年的努力,他們夢想成真。
2009 年,經過選拔和試音,張杰成為了“名偵探柯南劇場版” 官方指定的配音演員,演繹中文版的工藤新一和怪盜基德,他的聲音,終于走上了電影院的大熒幕。從 2009 年開始到 2024 年,阿杰一共為 14 部柯南劇場版電影配音,從《漆黑的追蹤者》到《迷宮的十字路口》,華語觀眾有了屬于自己的“新一”和“基德”。
季驁杰也在百度貼吧上找到了和自己一樣“對聲音感興趣”的人,一群熱愛配音的年輕人組建了“月聲配音社”,季驁杰參與了社團的翻配活動,從喜歡到模仿,他認識了不少同道中人。大學畢業以后,他心懷夢想從老家到北京打拼,啟動資金是從爸媽那里提現的多年積攢下來的壓歲錢 2 萬元。他在北京找到了“組織”——有老師帶領的配音班子“京誠之聲”。
“京誠之聲”成立于 2006 年,是北京第一個在工商局完成商標注冊的影視劇配音團體,由著名配音演員齊杰、陸揆等創立。
齊杰和陸揆是專業精湛、經驗豐富的配音演員,齊杰的配音代表作有 1987 年版電視劇《紅樓夢》賈璉,電視劇《雍正王朝》十三爺等,陸揆的代表作有電視劇《大明宮詞》李顯、崔緹等。
“京誠之聲”的四位老師,帶領著 20 來個年輕人一起學習、接活。學員們跟著老師們一塊去工作,旁聽老師配音,偶爾錄錄“群雜” 。群雜又叫背景人聲,多位配音演員同時發聲,用來呈現故事情節的環境氣氛,比如熱鬧的街市、學校操場、戰爭場面等。這樣的工作,初學者也能勝任。
偶爾需要一些小角色的聲音,老師會用眼睛掃一遍錄音棚內的二三十人,從中挑一位出來演繹。據季驁杰回憶,這個時候的空氣就會凝重起來,老師和二三十個同學一起盯著你錄,你要是錄了四五遍還沒過,汗就下來了,“壓力會非常大,常常是錄完了以后發現全身汗濕。”
其實這也是教學方式的一種,老師用這樣的方式來鍛煉初學者的心智。
老師們不收學費,還給學員們提供免費的晚飯。等學員成長到能錄正式角色后,會得到相應的報酬,但同學們能接的活還有限,在北京打拼,仍然面臨著租房、交通和另外兩頓飯的著落,因此,學員們的流動性也很大。季驁杰在老師們的扶持下努力支撐,在 2 萬元存款快要見底的時候,他終于接到了屬于自己的“活”——原創國產動畫《凹凸世界》。
國產原創動畫項目誕生之初,預算有限、前途未卜,請不起知名的配音演員,就在新人當中尋找,由此發現了季驁杰。雖然當時的《凹凸世界》還是個小項目,但這仍然是正式的配音工作,報酬和跑龍套大不一樣。隨著《凹凸世界》打開市場,季驁杰也一同成長起來,在配音圈嶄露頭角。
「729 聲工場門口」
時光荏苒,張杰在配音界打出一片天,成為當代青年配音演員的領軍人物,他專業精湛,為人和氣,大家親切地稱呼他“阿杰”。阿杰與合伙人一起組建成立了“729 聲工場”配音公司,成為中文配音圈里數一數二的標桿團體之一。
季驁杰也在北京城站穩了腳跟,他的藝名“森中人”更為大家所熟知,熟悉的人也會叫他一聲“老森”。現在的他,成為年輕一代的“新班主”,是一家文化傳媒公司的創始人,專門做配音業務。他用人沒有門第之見,也不計較新老之分,只要能力達到項目要求,都能與之友好合作。老森專業過硬,一絲不茍,對年輕人既愛護有加、更嚴格要求。
在網絡時代走上國際擂臺的配音演員
早期的配音藝術家們,為了將洋味兒的作品重新調和成更適合中國觀眾的口味,一個字一個字,一幀一幀地摳發音、看口型,用中文去配合外語發音的抑揚頓挫和語言習慣,從無到有地奠定了中文配音的基石,形成了有著獨特韻味的“譯制腔”。今天,“譯制腔”成為別具一格的文化符號,被網友們競相模仿或“玩梗”。不論網友的聲音是否好聽,吐字是否準確,當這樣的腔調出現,人們幾乎馬上就能識別出來。
穿越時空的“譯制腔”,記錄了當時中文配音的風格,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中文配音的要求和標準也在不斷前進。
到了新一代配音演員阿杰和森中人他們,面臨著更嚴苛的戰場:大多數觀眾已經習慣了聽原聲看字幕,在譯制配音的擂臺上,年輕一代的配音演員面對同時期的觀眾,比他們的前輩挑戰更多——當年的觀眾在面對譯制作品時,并沒有接觸過原聲的視聽效果。
放眼國際,世界各國的配音演員也都不輕松,就拿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來說,日本的配音演員們也在根據時代的發展、觀眾群體畫像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著配音的語言風格,正如《聰明的一休》的配音風格并不適用于現代版的《鬼太郎》一樣,一代又一代動畫作品背后的配音演員也在不斷革新。
兩位中文配音從業者抱有同樣的態度——我們也應該這樣去發展,正如任何文化都有時代的年輪包裹一樣。
國產動畫《凹凸世界》,第一季 2016 年上線,更新至今,深受很多觀眾喜愛。森中人為劇中角色“雷獅”配音。按以往的經驗,面向少年兒童群體的作品,配音演員的語言風格會調整得比較低幼化,甚至語速也較為緩慢。在創作中,森中人不落窠臼,嘗試從角色性格與現代年輕觀眾的聽感出發,用聲音為角色打造出桀驁不馴的性格,大受好評。新的嘗試獲得成功,讓他對今后的創作充滿了信心。
「《凹凸世界》雷獅」
而阿杰面臨的白刃戰更加殘酷,動畫作品《英雄聯盟:雙城之戰》改編自美國游戲《英雄聯盟》,第一季于 2021 年在視頻網站 Netflix 和中國的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制作伊始,《雙城之戰》就公布了中英日韓四個國家的配音演員陣容,阿杰擔綱希爾科的配音。同一個角色,同一句臺詞,不同國家的配音演員將會演繹出怎樣的風格,阿杰和小伙伴們不但要和國際上赫赫有名的配音大咖們同臺競技,更要接受來自觀眾的考量。
「729 走廊上掛著《雙城之戰》海報」
新一代的中文配音演員從容地站上了擂臺,游刃有余、風采綻放,中文版的《雙城之戰》與其他語言版本齊頭并進,不落下風,更因共同的語言風格和文化土壤,博得了華語觀眾的一致好評。
「《雙城之戰》希爾科」
肩負希望又埋頭深耕的配音打工人
中文配音的蓬勃發展,始終依托于中國原創動畫和廣播劇等作品的崛起,只有真正的好作品才能開辟屬于中國話的江山。
中文配音不再僅僅為影視作品錦上添花,而是成為了中國制造的文化產業騰飛的翅膀,日趨強大的中文配音水平,是中國原創動畫和中文廣播劇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相輔相成、一榮俱榮。
隨著《三體》《殺破狼》廣播劇、《狐妖小紅娘》《羅小黑戰記》動畫電影等作品一部部問世,中國的觀眾不必再翹首以盼等待其他國家更新作品,日本的觀眾,也開始反向追看來自中國的動畫作品,日本配音演員,也開始研究中文配音的風格。
「《狐妖小紅娘》封面圖」
在觀眾享受聲音大餐的同時,其實很多配音演員也蹲在電腦前,看彈幕。
“譯制腔”盛行的年代,觀眾想表達對配音演員的喜歡或提提意見,只能靠寫信、打報紙雜志的熱點電話,就算在早期的網絡上發帖,也不一定能夠及時有效傳達。
而今天的技術發展又先進又殘忍,屏幕上飛過的一條條彈幕,實時傳達出觀眾的心聲,是好是壞,是騾子是馬,馬上見分曉。
在殘酷的廝殺中,中文配音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對于國外的先進經驗,他們從模仿到齊頭并進,也從未認過慫。
回顧阿杰和森中人的成長經歷,他們幸運地趕上了行業用人之際。外國影視作品、動畫片大量進入國內觀眾的視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廣播劇、有聲書這樣的純聲音作品也為他們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
現在,對配音行業充滿好奇和期盼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配音演員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但配音這行,不好入。
這并不是一份“張嘴就來錢”的工作。
在人人會上網的今天,配音人才很難再通過愛好者網站來被人發現,729 聲工場和其他同類型公司,會通過海選招募新的血液,再經過一輪輪選拔培訓,培養新人。配音對音色和表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就業市場也相對飽和,每年能留下的人并不多。
即便入了行,從群雜到配角再到主角,逐步得到市場和受眾認可,這條道路漫長而艱辛。
通常,一位學員要花費 3-5 年的時間苦練基本功,做到吐字清晰,發音穩定。與此同時,學員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觀影,去理解人物、理解作品。合格的配音表演既要有語言層面的表演,更要有故事環境的勾勒。
和人們通常想象的不同,一個合格的配音演員并不需要是個“萬金油”,不必又能配小孩、又能配老人。一般來說,配音演員會在自己的聲音氣質里深耕,將自己獨有的特點發揮到最大。
配音作為表演藝術的一種,天賦會給演員一部分的優勢,而吃苦耐勞,智商情商在線和厚臉皮,更是工作中需要擁有的珍貴品質。
試音不通過是常有的事,很多配音演員也都經歷過發揮不好,當場被導演叫停、被前輩或錄音師譏笑等尷尬的場面。
工作環境永遠暗無天日,人像地鼠一樣鉆進層層包裹隔音棉的錄音間。而錄音棚里不能有雜音,就絕不可能開空調,冬天還好,夏天經常錄得汗如雨下,仍然咬牙忍耐。
作為影視作品趕檔期的一個部分,配音工作時間永遠不固定,沒有休息日,沒有節假日,來活就干,半夜也有可能被叫去補詞。白天進了錄音間,出來時已滿天星斗,甚至迎來第二天的太陽。很多人都曾經歷過從錄音間出來以后的恍若隔世:“啊!下雪了!”。
「錄音棚照片」
配音這個行業,不好賺。
根據工作難度和配音演員資歷,“接活”的報酬也各有不同,有按整部作品計算的,有按句計算的,也有按最終成品時間計算的。
當然,資深而知名的頂尖演員,收入相對豐厚,如果是甲方指定需要的聲音,那就能更上一層樓。但能達到這個水平的配音演員,放眼國內不過寥寥數人。大多數普通從業者,收入和普通打工人差不多。
為了能開拓更大的市場,有了一定積累的阿杰和老森都選擇了團隊出擊,接下整個項目,再分工合作,這樣也能打出團隊的名氣。但如果是剛入行的新人,接一些零散的小活,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在起步階段,很難單純靠配音養活自己。
AI 技術的沖擊之下,聲音圈何去何從?
席卷而來的 AI 技術,首先沖擊了聲音圈。文字生成聲音的技術日趨完善,從一開始道路導航那種機械的播報,AI 已經生成能說能笑、充滿情緒的聲音。
阿杰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聲音好聽的爸爸,也不耽誤孩子與手機里的 AI 聊天。最新的一代人類,已經天然適應了各種設備里的電子聲,并不會覺得別扭。
在新的技術下,“人的聲音”,還能存在多久?
面對這個問題,阿杰和森中人卻突然回憶起了自己的老師們和前輩們。“第一次聽到那么好的聲音,那感覺就是太震撼了!”
“你試過嗎,把黑白老電影找出來看,還能從前輩們的聲音里聽到他們背后的拼搏,聽出他們不斷打磨時付出的心血,聽到他們對行業的尊敬和熱愛。”
「童自榮配音的譯制電影」
高速行駛的時代列車會把誰甩下去,誰也不知道。
但至少他們現在還站在這里,那就用心做好每一分事情。繼續用這個年代很稀缺的東西,去打造年輕人的熱愛。
他們,就是一群熱愛聲音的人。
這么不容易為什么還要干下去?也許,當配音演員從來不是沖著揚名立萬去的。說到底,還是一句因為熱愛。而各行各業哪有容易的呢?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已經很幸運了。
而且,喜歡好聽的聲音,不一定非要去當配音演員。
涵涵在廣播電臺工作,和阿杰在中國配音網論壇上是老相識,兒時因為電視上播出的外國動漫和影視劇,涵涵喜歡上了為他們配音的老師們。但涵涵沒有去做配音演員。追尋熱愛好聲音的她,開辟了不一樣的追星道路。
她在欣賞各種佳作的同時奮發學習,考上中國傳媒大學,還在校時,涵涵就作為“編劇”和阿杰一起制作了廣播劇《陰陽師》,在網上的同好圈里“火”了一把。畢業以后,涵涵進入電臺工作,為“好聲音”寫廣播稿。
當年的朋友、愛豆紛紛變成了自己工作中的嘉賓,一起去完成廣播節目的創作,這不是爽劇,這是她點點滴滴的努力換來的結果。
聲音行業就是這樣特殊,和其他行業比起來,當老師的不一定真的想當老師,當程序員的也不一定真的想當程序員,但從事聲音行業的人,一定是因為喜歡。
配音演員并不神秘,他們就是一群喜歡聲音的人。
當 AI 生成的電子聲在算法中游刃有余,當技術的浪潮試圖淹沒人文的氣息,那些從錄音間里走出來的聲音依然在倔強生長。它們不是一個個字節,而是靈魂——每一處氣口的停頓、每一瞬情緒的震顫,都烙著血肉的溫度。從童自榮的《黃金時代》到阿杰的《雙城之戰》,從論壇發燒友到行業領軍人,中文配音的征途從來不是與機器賽跑,而是在聲音里,尋找人類獨有的光。
或許未來某天,麥克風前真的不再需要肉身的存在,但那些被熱愛點燃的心火,早已化成星子,落在每一代聽眾的耳畔。正如黑白膠片里的聲音穿越百年仍令人戰栗、永不消亡——它會在少年按下錄音鍵的剎那,在彈幕劃過屏幕的瞬間,在某個深夜恍然驚覺“啊,下雪了”的共鳴中,一遍遍重生。
因為聲音的終極意義,從來不僅僅是被聽見,是共振共鳴,是沁入心脾,更是回味無窮。 而記住這聲音來過的,永遠是另一群鮮活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