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期間,興致勃勃的游客們曬出自己的旅游照片,發現里面都少不了各種酸奶的身影。
在北京,后海溜達一圈后,來一瓶老北京人從小愛喝的老酸奶;在天津,聽五大道附近大喇叭循環播放“正宗天津瓷瓶老酸奶,全世界最好喝的酸奶”;從內蒙古回家的游客,從行李箱中拿出在景區買的各種奶皮子、酸奶酪……
圖源:小紅書@給我吃一口! @小女巫 @炎小魚i7(已授權)
酸奶到底是哪的特產?怎么在哪個景區都能碰到酸奶?
酸奶,遍布全國的特產
從北到南,變化的是緯度,不變的是景區里酸奶的身影。
“哈爾濱酸奶糕”相關話題在小紅書瀏覽量高達2700萬;牢牢占據哈爾濱中央大街核心位置的百年老店馬迭爾冷飲廳里,也有15元一瓶的馬迭爾酸奶。
圖源:小紅書@尓濱燕子(已授權)
北京紫光園的奶皮子酸奶更不用說,據新京報報道,蛇年春節期間,紫光園奶皮子酸奶日銷售量突破40萬杯,一躍成為各地網友求代購的“新北京特產”。
圖源:小紅書@紫光園酸奶
在小紅書搜索“南京鼓樓醫院”,排名前列的話題除了就醫咨詢,還有自帶4萬篇筆記的老網紅“南京鼓樓醫院手工酸奶”,5元一杯,健康無糖,三甲醫院信譽背書,喝著放心。
圖源:小紅書@isalive(已授權)
更別提奶制品大省新疆,酸奶制品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單“酸奶疙瘩”就在小紅書有1萬多篇筆記。
圖源:小紅書截圖
值得注意的,還有遍布各個城市景區的老酸奶。
大理古鎮有大理老酸奶,太原鐘鼓樓廣場有老太原酸奶,西安回民街有西安老酸奶,唐山有唐小主酸奶,青島棧橋旁除了網紅海鷗還有青島老酸奶。
徐州彭城老酸奶的身影從回龍窩蔓延到云龍湖周邊;老北京酸奶的覆蓋范圍更廣,遍布后海、南鑼鼓巷、故宮和恭王府等各大景點。
(左到右)老北京酸奶、老太原酸奶、青島老酸奶、徐州老酸奶|圖源:小紅書@安師大薛之謙、@jacky @superluckychen(均已授權)、徐州綠健乳品飲料有限公司
在廈門鼓浪嶼,可以從路邊小店順手買一瓶老酸奶邊喝邊逛;在天津五大道,買酸奶還可以聽一段“來到了天津衛,嘛也沒學會,我學會了喝酸奶”特色天津快板。
圖源:小紅書@SY @星星瓶(已授權)
各種旅游攻略帖里,某某景區必吃榜上,也多有當地老酸奶的提名。似乎不吃老酸奶,就等于沒來過北京/上海/杭州/青島/大理/廈門/徐州/西安/太原……
酸奶究竟是哪里的特產?為什么大江南北各大景區都有它的身影?
為什么各大景區都有酸奶特產?
總的來看,中國人對“酸奶”的喜愛由來已久。
蒙牛營養研究院孫健博士在《酸奶中國發展史趣談》中介紹,早在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人就開始食用酸奶。據《禮記·禮運》中記載,周、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841~221年)的祭品除肉食外還有乳制品,“以烹以炙,以為醴酪”“牧羊酤酪,以佚伏臘”,這里的酪即為現代酸奶的前身。
在唐朝時期,人們進一步認識到食用酸奶對身體有益。
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描述,酪的功效為“補肺臟,利大腸”。孟詵在《食療本草》中也將其描述為“主熱毒,止渴,除胃中熱”,也就是說,中醫理論已經意識到了食用酸奶對肺臟和腸道的好處。
現代人同樣對酸奶有著濃厚的健康濾鏡,與此相對應,酸奶在全國范圍內的市場占有量也水漲船高。
據勤策消費研究發布的《2024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報告》,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酸奶因其富含益生菌、有助于消化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2024年,酸奶及其制品占中國乳制品總體市場的20.8%,僅次于液體乳和奶粉。
商場里打著“高端健康酸奶”口號賣出40元一杯的Blueglass和花樣百出的茉酸奶可能只能吸引年輕消費者,景區里的酸奶特產卻能憑借其樸實無華的外貌無差別“收割”老中青三代游客。
更何況,在酸奶屆中,“老酸奶”這一品類也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據中國食品報官方平臺在《中國酸奶發展簡史(收藏版)》一文中記載,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各地都開始生產裝在大肚瓷瓶或玻璃瓶中的凝固型酸奶,該類酸奶也在全國各地流行。其中,北京牛奶廠(三元的前身)、上海市牛奶公司、廣州市牛奶公司(風行乳業的前身)生產的酸奶更是代表性產品。
這種裝在瓷瓶或玻璃瓶中的凝固型酸奶,也就是景區最流行的瓶裝老酸奶的原型。
20世紀70年代,北京瓷罐酸奶|圖源:首都之窗
當然,現代景區中的老酸奶,除了自帶懷舊屬性,還能滿足游客們到此一游的“拍照打卡”需求。
畢竟好不容易擠出假期、一路高鐵轉地鐵顛簸折騰來到朝思暮想的景區,不打個卡終歸不算數的。
一方面,老酸奶的包裝頗具特色匠心,瓶身上往往印著城市名字。拍張照發到朋友圈,去哪旅游根本無須多言,簡直是拍照打卡利器。
用老酸奶一鍵打卡大理古城|圖源:有意思報告
另一方面,與景區內同樣具有打卡紀念意義的文創周邊相比,老酸奶定價也相對較低。
中國旅游研究院專項調查顯示,目前博物館和旅游景區線下銷售熱度較高的文創冰箱貼單價多在40元以上。
而各地老酸奶的價格范圍基本在20元以下,除了剛才提到的15元一瓶的上海老酸奶、20元一瓶的廈門老酸奶,還有8元一瓶的青島老酸奶、10元一瓶的玻璃瓶裝的北京老酸奶等,價格大都比冰箱貼和其他文創低。
這樣看起來,老酸奶顯然是更有性價比的拍照打卡工具。
再加上老酸奶身上還自帶城市情懷,讓很多外地游客忍不住來一瓶,從酸奶中體驗一把本土生活細節,希望能夠一口融入當地。
不過結果也可能會讓人失望,因為各大景區的老酸奶,似乎都是同一種口感:酸奶味,區別只在于加不加糖、加了多少糖。
不過,各地老酸奶撞型,也不光是酸奶的鍋,還受全國各地同質化景區的影響。
在抖音平臺,#千城一面#話題視頻播放量超42億次,評論區大量吐槽直指各地文旅項目“審美疲勞”與“缺乏特色”。
其中,各個城市都有的古鎮或古街是重災區。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古鎮旅游發展報告》顯示,51.3%的受訪者認為古鎮同質化嚴重,38.5%的受訪者認為缺乏獨特文化體驗。
無論你是想去北京體驗胡同巷子,還是去揚州感受小橋流水、煙花春日,或是去“有風的地方”云南感悟西南民族風情,最終可能都是掛著千篇一律的“我在××很想你”路牌,開著復制粘貼的酒吧和漢服體驗館,賣著幾乎一樣的烤魷魚、臭豆腐和老酸奶。
凡有景區,幾乎也有老酸奶。而且很多景區里售賣的老酸奶的外觀大致相同:標志性的藍白配色,要么是白色玻璃瓶或瓷瓶,要么是青花瓷樣式的塑料碗,差別最大的,只是包裝上的地名前綴。
(左到右)大理老酸奶瓶裝、蒙古老酸奶瓶裝、老北京酸奶瓶裝、西湖老酸奶碗裝|圖源:有意思報告、淘寶、小紅書@給我吃一口!、@Pinocchio(已授權)
不過,雖然各個景區都有老酸奶,但所處地點不同,心境不同,這小小的一瓶老酸奶所承載的回憶也別具一格,每一口都藏著專屬于旅行中的小確幸。
參考文獻
[1] 戴斌 & 趙一靜. (2025年3月). 看過的歷史 走過的世界——冰箱貼文創產品熱銷的文化意義與市場邏輯. 中國旅游報(第1版).
[2] 中國食品報. (2018年1月). 中國酸奶發展簡史 (收藏版). 中國食品報官方平臺.
[3] 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20年3月). [視角] 酸奶中國發展史趣談.
[4] 中國旅游研究院. (2024年6月). 2024中國古鎮旅游發展報告.
[5] 新京報. (2025年3月). 奶皮子酸奶走紅,餐企乳企扎堆入局,熱度能否持續?
作者:辛文昊
編輯:田納西
值班編輯:禮物
沒人哄的中產,靠床哄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