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記者 公雪
五月的齊魯大地,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申海村的一惟花藝基地內,一場永不落幕的春日盛宴正在上演。上萬株月季在智能溫室里舒展身姿,胭脂紅、珊瑚粉、琥珀黃各色花朵層層疊疊,馥郁芬芳與科技元素交織出鄉村振興的新圖景。這片花海的“總設計師”,是放棄都市高薪返鄉的“新農人”申成龍。
時針回撥至2019年,彼時在北京、杭州等地從事設施農業管理的申成龍,面對父親經營的傳統養雞場遭遇環保瓶頸,毅然選擇逆向而行。“月季與雞糞的化學反應,就是打開致富之門的密碼。”這位“85后”新農人的奇思妙想,讓父親申傳根經營的7000羽蛋雞養殖場煥發新生。通過將雞糞發酵制成有機肥,不僅破解了困擾養殖業多年的污染難題,更讓月季種植成本直降30%,構建起“雞糞-有機肥-月季種植”的黃金三角循環鏈。
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申海村一惟花藝基地內,月季爭相盛放。萬成攝
如今,這座占地萬平的智能植物工廠里,物聯網技術正重新定義傳統農事。申成龍滑動手機屏幕,水肥一體化系統立即啟動精準滴灌,傳感器實時回傳的土壤數據在云端生成“營養處方”。從“果汁陽臺”的明艷到“黃金慶典”的華貴,上千個品種在恒溫環境里實現365天綻放。“過去5個人管1萬盆,現在一部手機管2萬盆。”科技賦能下,基地年培育精品盆栽超10萬盆,年收益突破百萬元大關。
一惟花藝基地負責人申成龍在修剪花枝。萬成攝
每天晨曦初露,申成龍的直播間便化身“云端花市”。“家人們看這株'高原紅',溫度每降5度花色深一度,抗病性堪比月季界的'特種兵'!”鮮活的產品展示配合農科知識講解,讓直播間日均成交200余單,帶動電商渠道月銷50萬元。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銷售網,讓定陶月季不僅裝點著周邊居民的庭院,更通過冷鏈物流綻放在全國20余個省份。
申成龍向直播間的網友介紹基地種植的月季,通過互聯網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萬成攝
這場“美麗事業”正催生共同富裕的化學反應。52歲的村民申秀花在花棚里邊修剪枝條邊感慨:“誰能想到聞著花香就把錢掙了?”基地不僅提供十余個就業崗位,更醞釀著“合作社+農戶”的2.0版致富方案。申成龍的藍圖里,既有即將上線的有機肥電商產品,也有月季主題觀光園的雛形。“我們要讓每滴雞糞都產生價值,讓每朵月季都講述鄉村振興的故事。”
談及未來,申成龍信心滿懷:“下一步要擴建大棚、引進新品種,深化與電商平臺合作,把定陶月季賣得更遠!”他正探索將雞糞有機肥商品化,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并嘗試“農業+旅游”模式,打造月季主題觀光園,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