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霍元甲》最后的擂臺比武中,霍元甲因誤喝被人下毒的茶水,在擂臺上突然毒發吐血,對手田中安野勸他放棄:“現在這種情況打下去你會死的。”霍元甲拒絕了,環顧擂臺向田中安野展示:“活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近期G20財長會議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此次會議在華盛頓舉行本應是美國主場,但任性的特朗普對南非新土地投資政策不滿,拒絕派國務卿等高官出席,于是G20財長會議成了美國拿出會議室讓其他19個國家高層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應對美國的關稅問題。
會議期間中方與多國財政部高層會面交流,包括南非、日本、英國、韓國、印尼、巴基斯坦、德國等國財長,就是不與近在咫尺的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
這讓美國很無語又很無奈,臺階給了但中國就是不借梯下坡。要知道為了打破當前的僵局,此前貝森特曾主動發聲希望會議期間能與中國財政部代表見面。
目前的情景是美國下不了臺階,舉棋無悔只能硬著頭皮對中國執行125%甚至更高的關稅。
而中國就靈活多了,在一開始展示自己針鋒相對的決心實施對等關稅后,很快開始分而治之,各地海關、保稅區紛紛出具免稅名單,甚至提醒國內企業可以合理避稅,比如繞道香港進口美國商品,出口加拿大等國繞道進入美國市場。
當前一方面中國對美國進口的成套產品和商品堅決維持高關稅,小到大豆、牛肉、天然氣,大到最近的波音飛機拒收事件,還有工業機床、測量和檢測儀器等,另一方面大打免稅牌。
如果說中國對大豆、牛肉、天然氣這部分商品的政策屬于博弈,那么中國對其他美國產品就有借機實施“明謀”的味道了。
這其中的工業機床和儀器等,國家已經推行國產化多年且有穩定的替代方案,不像高端半導體的國產化替代尚在路上。但國內廠家已經用習慣了美國產品,擔心替換會有不可預知的潛在質量風險,因此沒有動力去替代。
現在美國幫中國做了我們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我們現在提高關稅不用擔心被美國指責濫用關稅,行業保護,不是市場經濟等了。
針對這部分商品,中國海關是嚴格執行,沒有任何折扣,我們就是要利用這次機會加速這些行業的國產替代。
波音飛機和維修保養使用的零部件前不久被拒收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些年來我們已經可以選擇空客和用C919替代,但波音公司在中國的深耕和不余遺力的公關活動讓各大航司出于某些目的依舊不時冒出要求采購波音的聲音。
他們給出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我們目前在用的絕大多數是波音,如果引入其他機型K會造成航司面臨兩個及以上不同體系的運營和管理,從飛機駕駛、維修保養、人員培養和質量管控……不僅起不到降本增效的作用,還會在管理過程中增加變量,提高潛在風險。
以前成本接近的情況下你可以說這些,現在關稅讓成本直接上升了125%,面對如此高昂的成本各個航司不敢再拿體系和管理問題說事了。所以老祖宗早已說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中國近期經過研判已經開出第一份免稅名單,后續還會增加目錄。這份免稅名單主要是針對利用美國原材料或零部件到中國來料加工再出口的商品。
美國大型跨國公司在華開設有大量的生產型企業,它們的供應鏈里包含了大量原產于美國的零部件,這部分需要運送到中國進行再加工、組裝。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如蘋果手機,里面有大量的芯片來自于美國,中國加稅的可能是蘋果公司因成本增加而加快產業鏈轉移到東南亞,我們的工廠關閉工人失業,類似情況還有通用汽車等。
中國把這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后,有效保證了國內工廠、企業的正常運行,同時這部分商品加工為成品后返銷美國,為此買單的是美國消費者,關我們什么事。
美國發動關稅戰最大的“命門”是去工業化后的產業鏈空心。
中國的經濟模式最大的問題是產能過剩,但大不了我們把東西轉賣給其他國家,再不行我們還可以學習上個世紀的美國資本家把牛奶倒進下水道,把豬成群地趕入密西西比河。總之我們是自力更生,永遠餓不死自己,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
美國就不行了,他有錢有勢但屬于“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必須借助他人對產品掌控力不夠,沒有定價權。
現在我們是低價不買,浙江義烏產品拒絕讓利出口,沃爾瑪供應商拒絕接受美國公司的降價要求,態度是寧可退出美國企業的供應鏈也不割肉飼虎。美國短期內無法找到替代品,出現的情況是美國商家全盤接受,自行承擔關稅。
所以如今的美國是手握關稅大刀環太平洋砍了一圈后發現自己居然是受傷最重的那一個。美國很想借梯下坡,但放不下架子希望中國主動上門求和,這樣昭告四方美國還是世界的老大。
然而在這個時候中國的回應卻是在網絡上發布最新視頻《不跪》,其背后最大的目的是向全球各國表明中國的立場,更有人甚至認為這是中國的“復仇”。去年美國美聯儲加息想拉爆中國的房地產,今年中國要拉爆美國的國債。
在美國宣布加征關稅后日本和越南是最先嚇尿的國家,前者立刻打電話后者馬上公開喊話美國“有話好好說”。美國對此非常高興,評價是“孺子可教”。
但這兩個國家在看到中國正面硬剛后就沒有了后續實質性行動。
背后的原因一是美國失道者寡助,全球國家早已飽受美國之苦,法國阿爾斯通被肢解,日本經濟失去發展的二十年……誰也不愿意重蹈覆轍,于是多國對關稅政策展現出空前團結抵制態度。只是美國太強了,不敢反抗太激烈罷了,現在有中國帶頭,挑動黃河天下反自然按兵不動;
二是西方的聯盟猶如六國聯軍滅秦,利益面前心懷鬼胎,難以協調一致。關稅大棒下無一幸免卻也正好給了我們各個擊破的良機。
根據《南華早報》消息顯示,美國的關稅大棒加速了中歐對于制裁的談判,雙方有望近期達成協議;中國剛完成與韓國海上問題談判,之前的諸多問題此刻談妥。
中國今天選擇硬剛美國除了美國的言而無信,還有一個原因是把美國拉下神壇,不立不破。傳說永遠是需要有人站出來打破的,明朝末年后金的“滿清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是被袁承煥拉落神壇的,如果不是崇禎自己作死滿清已死,抗日戰爭平型關大捷擊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朝鮮戰爭打破美軍無敵的神話。
抗美援朝是中國的立國之戰,那么今天的關稅之戰就是中國的崛起之戰。
特朗普暫停對其他國家關稅90天,如今期限僅剩70多天,卻未與任何國家談妥。各國觀望中國如何應對,期望中國促使特朗普收回錯誤關稅政策。在此情形下,各國不愿貿然與美國達成協議,皆想看看特朗普如何為其關稅政策“收場”。
中國的崛起遲早會與美國一戰,這是必然的,為此中國“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準備了六年時間。
近年來中美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鏖戰,隨著中國越打越強,那些早些年被美國捆上美利堅戰車的歐洲各國包括日韓已經從一開始的緊緊跟隨到現在的觀望和猶豫。
他們清楚勝了自己也吃不了肉喝不了湯,輸了面臨的是中國的復仇之拳,所以現在多少對美國有些陽奉陰違兩頭下注的心態。
所以今天中國不能退,在經濟上也要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美國的關稅大棒實質是美國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中國“不跪”后效果沒達到,美國又不能真正實施這個關稅政策,不得不暫停對其他國家關稅90天。
如今期限僅剩70多天,美國卻未與任何國家談妥。各國都在觀望中國如何應對,期望中國促使美國收回錯誤關稅政策。在此情形下,各國不愿意也不敢貿然與美國達成協議。
因為要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必然讓步,一旦這份“喪權辱國”的條例簽訂完畢后,美國又取消了關稅那是多么得不償失啊!
如今的狀況各國都是在咬牙堅持,美國國內在關稅戰中經濟受到沖擊,美元走低股市暴跌,企業受損、民眾抗議,國際上遭到多國抵制,內憂外患。
美國貿然發動的關稅戰,美國想速勝,中國以慢打快,團結被美國打壓的各國,也許這一戰真能成為破局之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