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他們,是西部計劃中躍動的“志愿紅”,在村寨巷陌傳遞溫暖;是守護萬家燈火的“藏青藍”,用腳步丈量平安的尺度;是穿梭于洱海生態(tài)廊道的“青綠使者”,以科技為筆描繪山水畫卷;更是扎根阡陌的“新農(nóng)人”,讓智慧農(nóng)業(yè)在古村落抽穗揚花。他們,將熾熱理想浸染成蒼洱間的奮斗底色。
他們,讓百年老宅在咖啡香中蘇醒,用數(shù)字技術重構扎染工坊的經(jīng)緯,將國際視野注入千年茶馬古道。從投行精英變身民宿主理人,從硅谷工程師轉型為智慧農(nóng)業(yè)創(chuàng)客。他們,跨越山海追夢而來,用多元文化讓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在蒼洱之間破界共生,正將異鄉(xiāng)的故事續(xù)寫成新的大理敘事。
當本土根系與外來養(yǎng)分深度交融,便生長出更具韌性的年輕力量。大理融媒聯(lián)合共青團大理市委近期推出【青年·大理】專欄,以全媒體視角捕捉青春群像,見證青年與大理的同頻共振。今日推出第十三期《青年?大理 | 曲曉文:蒼洱間的幸福 “擺渡人”》。
在蒼山腳下、洱海之畔,一場場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婚禮悄然進行。作為扎根大理的婚禮策劃師,曲曉文用十余年光陰將“幸福”打磨成一份職業(yè)信仰。
從校園青澀的初次嘗試,到如今跨國婚禮的策劃者,她用一場場定制儀式詮釋著大理的浪漫基因,也見證著大理從“旅拍勝地”到“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婚禮目的地”的轉變。
校園里種下“幸福種子”
曲曉文是東北人,2012年,還在上學的她為好友策劃了一場婚禮,從場地布置到流程設計,她第一次感受到“將想象變?yōu)楝F(xiàn)實”的魔力。當朋友手捧鮮花走向彼此,親友的掌聲與感動讓曲曉文意識到:原來幸福可以傳遞,而自己能成為幸福的“擺渡人”。這場“意外”的嘗試像一顆種子,在曲曉文心中生根發(fā)芽。
“我覺得大理是目的地婚禮繞不開的幾個地方之一,它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從自然風光到白族文化都很有特色,我覺得大理非常浪漫非常適合辦婚禮。”畢業(yè)后不久,她選擇深耕婚禮策劃行業(yè),輾轉多地,最終將“根據(jù)地”定在了大理——這座被譽為“愛情圣地”的城市。在曲曉文看來,大理的美景自然天成,它的浪漫,在于既能承載千年文化的厚重,又能包容現(xiàn)代人對自由的追求。
曲曉文將工作室命名為“涵合”,取自“涵曦天意,合巹之禮”,既呼應大理的晨曦暮色,又暗含婚姻“天作之合”的祝福。這份詩意,也滲透在她的策劃哲學中:“婚禮不是表演,而是對愛的禮贊。我心中的完美婚禮要有真誠、有歡樂瞬間、有感動、有紀念意義。”
自然與人文交織出“幸福底色”
“這么多年感受下來,大家的婚念觀是在改變的。現(xiàn)在新人更在乎的是婚禮中自己的需求和狀態(tài),也就是更注重自身體驗感,不像傳統(tǒng)婚禮感覺更多是在為父母親朋舉辦,這個改變還是很明顯。基于這個改變,目的地婚禮跟大理的匹配度也更高了。”從業(yè)十余年,曲曉文感受著現(xiàn)代人婚戀觀的深刻改變。新人從全國乃至海外奔赴而來,只為在蒼山洱海間留下一場“純粹而自我”的儀式。
“要做好婚禮策劃,前期跟新人的溝通很重要。要打造一場專屬兩個人的婚禮,了解對方喜歡的需要的認可的是比較重要的。”在曲曉文看來,婚禮策劃的核心是“人”。前期溝通中,她會花大量時間了解新人的故事與需求,爭取最大限度為其量身打造專屬浪漫。
“我們在做策劃的時候會適當融入很多大理的元素,像很多客人喜歡在白族民居里辦婚禮,還有白族扎染、白族歌舞也都會被融入到婚禮設計當中,客人的認可度和喜歡程度都比較高。”大理的自然與人文,在曲曉文眼中是天然的“婚禮畫布”。她擅長將地域文化融入儀式設計:在大理的白族民居中,新郎新娘身著民族服飾行禮;在臨海露臺,扎染布藝化作迎賓牌與伴手禮;賓客席間,白族歌舞與現(xiàn)代樂隊交織成獨特的迎賓曲……
“我們辦過好些跨國婚禮,前段時間我們剛辦了來自越南、馬來西亞新人的婚禮,他們選擇到大理辦婚禮更多的是基于對大理這個地方的認同。婚禮中我感覺跨國文化完全不沖突,可以很好融合。”曲曉文的“檔案”里,藏著許多“跨國浪漫”,這些跨國婚禮中,新郎新娘欣然接受民族服飾,婚俗也與大理本地文化適當結合。
在“詩與遠方”中尋找初心
“到大理以后,雖然做的同樣是婚禮策劃,但大理讓我生活的幸福感提升了,能更全身心投入工作。”從其它地方輾轉到大理,曲曉文坦言,大理沒有大城市快節(jié)奏的壓迫感,取而代之的是蒼山洱海的包容與白族文化的淳厚。自己工作場景從封閉的室內轉移到開闊的山水之間,心境也隨之舒展。
旺季一天十幾場婚禮,婚紗照拍攝更是滿檔,每月滿單成為常態(tài)。作為大理目的地婚禮產(chǎn)業(yè)的親歷者,曲曉文用數(shù)據(jù)印證著這片土地的吸引力。“我每天被幸福包圍,也在制造幸福。我覺得這是一個滿滿正能量且能讓人特別愉悅的職業(yè)。”談及自己的職業(yè),曲曉文的愉悅之情也溢于言表,在大理,每一場婚禮都是她對美好的一次定義。
“在之后的發(fā)展中,我希望我們的品牌更有辨識度,更有溫度,我希望每一場婚禮小而精,能成為滿足客人需求同時又展現(xiàn)出大理之美的婚禮。”對于未來,曲曉文期待繼續(xù)探索婚禮與在地文化、跨國文化的融合,爭取為新人打造品質更高的人生“高光時刻”。
在曲曉文的故事里,婚禮策劃師不僅是“造夢者”,更是“幸福翻譯官”。她將大理的山水人文轉化為儀式語言,讓每一對新人在蒼山洱海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永恒時刻”。
記者:唐戀 羅秋爽
編輯:陳絲華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