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廣東省潤世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世華集團”)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并與潤世華集團旗下重要能源板塊——深圳市潤世華氫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世華氫能源”)揭牌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潤世華氫能源可持續綠色能源聯合實驗室”。
港中大(深圳)協理副校長李學金、科研處副處長龔銳,大灣區國際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郭明、涂文廣及技術代表,潤世華集團董事長、高管及各分公司、子公司負責人共同出席簽約及揭牌儀式。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和可持續綠色能源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校企雙方在產學研協同創新、技術攻關與人才培養領域正式建立深度合作關系。雙方將聚焦新能源行業瓶頸問題,共同構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業落地'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可持續綠色能源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在簽約儀式上,港中大(深圳)協理副校長李學金代表學校致辭,他表示與潤世華集團共建 "可持續綠色能源聯合實驗室"是校企合作的的典范。校方將依托大灣區國際碳中和研究院的技術優勢,共同攻克氫能技術壁壘,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潤世華集團董事長張錦輝在致辭中表示,聯合實驗室的落成不僅是集團強化核心研發能力、完善氫能產業戰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動高校科研成果與市場實際需求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雙方將整合高校科研與產業需求,打造集研發、轉化、人才培養于一體的創新平臺,加速綠氫技術商業化。
港中大(深圳)協理副校長李學金致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下設的大灣區國際碳中和研究院,以“服務大灣區,引領碳中和”為宗旨,面向國家“雙碳”目標重大戰略需求,推動變革性碳中和技術為目標,開展清潔能源轉化與利用的技術研究,已發展多個重點技術研究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氫能高效轉化技術;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與關鍵部件制備技術;新型二氧化碳捕集技術;新型儲能電池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在新能源材料研究中的應用等。研究院致力于構建從基礎研究到產業中試鏈條,集聚全球碳中和創新資源,搭建國際科技創新平臺,積極服務大灣區低碳產業。
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潤世華集團專注于電力、新能源行業,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性能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五大產業板塊,分別為:新能源發電板塊、氫能產業與應用板塊、鈣鈦礦產業與應用板塊、數智新能源板塊、綠色能源研究院板塊。公司以技術創新驅動,具備行業領先的項目規模與全產業鏈協同能力,致力于成為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標桿企業。潤世華氫能源是潤世華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氫能源全產業鏈核心產品及系統的開發與生產,并提供全場景應用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