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不寫長,和大家聊聊天
01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為啥這輪救市,樓市沒有類似2008年和2015年那么快的“V"字反彈呢?
拋開周期因素外,我認為有兩點:
第一點:居民負債率達到極限。
大家要明白,房價的“頂”就是居民負債能力的極限。
從時間線看,2008年居民負債率是17.0%、2015年的居民負債率是31%。那么2023年居民負債率是多少呢?
超過64%。
第二點:貨幣政策比較審慎。
在2008年我們降準每次都是100個基點,現在每次都是25個基點,2008年有舉世聞名的四萬億、2015年有不低于4萬億的棚改貨幣化。
2023年這輪救市有什么?
相比2008年救市的利率7折,存量貸也一刀切7折,2023年這輪利率降低的幅度、速度、包括存量貸多方博弈之下的下調周期,都不如2008年猛,亦不如2015年狠。
關于利率對購房者意味著什么,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
其次,我再問大家第二個問題:上面兩個問題,如果歸因分類,你們認為是什么?
我認為歸因分類上述問題就兩個詞:經濟和政策。
因為居民負債率是個相對概念,只要居民收入增加,或者通貨膨脹升高,那么相對而言,負債率就會降低。
換句話說,經濟大環境變好,GDP增速和通脹率走高,那么負債就會被稀釋。
這種情況具象到現實生活中,就是一線城市20年前買房負債50萬,感覺是個“天大”的事情,現在負債50萬感覺“毛壓力”沒有。
所以,如果回看我們的政策和貨幣方向,其指向或者說目標都非常清楚:
(1)顯性的目標:唯GDP增長論;
(2)隱性的目標:唯CPI增長論;
要把上述內容說全,說透是個耗時巨大的事情,反正大家記住:
我們生活在一個唯GDP論的宏大敘事邏輯中,在這個邏輯中我們一直追求CPI通脹率超過2%到達3%
從文章的角度看,為了易讀易懂,我簡單粗暴的進行了概括。
但現實場景中,這些問題、舉措嵌套在一個個內外部因素中,很多時候都是牽一發動全身。
比如,美元加息這個外部因素。
普通購房者看到這里心中要嘀咕:你丫真是扯蛋啊,我就琢磨購買新房還是二手房,你和我說美元加息,玩呢?
針對這種想法,我想告訴大家兩點:
(1)買房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踩準周期,踩準節奏。
因為房子還是那個房子,戶型還是那個戶型,但買入或者賣出的時間不同,總價相差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為什么現在賣房都虧錢?
因為現在是下行周期。
為什么2019年之后買房都虧錢?
因為追漲都是高位接盤。
所以,大家買房要順周期,賣房要順大勢。
(2)在經濟周期中,有一個因素對人民幣計價資產影響非常大,就是:美元周期,或者說美元加息、美元降息。
我告訴大家:只要美元加息人民幣計價資產就會承壓,只要美元降息并維持低位,資金就會流入資產。
文章看到這里,被“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這種萬金油邏輯洗腦的伙伴會問:
啥?美元加息房價就要跌!
啥?美元降息房價就要漲?
我告訴大家,咱們的樓市就是政策市,但本質卻是一種貨幣現象。
不懂?
來,我接著給大家說說美元加息、降息對樓市的影響。
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其地位非常特殊,通過連續加息、連續降息影響全球經濟周期。
所以,不論你是想買房的小白,還是投資了多套房產的老饕,如果想踩準節奏,博弈“牛短熊長”的窗口期,那么一定要把這篇文章看完。
大家對于美國自己加息影響自己經濟走勢,這點很好理解,但都不明白,為啥美元加息會影響其他國家呢?
因為美元加息會產生息差套利,美元降息息差套利消失,美元會從美國流出。
不懂?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假設藍色星球上有兩個部落,鷹部落和熊部落的存款利率都是1%。
那么你手里有100萬元,無論把錢放在哪個部落銀行都是一樣的。
但如果鷹部落宣布存款利率提高至5%,那么你一看,這不行啊,利息差額太大,你就會把錢全部存入鷹部落。
如果只有你一個人這么做也就算了,可熊部落里還有很多機構,一看這差額就開始從熊部落按1%貸款,然后把錢存入鷹部落的銀行。
——這個過程就是息差套利。
然而你從熊部落按1%拿到的貨幣是“熊幣”,你無法把熊幣存入鷹部落的銀行。
所以你要把“熊幣”換成“鷹幣”,因為銀行的利息都是自己部落的幣種捆綁的。
也就是說,你要想拿到3%息差,你必須要把“熊幣”換成“鷹幣”。
——這個過程就是外匯交易。
當越來越多的“熊幣”從熊部落銀行被貸出來,在外面兌換成“鷹幣”。
那么“鷹幣”就越來越值錢,“熊幣”就越來越便宜。
——這種現象就叫貨幣貶值。
可藍色星球上有很多跨部落投資的公司。
這些跨部落公司最早發現熊部落經濟發展迅速,所以將“鷹幣”換成“熊幣”來熊部落買資產(大宗資產)、買股票、買股權......
當然,熊部落經濟發展迅速,資產價格漲啊、股票也漲啊、股權也貴啊,這些跨部落公司當初投入的100萬已經變成120萬,你對這筆投資還很滿意。
可是,當你知道鷹部落加息之后,你就變得不開心,變得很惆悵。
因為你一算賬,你雖然賺了20萬,由100萬變成了120萬,但如果“熊幣”兌換成“鷹幣”,你只能兌換102萬。
也就是說,只要鷹部落不斷加息,或者將利息停留在高點,你這投資的100萬很有可能要虧本。
于是你不管三七二十一,趕緊拋售手里的資產、股票、股權將“熊幣”換成“鷹幣”
——這個過程就是購買美元避險。
關鍵這種事情不是悄咪咪干完就沒事了。
這種情緒、這種感知、這種趨勢會一個傳導一個,一群傳導一群,然后就會出現更多人在拋售資產、債券、股票.......
所有的投資渠道,逐漸都會變成這樣。
用這樣一個比喻,希望大家明白:只要美元加息,或者美元利率停留在高位,那么2000綠票子的存款收益率就可以的達到5.3%。
這5.3%是什么?
是無風險收益啊!
這5.3%收益再按照匯率,由鷹幣兌換成熊幣,你想想這是什么收益~
所以,只要美元不斷地加息、或者利率停留在5%以上,那么所有的資金都會涌向這個“無風險收益率”。
不過呢,就在上周,也就是12月14日信號出現了改變:美聯儲的加息周期結束了。
也就意味著:無風險是無風險,但收益率要下降了!
02
6月份美聯儲會不會降息成為市場最關心的信號,那么,美聯儲降息對咱們的影響又是什么?
因為咱們這是地產號,沒必要湊字數說復雜的內容,大家只要記住幾點:
(1)美聯儲加息周期已經結束;
(2)從過去歷史看,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之后,市場會有為期12個月到16個月的衰退;
(3)主流觀點預判從2025年,美聯儲將比低于3次降息
更多的數據和內容我就不放了。
我只想告訴大家,只要美元降息,中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樓市就少了一座大山壓在身上。
那么,上面兩個部落熊部落和鷹部落的故事就要倒過來了。
大家不要忘記,美元降息還會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
就是房企的生存環境會改善。
以房企為例。
在之前——
房企借回來1美元,國內賺6元錢就能還上;
美元升值之后,國內要賺7元錢才能還上;
可當下的情況恰恰相反——
之前,房企在國內能賺6元,現在只能賺3元,
如果換算成房子,就意味著——
以前出售1㎡,可以還1美元,現在要出售1.5㎡,才能還1美元,而國內現在行情只能銷售0,5㎡。
所以國內降息,增加流動性,希望銷售由0.5平米,增加到1平米。
那么,美元降息則意味著房企償還美債的壓力將減少。
盡管房企的苦日子還需要一段時間,但隨著美聯儲降息,房企的償債壓力也會越來越小。
03
最后,說幾點我個人的感受。
(1)、貨幣政策變得“寬了”。
不能說寬松,但確實比之前要“寬”,目前貨幣的投放速度仍然以財政的專項債為主。
專項債針對了地方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各種基礎設施投放,所以流傳速度沒像“貨幣政策那么快”
(2)、困局的“困”打開了缺口
中國政策受蒙代爾三角約束,即資本自由流動、貨幣政策、匯率我們只能取其二,不能全部都占全。
美元進入降息通道,我們騰挪的空間會更大。
(3)、站在未來看當下。
客觀來講,影響樓市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形成的慣性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但從趨勢維度看,利好正在一點點發生~
(4)貿易戰
沒有贏家,最后就看利益交換的“點”怎么落地了!
最后——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讓子彈飛一會兒~
老實做人,踏實寫文,不鼓吹,不煽動,讓你明白房產這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