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根本不會在五一長假出門旅游。節假日出游的大多數是窮人。
在有錢人看來,節假日出游就是主動送上門被商家割韭菜。但普通人不一樣,普通人只有放假才能擠出時間帶家人、孩子出游。他們住著800塊錢一晚的小旅館,吃著50塊錢一碗的面條,喝著10塊錢一瓶的礦泉水,幾天時間就把攢了幾個月的工資花得精光。關鍵是,還得忍受比平時差很多的旅游體驗。
要是五一假期去杭州旅游,根本看不清西湖斷橋長啥樣。帶孩子到上海迪士尼游玩,10個小時里可能有8個小時在排隊。到北京天安門廣場看升旗,最深刻的印象一定是人山人海帶來的壓迫感。
有錢人掌握著財富和資源,能自由分配時間,想啥時候出游就啥時候出游。那有錢人是不是就不需要節假日了呢?其實恰恰相反,有錢人比普通人更喜歡節假日。
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馬太效應,簡單說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節假日就是有錢人從普通人手里賺錢的好機會。可以預見,五一假期到處都會漲價,賓館漲價、景區漲價、吃飯也漲價,可普通人還是得硬著頭皮出去玩,還會在景區給孩子買20塊錢一根的淀粉腸,用“來都來了”安慰自己。
節假日出游的普通人,消費意愿比任何時候都強,會把平常不舍得花的錢交到有錢人手里。其實很多人對旅游沒多大向往,只是被節假日氛圍感染,突然想出門隨大流。當你打開朋友圈,看到朋友們在各地打卡,打開短視頻又看到各種詩和遠方,會不會覺得不出門旅游就和社會格格不入呢?
其實在小長假,旅游并非大部分人的硬性需求。要是真熱愛旅游,可以周末到周邊城市散散心,或者請幾天年假,錯出5 - 7天假期,足夠在全國任何城市體驗風土人情,而不是怕跟社會脫節,在五一假期這種不適合旅游的時間出門人擠人。
有錢人就是利用普通人隨大流的心理,節假日把商品價格翻到3倍以上。反正普通人會硬著頭皮購買,明知被宰也不計較,這就是生活中典型的馬太效應。
節假日過后,有錢人賺得盆滿缽滿,變得更有錢,窮人花光辛苦攢下的薪水,換來更差的旅游體驗,和有錢人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類似的馬太效應在身邊到處都是。現在有種說法,越窮的地方彩禮要得越高。江西農村彩禮漲到50萬元,男方還得在縣城買房。山東莘縣一家婚介所工作人員表示,當地縣城彩禮一般是6萬6或者8萬8,但農村彩禮動輒20萬起步。農村家庭為彩禮花光半輩子積蓄,只會陷入更大貧困。
節假日出游也一樣,平時你肯定覺得花800塊錢住小旅館是傻子才會做的事,可現在就因為加上了節假日的噱頭,我們就得接受這些毫無性價比的消費。這到底是及時行樂,還是另一種消費主義陷阱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