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綠城潮鳴東方以19.5萬元/平方米的備案均價打破了徐匯濱江住宅單價天花板,也引發了行業關注。申度君亦撰寫了一篇名文《客觀說一說,綠城潮鳴東方憑什么賣19.5萬/平方米》。文章寫了項目定價邏輯的市場爭議點,同時也預測徐匯濱江+綠城產品的雙重BUFF加持,項目的售賣情況應該會不錯。
截至5月2日,綠城潮鳴東方認籌結束,120套房子,收獲了200多組客戶認籌,也印證了申度君的觀點。
在與一位業內資深專家的溝通中,我們對于綠城潮鳴東方的定價有過觀點的碰撞,他認為如果在設計初期綠城控制一下面積段,從而控制總價會是更理性的做法。而我卻認為,綠城恰恰并不想降低總價,而是在設計初期就將目標客群鎖定在了5000萬+購買力的買家。
今天,申度君就想為大家說一說,為什么現在上海的房子,似乎越貴卻越好賣?這些買5000萬以上房子的人,他們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上海作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最熱的城市,2024年5000萬+豪宅售出308套,遠超排名第二北京的50套,廣州的14套。足以證明上海頂部資產的價值。
申度君調查了過去6年,上海總價5000萬元以上一手豪宅成交情況(見下圖)。發現,從去年開始,頂豪成交呈現出一個爆發式的增長。今年一季度,上海總價5000萬元以上一手豪宅成交套數更是同比增長85%,一季度成交套數已是去年的四成之多。
數據來源:克而瑞
申度君選取了6個近兩年來總價超5000萬的住宅(非別墅類)進行分析,發現這幾個超過5000萬以上的住宅,成交情況都非常好。它們其中大多數大概率占據了較好的地段資源,啟元和金陵華庭還是典型的價格倒掛盤。
但是另外4個樓盤賣得好,除了地段不錯,產品力卻是更核心的因素。因為無論是位于前灘的百合園,還是位于徐匯濱江的潮鳴東方,都賣出了超越其地段價值的價格,是溢價盤。而壹號院頂著融創暴雷這樣的不利因素,一路熱銷至今,也是其產品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我認為,隨著市場越來越趨于理性,擁有更多信息透明度的5000萬以上房子的購買者,除了地段價值,更看重的是房子本身和及它傳遞出來的無形價值。在后面的文章中,申度君針對這個會做進一步的解讀。
徐匯濱江的綠城潮鳴東方均價19.5萬元/平方米,對于上海樓市而言,這是一次歷史性的事件。
徐匯濱江和老黃浦新天地碰撞,引發市場熱議。一邊是老牌王者、一邊后起之秀;一個象征上海的底蘊,一個代表上海的未來。5000萬買哪里,樓市上演了“哲學命題”。
上海仍是塔尖買家的心頭好,一眾金融新貴及老錢貴族高端購買力頻頻出手,地段、產品、服務、以及價格的博弈,頂豪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經過這一周期的發展,新天地、陸家嘴等老牌王者地段,房價漲幅進入均衡有序通道,穩定但波瀾不大;
而徐匯濱江卻有了后來居上之勢。僅僅用了10多年的時候,它從無到有,從零加速破百,走出的是“爆發”增長路線。
來看一組地產申度調研的數據,你可能會跌破眼鏡。我們研究了近三年來板塊內大部分新推出的單套建面300㎡以上+總價5000萬+的一手公寓,經克爾瑞、中原地產等多方數據交叉驗證,得出了以下這個表格。
也許真是徐匯濱江勃發的潛力,讓一些塔尖客群敏銳察覺,從而棄舊愛而寵新歡——
金融+藝術的雙重屬性:徐匯濱江是上海唯一將金融產業與人文藝術深度結合的濱江板塊,西岸金融城規劃總投資超600億,涵蓋超甲級寫字樓、奢華酒店及文化藝術場館,同時匯聚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等藝術地標,形成“金融+藝術”的獨特城市界面。
產業能級與人口吸附力:西岸金融城定位為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現代金融的產業高地,已吸引騰訊、阿里、微軟等頭部企業入駐,高凈值人群的聚集為豪宅需求提供長期支撐。
綠城搶下徐匯濱江,站在了風口,贏了一半;但聚焦到地塊相鄰關系,潮鳴東方的地塊并非傳統意義上的“一線江景”,且戶型總價高,綠城的解題思路是什么?
1、全新一代的頂豪產品力
2、匹配徐濱氣質的“顏值”實力
3、綠城的服務力
綠城潮鳴東方的買家,首先是認可徐匯濱江的卓越未來,其次是認可綠城的品牌溢價、產品力溢價、服務力溢價。在他們眼中,徐匯濱江最大的價值或許不是“江”,而是它賦予的上海其他板塊從來沒有過的生活方式。
所有的決策,究其根本,是一筆“大賬”和“平衡”。
可以想象,在綠城團隊拿下徐匯濱江地王的時候,背負了很大的壓力。但最終認購結果給了他們一個不錯的反饋,這也是頂豪購買力用行動為綠城投的一票。
很多年以后,綠城潮鳴東方都將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案例,它完成了一次產品力的極限突破——
產品力的創新:犧牲開發速度(拿地后3個月才定案),以近零能耗標準打造全景艙的立面,采用“生息社區”“無邊際泳池”等創新性概念。
圈層純粹性:僅推出120套285-585㎡大平層及頂復,總價約5000多萬,精準鎖定客群。
從中,我們也看到頂豪階層對生活方式的需求在轉變;由原來的“地段論優先”轉而更關注“社區呈現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上海城市頭部城市黃金地段,對于全國富人來說都是“必爭之地”。回歸到我們今天的主題,買5000萬以上豪宅的人,都在想什么?
首先,資產的保值增值還是第一要素。但是,他們中意的板塊已經不一定鎖在黃浦、靜安、陸家嘴,而徐匯濱江等高成長板塊也開始進入他們的視野。
徐匯濱江更像是“成長股”,產業(科技+金融)+ 江景 + 國際配套(西岸夢中心)仍在兌現期,且客戶迭代,吸引科技新貴、金融精英,購買力堪比“老錢”。
其次,買房子買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共鳴。申度君認為,進入2025年,頂豪市場已經進入"第三次價值躍遷"。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已經從"資源占有型"轉向"文化生產型"。
公開資料顯示,頂級豪宅買家中,80/90后占比提升至55%。以綠城潮鳴東方為首的新一代豪宅,用開合式生息社區、藝術化立面設計、全景艙廣角視野、立體庭院景觀、可變戶型設計,精準回應了科技新貴、藝術藏家對“個性化表達”的訴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