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星標不錯過每天的見面
圍觀朋友圈:mrlinxiaoxi67
本文共計2355字,預計閱讀6分鐘。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讀者朋友們,假期愉悅哇~
悠長假期,忽然想起佩索阿曾說的一句話:
文學是忽略生活最為愉快的方式。
其實說實話,我骨子里還是一個文藝青年,喜歡文學,追求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但現實生活的不同階段,需要你以不同的心態去面對和迎戰。
這兩年讀個人成長類的書籍比較多,不過每個月還是夾雜著幾本文學書籍。
正如佩索阿所說,在文學的世界中漫無目的的暢游,是一種非常愉悅的體驗!
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一本2022年諾獎得主安妮·埃爾諾的作品《一個女人的故事》。
這本書是微信讀書中的“神作”,在豆瓣也有9.0高分。
01.
《一個女人的故事》是安妮·埃爾諾對母親與女兒、青春與衰老、夢想與現實的感人敘述。
這是一部不加修飾卻強有力的小說。
安妮·埃爾諾用純粹、簡單和克制的語言,講述了她最近去世的母親的故事。
埃爾諾對她母親的回憶,如同一個極簡主義的啟示,簡潔而犀利,以外科醫生手術刀的精準度直刺心臟。
不禁讓人聯想到加繆的《局外人》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經典回憶錄《安詳辭世》。
《明鏡周刊》如此評價道:
這本新書的語氣幾乎是清醒的,直截了當,但卻有驚人的張力。
沒有一個字是多余的,沒有多余的細節,它是母女關系的文學精華。
正如推薦中所說:
它的力量不在于其主要事件的戲劇性,而在于那些可能被忽視的瞬間。
我也在書中,發現了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瞬間。
而這些瞬間,卻帶給我無限深遠而悠長的回味。
02.
001“我不愿意讓人說你的東西不如別人的好”。她最深層的欲望是給我一切她曾經想要而又要不到的東西。為了這些,她必須多付出辛苦,多賺錢。
002我既確信她是非常愛我的,又意識到一種不公平:她每天從早到晚賣土豆和牛奶,就是為了讓我能夠坐在階梯教室里聽老師講柏拉圖。
就像現實生活中的大部分母親一樣,把自己未曾得到的東西,彌補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過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為此,她們愿意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多賺錢。
然后把這些錢,一股腦投資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自己卻不舍得多花一分錢。
003我試圖并不簡單地把她的暴躁、她對我的溺愛和指責都歸咎于她的性格特點,而是將它們置于她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中來分析。
004我覺得用這種方式寫作可以讓我更接近真實。發現一種更普遍的意義,可以幫助我跳出個人感情上的孤獨和迷惘。
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與代溝,并不僅僅是因為個體之間的差異。
還要結合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去分析。
其實也相當于一種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夠時刻設身處地地為人處世,可能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爭吵。
而身為一個作家,通過自己母親的“個例”,能夠發現一種更普遍的意義。
就像蔡崇達在《皮囊》中所寫:
許多作家的第一本都是從自己和自己在乎的部分寫起:
或許只有當一個寫作者,徹徹底底地解剖過自我一次,他書寫起其他每個肉體,才會足夠尊敬和理解。
這是作家的天賦,也是作家的責任。
005在她看來,要提高自己的身份,就首先得學習。她常說:“要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知識才是最美的。書是她唯一細心對待的物品,每次她都是先洗手再去拿書。
作為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看到這段非常有共鳴。
因為在這個時代,學習是唯一穩賺不賠的自我投資。
一本本書,就是一位位歷史長河中的思想家。
你與他們對話,就是不斷提升自己智慧的過程。
你每多讀一本書,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因為,書是一切問題的出口。
你現在所經歷的困頓、迷茫、不安,前人都已經歷過,并且給出了答案。
006她更喜歡為每個人付出,而不是獲得。寫作不也是一種付出的方式嗎?
我想起稻盛和夫先生六項精進中的“積善行,思利他”。
以及我們常說的: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幫助別人的過程,就是價值交換的過程。
你能夠幫助的人越多,說明你的價值就越高,你所能換回的報酬自然也就越高。
正如寫作,你通過寫作,付出了自己的一份時間。
然后你的文章,幫助了10個人、100個人,甚至更多。
它就產生了對應的價值,你也能夠從中收獲報酬。
這些報酬,不只是你的寫作能力不斷得到提升,也會產生金錢上的收益。
這就是寫作的復利效應。
007安妮·埃爾諾認為,為生活在平凡中的人們詮釋真實才是藝術的最高命題。
無論是《一個女人的故事》,還 是《一個男人的位置》等作品,安妮·埃爾諾多年來一直堅守著平民的立場和視角。
通過書寫那些類似超市、公交車、墮胎等這些被文學嗤之以鼻的“微不足道”的物和“凡人瑣事”來顛覆文學和社會固有的等級。
在她的作品中,沒有波瀾起伏的復雜故事情節,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宏大場面描寫。
更多的是對平凡生活中日常瑣事的回憶。
安妮·埃爾諾運用清新簡約的語言娓娓道來,把一個個平淡而又充滿生活氣息和生命活力的細節展示在讀者面前,將生活的平常與真實貼切地表達出來。
作為一個寫作者,可以從安妮·埃爾諾的作品中,汲取些許的靈感和慰藉。
也讓我不斷提升對自己的要求,有幾分光,就發幾分亮,力所能及地通過寫作幫助更多人。
008她從新小說那里得到的啟發就是“寫作是探索一種形式,而不是復制。”
在“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上,她沒有猶疑和惶惑,她稱自己并沒有對終極價值的追求,有的只是對生命的體驗和感覺的真實抒發。
只有把握自己的心靈自由這一基準,其作品才會有久遠的存在價值。
這也許是對安妮·埃爾諾創作風格的最好詮釋。
這段話也讓我不斷探索自己的寫作形式和風格。
不斷地通過真實的生活體驗,書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寫作,正是一個“我以我手寫我心”的過程,通過寫作,讓自己的心靈自由。
03.
寫在后面
《一個女人的故事》只有不到4萬字,讀完卻讓人久久無法平靜。
不愧是一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神作!
推薦大家閑來無事時讀一讀,或許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悟。
也可以用文學,去忽略生活中的百般困頓。
祝:
享受文學。
? End ?
作者簡介:
林小西,一個堅信長期主義的終身成長者。
2022年開始覺醒,大量閱讀大量輸出。
踐行用生命影響生命,通過自律和行動獲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眾號的第495/500 天。
如果你也熱愛讀書寫作,歡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學習。
長按識別加我好友
「 一個溫和的公眾號 」
星標我不錯過每天的見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