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他們對我搞了個采訪
文/晏凌羊
01
最近,搜狐號對我搞了個采訪。
我把采訪稿發這里一下哈。
破局者:晏凌羊
80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1年云南省麗江市高考文科狀元。以多部暢銷書和兒童繪本作品而知名,其中包括《我離婚了》《愿你放得下過去,配得起將來》《媽媽家,爸爸家》等。作品涵蓋了個人成長、家庭關系等多個領域。
圍觀她的搜狐號:晏凌羊分享情感勵志類內容,辣評情感類話題熱點,吐槽養娃心路歷程等。
當婚姻遭遇背叛,她72小時內完成離婚手續;身為高考狀元,卻坦言"輔導不了女兒功課";單親媽媽10年,打造百萬女性IP,她直言:"所謂單親困境,都是偽命題!"80后作家晏凌羊,敢于說出別人不敢說的扎心話!
02
搜狐號:發現丈夫背叛后,您并沒有選擇像其他女性一樣隱忍,而是果斷離婚,為何?
晏凌羊:
我在周五晚上發現丈夫背叛的證據,到了周一就辦妥離婚手續,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對方確實嚴重挑戰了我的底線,我忍夠了,不想再忍了;第二是離婚時機已成熟,我也已經做好了離婚后獨立帶娃生活的所有準備。這些物質上、精神上的準備,就是我的底氣。我有穩定的、收入不低的工作,沒有丈夫也能獨立養家;我有婚前房產,離婚了也有地方住;我有父母幫我帶孩子,無需在這個問題上仰人鼻息;我不覬覦丈夫或者丈夫父母創造的財富就不需要向誰妥協;我已經過了好一段時間“婚內單身”的生活,心態上對丈夫也早就沒有了依賴。說到底,是因為我根本不怕離婚,才會手起刀落離婚......
現在每次聽到有女網友給我發私信,跟描述她“想離但不敢離”的心態,希望能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老公回歸家庭,我就有點無語。其實,家庭也是一個充滿博弈的戰場。你要跟家人講“理”之前,首先要搞清楚,這個“理”是建立在底氣上的,不然,你講的道理對別人來說就是蚊子蒼蠅的嗡嗡嗡,絲毫沒有殺傷力,別人還只會嫌你煩。很多時候,是我們的底氣、我們的實力,決定了我們在婚姻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很多問題看起來是“理“的問題,但本質上就是錢的問題......只是因為談錢太俗、太勢利,聽起來太赤裸裸,人們才會反反復復扯著“理的問題”說事兒。“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亙古不變的爭利。
03
搜狐號:在單親養育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晏凌羊:
我在育兒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挑戰,但是,我從來不認為這些挑戰是單親家庭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獨有的。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別的家庭就沒有了嗎?任何挑戰都有解決的辦法,你著力去想解決辦法就OK了,無需讓單親養育來背這個鍋。
第一、我認為單親家庭并不特殊,它不過是萬千家庭模式中的一種。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家庭模式,比如父母貌合神離家庭、殘疾或有精神疾病家庭、貧困家庭、留守兒童家庭等,那些父母恩愛、物質富裕的家庭可能不到萬分之一。別人怎么教育孩子,你就怎么教育孩子。本來孩子也沒覺得自己有多特殊,可大人總是忍不住替他們覺得特殊、悲切,于是,孩子也跟著自憐自艾。
第二、單親家庭也分很多種。有的夫妻離婚后,一方就像死了一樣,對孩子不管不顧;有的,管一部分,但程度有別;有的,離婚不離親子關系,依舊承擔好父母的職責。你唯一能做的,是做好自己可以掌控、改變、影響的那部分。
第三、我不認為撫育孩子跟與其他人打交道有何不同。孩子也是人,是獨立個體。你用“一個人”和“另外一個人”的方式去跟TA相處,大概率上孩子不會長歪。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孩子之所以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在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中,過分強調“父母”(他們認為的父母的樣子)對“孩子”(他們認為的孩子的樣子),而不是“人”對“人”。
所以,我覺得單親養育遇到挑戰其實是個偽命題!
04
搜狐號:您如何應對社會對單親家庭"父愛缺失"的刻板質疑?如何避免女兒受到影響?
晏凌羊:
我不大理解單親媽媽們為啥要執著于“給孩子補足父愛”這種事?這事兒是你應該承擔的責任嗎?你是母親,怎么給得出父愛?孩子沒父愛,天就塌了啊?還有那么多遺腹子,生下來就沒爹,人家不活啦?孩子他爹是怎樣的人、你跟孩子爹是怎么離的婚,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出引導和解釋、等孩子大了直接說實話就行,不必粉飾太平,也不必憤恨抹黑。況且,我女兒從來沒有糾結過這個問題。
但我有思考過這種刻板質疑。我認為這種刻板印象,是被社會強行塑造出來的,是比較出來的,而不是天然的。像我高中同學,她們家世世代代都是云南瀘沽湖邊的摩梭人,那邊很多孩子“知母不知父”。對母系社會的他們而言,沒有母親才叫慘,沒有父親算啥?家里不還有舅舅嘛。當周遭都是這個環境,孩子對父愛的渴望就不存在。
現在的社會就是把單親孩子、未婚媽媽生的孩子視作不正常,胡亂對他們加注同情。這些孩子一跟周圍人比較,可不就覺得自己缺失這、缺失那了嘛。既然某些東西是社會賦予的,那我覺得,你只要內心強大到一定程度,就不會覺得這種渴望和缺失是個問題。
05
搜狐號:如果女兒未來也面臨重大人生抉擇(如婚姻選擇),您會給予怎樣的建議?
晏凌羊:
我不覺得我女兒是單親孩子,她的情況就有多特殊。在婚姻上怎么選擇,那都是她的事情。除非是她求助到我、問到我,我才會根據實際情況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但具體主意還是要她去拿。我也不會因為我有離婚的經歷,而給她一些特別的建議。我和她的命運軌跡是兩條線,我們只是在母女關系這條線上有交集。她是她,我是我,我們倆擁有的是兩份不同的人生,她不該帶著我的思想烙印去生活。
06
搜狐號:作為曾經的高考狀元,您在應試教育中的成功經驗對教育女兒有借鑒意義嗎?
晏凌羊:
我覺得沒啥借鑒意義,養育孩子其實就是一個讓你不斷感覺到不確定性的過程,會讓你真正意識到“孩子跟你完全不一樣,她有她要走的路”。你的成功經驗,很有可能對自己的孩子根本沒用。孩子不是“父母塑造出來”的,而是“自我養成”的。
我很反感網上那些育兒教條主義的。與其把自己當造物主、把孩子當任由你捏扁捏圓的泥,不如把自己當“人”,也把孩子當“人”。你看,植物父母盡全力繁殖,植物種子盡全力生長。大家都各自“長”各自的,對自我負責,誰也不捆綁、干涉、塑造誰...父母只是給孩子土工土壤和環境,孩子修行靠自身.......這就挺好。
07
搜狐號:在您接觸的讀者群體中,單親媽媽們面臨的最大共性困境是什么?
晏凌羊:
我認為有兩個共性困境。
一個是單親媽媽很難拿到撫養費的問題。
我們每天都在講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但能不能在保護未成年權益時,手段稍微強硬些?比如,先強制那些管生不管養的爹把孩子撫養費給付了;付不出來的話,就上征信黑名單。
另一個共性困境是受歧視的問題。
單親媽媽很多時候受歧視的主要原因是窮(缺乏支持導致的,本該兩人做的事情她一個人扛),而不是因為“離婚”。大概率上,是那個離婚后不承擔父親責任的人,導致了單親媽媽的“貧困”以及隨之而來的被歧視。
盡管如此,我還是建議單親媽媽們別把自己置于一個太悲情的角色。“單親”并不特殊,它不過就是一個限定詞而已。而且,一旦我們覺得自己悲情,需要社會的特別照顧和他人的憐憫,短期來看或許能占到點便宜,但長期來看,可能會讓整個社會角色這個群體確實很弱勢、確實需要照顧……然后,他們就更加不給你工作機會、升職機會,還會拿有色眼光看待你和你的孩子。
08
搜狐號:年齡焦慮、養育焦慮....如何讓這些焦慮變成女性成長和進步的動力?您有什么破局經驗?
晏凌羊:
我覺得適度焦慮是一件好事,這說明還擁有風險嗅覺。用喬布斯的話來說,就是In hungry。你看高原荒野里的羚羊,一旦失去了這種饑餓感,它們會變成什么樣子?
既然人生就是一場游戲,既然我們死前帶不走任何身外之物,那活著的每一天,野性勃勃地活著的這種姿態、狀態就很重要。當然了,太饑餓也不行,饑餓會消磨你所有的志氣。“有點吃的,但沒飽”,就是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適度焦慮的狀態。
我記得《摩登家庭》里有句臺詞,大概意思是說:“孩子長大后,就像一頭飛向月球的飛船,家長能做的,只是靜候在原地,等它往回發送信號。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識變強,凡是我提出的要求都要否定、反抗。
有段時間,我跟她出現了嚴重溝通阻滯,我自己也非常 不適應這種”不再像從前一般依賴我”的狀態。那段時間我也焦慮,但我很快發現——解決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去行動。我通過再次學習(比如看了一些講述如何跟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書)、調適心態、學會進一步放手等方式,重新構建了與她的溝通模式。
09
搜狐號:您是如何做個人賬號IP的?可以給其他迷茫的自媒體人一些建議嗎?
晏凌羊:
我覺得做個人IP這事兒,一來靠風口,二來靠堅持和勤奮。我現在回想自己做IP的經歷,覺得運氣占了很大一個因素。今天迷茫的自媒體人再仿照我的路徑來一遍,也未必能做成功了。另外就是,很多人在這個賽道上堅持不下來。
上次跟一個作者朋友聊天。她說她每次出去,都有讀者問她:“我也想出書,你幫幫我吧。”我這個朋友說:“這樣,我把郵箱留給大家。誰能交過來十萬字的書稿,我就去幫你推薦編輯。嗯,十萬字可能太多了,五萬字,行嗎?就五萬字。或者,三萬字也行。”
大家一聽,趕緊掏出筆記本記她的郵箱。但是,整整一年過去了,我這個朋友郵箱里收到的稿件數量為零。我是覺得,關鍵不在于你怎么做,關鍵在于你是誰。你是不是在起風之前,就通過持續不停的努力,扎好了風箏,這樣風來了,你才有機會起飛。
10
搜狐號:您認為個人的自媒體賬號給粉絲帶來的最大價值是什么?
晏凌羊:
有時候,看網友們給我發的感謝信,我會覺得蠻感動。好多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的女性(尤其是離異女性),在心靈層面上可能真的感覺蠻孤獨。她們面臨的言語打壓和羞辱,可能比在一二線城市的女性要嚴重很多。周遭的環境跟她們的想法格格不入,而她們會關注我,可能是因為我說出了她們內心想的話(傳說中的互聯網嘴替)。一想到遙遠的地方有一個真人活博主也跟自己一樣想,她們就不會再覺得自己是個異類,內心就不會再覺得太孤獨了。
能對別人產生這樣的價值,我很榮幸。在我看來,寫作不是為了教化眾生,而是為了尋找同類。我們真的能從另外一個人的文字中,找到共鳴、找到安慰、找到理解、找到力量,找到方向。我自己平時也會根據自己的學識、閱歷等等分享一些歷史、經濟、金融、房產、職場等方面的知識和看法,可能這些東西還是能讓大家有所得、有所樂、有所悟的。
11
搜狐號:聊聊您對未來的規劃和打算
晏凌羊:
如果是去年你問到我這個問題,我可能會跟你講很多,跟你講講我的野心和夢想,但今年,我確實已經沒有“非什么不可”的心態了。大S以及身邊幾個同齡人的去世,給我帶來很大的觸動。
我30歲離婚,34歲離職創業,過去這10年也是我最激流勇進的10年。錢沒賺到多少,但得到了很多榮譽和成就感,當然也把身體透支得很嚴重。我腰椎壞了,長期熬夜且睡眠不足,視力減退,身體亞健康狀態嚴重……
今年上來,白頭發突然一簇簇冒出來,人也很容易疲憊。你會發現,衰老其實也就是一兩年的事兒,它不是循序漸進的,而是斷崖式的。就像海洋的地形,從大陸架到大陸坡,其實也是斷崖式的。
所以,今年以來,我的心態越來越豁達,計較不了那么多了,也沒有事情是非做成不可的。
人就像是蠟燭一樣,你想燃燒久一點、照亮孩子和身邊人的時間久一點,就得意識到自己正在衰老的現實,先努力茍住,一切隨緣。
到這個年紀,身邊人結婚生子的喜訊少了,訃告多了。所以,今年我決定慢下來,進入“半退休”狀態。
豺狼虎豹一樣的人生,讓別人過去吧。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編輯們真的好會策劃和提取宣傳亮點……這本書的閱讀范圍會很窄,主要是寫給離異人士和單親孩子的父母的,解答了很多可能讓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或者,它能起到的作用僅僅是療愈和陪伴……我覺得它對別人可能有用,就出了。寫得還行。
還有另一本《怎樣愛你的兒女》,分“給父母看的”和“給孩子看的”兩本,現在只有這里有啦。28.9元包郵,賣完就不絕版了。
這款來自東北的香甜糯玉米,不夸張,真的蠻好吃——雖然價格有點小貴,但比普通玉米好吃太多了,胖羊強烈推薦。妥妥的今年頭茬,品質好。它不是全年賣的,品質一旦下降了就會下架,直到新一季的玉米足天了才會采摘。
它完全打破了我們心目中“甜的玉米不糯,糯的玉米不甜”的刻板印象。味道清甜又糯嘰嘰~煮熟后,玉米像爆漿一樣炸開~完全不是往常超市買的老玉米、存貨玉米,那種厚皮、難嚼。下鍋一蒸,玉米的甜香彌漫整個房子;配料表只有糯玉米,沒有添加劑糖精等,可以放心給孩子老人吃。
原種采用有黃糯玉米之王之稱的萬糯8號,屬于非轉基因品種自然生長的農作物。每株只留一穗。每一包玉米都來自人工采摘與人工篩選,只選用上等優選鮮穗玉米。引進國內頂ji設備,去掉玉米葉和玉米穗,清洗、蒸熟,全程機械化操作,全程無菌自動流水線;選用進口專業蒸煮袋,經檢測,無懼高溫,無有害物質,并可最長時間保留真空玉米口感,讓玉米保質期高達12個月。
一箱有8根,剛好夠一周的早餐。如果上班趕時間,可以直接把蒸煮袋撕開一個小口,放進微波爐轉3-5分鐘。當然,蒸煮之后口感更好~蒸煮時無需打開,直接帶袋放入鍋中,煮10-15分鐘后,包裝袋會微微“膨脹”,便是煮好了。
新鮮日期,保質期12個月;最關鍵的是,一箱8根只需要55元,平均一根6.9元。是有點小貴,但你吃過后會覺得它值得這個價格。要知道,今年北方多地遭遇雨雪天氣,影響了玉米的運輸,導致市場到貨量減少,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所以玉米一直在漲價。
今年市面上很多質量好的東北糯玉米都要賣到八九塊一根了。
吃完這一季就得等明年啦。這款真的超級好吃,強烈推薦哈。
大家戳這個超鏈接可以了解更多詳情:《》,掃碼下方二維碼可購買。
↓點擊卡片進入店鋪,胖羊親自測評的產品
日常優惠活動正在進行中↓
售后請聯系客服微信:nabian7766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