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訓練館里球拍撞擊聲格外響。
國乒主力正為多哈世乒賽沖刺,教練組卻藏著新變動。李隼的總教練位置空出來只是時間問題,三個人的競爭早已暗潮涌動。
時間倒回巴黎奧運會結束,國乒就開始了新老交替。球員陣容大換血后,教練組重組成了焦點。李隼這些年帶著國乒包攬五枚奧運金牌,可62歲的他做過心臟手術,身體扛不住高強度工作了。
現在擺在面前的候選人有三個:男隊王皓、女隊馬琳、混雙組肖戰。先說馬琳,運動員時期成績亮眼,當教練后一開始有爭議。但洛杉磯奧運周期,他直接接管孫穎莎王曼昱的臨場指導,這步棋走得狠。
把世界排名前二的選手攥在手里,明顯是在給自己攢競爭資本。
可有人嘀咕,他專注女隊這么久,能把控男隊和混雙的全局嗎?
再看肖戰,資歷一點不輸李隼。
帶男隊拿過男團冠軍,管混雙又拿到奧運金牌,項目經驗全面是他的優勢。以前因為和劉國梁關系沒那么近,競爭中吃了虧,現在乒協主席換成王勵勤,更看重執教成績,他的機會來了。但也有人擔心,他已經56歲,能不能扛住總教練的壓力?
王皓呢,作為男隊主教練,這幾年帶隊成績還算穩。可對比馬琳抓核心、肖戰拿金牌,他的亮點好像沒那么突出。
而且之前劉國梁更賞識他和馬琳,現在乒協用人風向變了,他能不能適應新要求?這三人各有長短,爭論的核心還是國乒需要什么樣的領路人。是像馬琳這樣抓重點選手,快速出成績?
還是像肖戰這樣全面布局,兼顧各項目平衡?或者給王皓機會,看看他能不能突破?
咱就說,總教練這個位置太關鍵了,當年扁平化管理取消總教練引發動蕩,后來不得不恢復,就知道這職位得穩得住大局。從數據看,肖戰帶混雙拿奧運金牌,馬琳讓女隊兩大主力穩居世界前二,王皓帶隊在世界排名也靠前,都有兩把刷子。但總教練要統管全局,得協調男女隊和混雙的資源,還得培養新人,壓力不比運動員小。
我個人覺得,肖戰的全面執教經驗是優勢,可馬琳在女隊的調整效果明顯,王皓也有男隊的管理基礎,這選擇確實難。
現在乒協換了王勵勤當主席,用人更看重能力和成績,這對三人都是公平的競爭環境。但不管選誰,教練組的穩定才是國乒繼續爭冠的保障。新奧運周期剛開始,球迷們都盯著呢,到底誰能接過李隼的教鞭,帶著國乒走向下一個高峰?
這個答案,可能需要時間來驗證,但無論如何,國乒的傳承不能斷,總教練的擔子,得有人穩穩接住。
至于最終人選是更側重經驗還是潛力,是偏向成績還是布局,這背后的考量,才是值得持續關注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