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山腳下的鼓點敲響花溪河畔的晨曦,當貴州大地的歡歌呼應新疆原野的韻律,一場跨越山海的文化交融盛宴在貴陽精彩上演。
5月2日,“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優秀節目巡演走進貴陽花溪,在花溪公園音樂廣場與花溪龍井村兩個分會場同步奏響,以多元藝術形式架起民族情誼橋梁,讓觀眾沉浸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雙場聯動,奏響民族交響
花溪公園音樂廣場上,打擊樂合奏《高昌鼓韻》率先點燃現場氣氛,鼓槌起落間,歷史的厚重與藝術的激情碰撞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婀娜多姿的旗袍秀《紫竹調》與熱情奔放的麥西熱甫《豐收的喜悅》相繼登場,傳統與民俗、柔美與熱烈的交織,展現出中華文化的豐富層次。而在龍井村分會場,群舞《琴舞飛揚賀盛世》以手風琴與多民族融合舞蹈,勾勒出新疆塔城地區多元一體的幸福生活圖景;布依族原生態舞蹈《竹鼓舞》則以獨特的民族風情,訴說著對故土的眷戀與熱愛。兩個分會場雖相隔不遠,卻如并蒂之花,共同綻放出民族文化的絢麗色彩。
二、藝術交融,共筑心靈橋梁
舞臺上,來自新疆的刀郎木卡姆彈唱《勃姆巴雅宛》帶著原始野性的力量,與貴州本土的民族歌舞相映成趣;對口相聲《心靈的橋梁》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打破地域界限,引得觀眾笑聲連連。這些節目不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的生動寫照。正如蘇安榮大媽感慨道:“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新疆的歌舞,今天能在家門口親眼欣賞,太震撼了!每個節目都帶著濃濃的民族味,雖然語言和表演形式不同,但大家臉上的笑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一樣的,看完心里暖乎乎的。”
三、薪火相傳,綻放時代華彩
此次巡演活動中,眾多非遺項目驚艷亮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孜庫姆、陶力《英雄江格爾贊》等節目,在傳承中創新,以現代舞臺藝術形式煥發新生;貴州當地的民族歌舞也融入其中,讓觀眾領略到不同民族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從古老的史詩吟唱到充滿生活氣息的舞蹈表演,民間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沉淀、創新,正以嶄新的姿態擁抱時代,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石榴花開紅似火,文化交融情更深。“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優秀節目巡演貴陽花溪站的雙會場演出,不僅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更以民間藝術為紐帶,將黔疆兩地人民的心緊緊相連。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各民族文化如繁星璀璨,共同繪就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壯美畫卷,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