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知道強調暴力美學的犯罪片《大風殺》受眾相對窄小,不如《水餃皇后》那樣具有市場覆蓋率。
一開始將《大風殺》的排片定的得低點無可厚非!
但是當《大風殺》憑借“路演”贏得高口碑,在公映拿到“五一檔”電影最高豆瓣評分后,還將那本就低到可憐的電影排片率一降再降,就真的讓人看不明白,如今的電影市場到底是誰在操控,又到底為誰在服務?
其實我覺得《大風殺》排片逆境這個事,一開始就有點貓膩,因為這部電影雖然宣發水花不大,也沒有流量演員造勢,可電影畢竟在北影節拿下了“最佳編劇”“男配獎項”,也入圍了重點獎項“最佳影片獎”。
常規來說“鍍金”的電影,一般都有優待,可《大風殺》在“五一檔”排片一開始就劃在最底層。
我記得首映日就有業內人士表示“憂慮”,喜歡這類電影的觀眾也在網上吐槽《大風殺》排片很少,且全在非黃金時間段,影響了自己的觀影選擇。
今天是小長假第二天,在《大風殺》成為檔期口碑最佳;在很多明星自發宣傳該片;和很多網友自發呼吁 “給非預制電影機會”后!
《大風殺》的排片現狀依然慘不忍睹,目前除了部分一線城市院線調整了《大風殺》排片外,三四線城市《大風殺》排片比首日更少,甚至有的影院直接取消排片。
這也導致市場對這一部口碑極好的電影信心不足,就算《大風殺》有長線潛力與排片調整,業內對《大風殺》預測票房最高也就止步在1.5億,票途渺茫!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爽點為營、情緒至上”的《大風殺》,盡管有的劇情設計感很重,電影被導演強行塞入太多“討好”性元素,它依然是一部有自己風骨的犯罪類型電影。
電影的時間背景定在“1995年禁槍政策前夕”,地點是西北邊陲,然后鏡頭就給出了風沙肆虐中的全景鏡頭,那沒有人煙的風沙路,帶著我們來到了一個幾乎隔絕的廢棄小鎮。
反派北山是悍匪老大,他除了兇狠外,還有一種特別矛盾的優雅,這在國產劇反派中很少見,他的開場絕對“上頭”,醫生救活了假死的他,結果直接被扭斷了脖子。
然后整個故事就在這條“邪路”上一去不復返,什么鐵絲捆尸、鋼筆穿喉、突突爆頭,全是懟臉直拍的血腥暴力鏡頭,一點遮掩心思都沒有。
讓我這個目前已經習慣“有敏感鏡頭”必須出現“馬賽克”的人興奮不已,不習慣這番操作的大有人在,甚至有網友發出靈魂疑問:內地的審查制度已經開放到如此地步了嗎?
除了足夠出圈的暴力鏡頭,劇情也算過關。
首先說匪首北山是一個守舊派,在大牢中困了三年后,依然緊守所謂的傳統規矩,可惜外面的匪子匪孫們卻已經換了時代,信義、忠誠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張隨時可以捅破的窗戶紙而已。
然后就是一個匪首和43名匪幫眾人勾心斗角,與他們對峙的三個警察,就利用這樣的“黑吃黑”與匪幫眾人生死博弈。
導演:張琪雖然是新人,可是很會營造氛圍,用開場鏡頭中的荒漠公路、彈孔警車、加油站獵殺、店員絕望逃竄、來構建一個優雅與癲狂的暴力儀式感。
雖然《大風殺》后半段節奏有點拖沓,過多的反派內訌戲份,削弱了整片的戲劇張力,可作為新導演來說,拿出這樣的成績單已經不錯了。
演員整體過關,白客飾演的夏然曾經是兵王,也是絕對的孤膽英雄,他冷峻隱忍,與徒弟簡寧、老站長左羅組成的警察三人小隊,也沒有遵循以往警察的刻板印象,很有新鮮感。
辛柏青飾演的“匪首北山,有絕對角色弧光,兼具優雅、癲狂、破碎多種氣質,情緒表達也很有層次,日常看似通情達理,可實際上喜怒無常,狠的時候光眼神就能令人不寒而栗,讓他和白客的對手戲沖擊力拉滿。
公映后,大部分觀眾對《大風殺》的評價都是正面性的,因為這部電影有好故事、好演員、創作誠意、做支撐,并且制作成本非常低廉。
片方曾經說過要以 “200萬預算拍出2億瘋勁”,可見好電影并不一定需要高額投入,這對于一向虛高的電影投資是一個響亮的巴掌。
希望后續的片方和電影人能摒棄彎彎繞繞的“東西”,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電影制作方面,走一條積極健康的電影制作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