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專機降落在利雅得哈立德國王國際機場,隨行名單里擠滿洛馬、波音、雷神等軍火巨頭的高管。沙特準備的1000億美元軍購清單卻透出詭異——C-130運輸機、MQ-9B無人機和各類導彈悉數在列,唯獨沙特空軍渴求的F-35隱身戰機依然缺席 。這已是沙特第七次求購F-35失敗,2100億美元累計軍購投入換來的,仍是美國冰冷的“保護以色列軍事優勢”說辭 。
美國的技術封鎖源于1973年石油危機后的戰略布局。以色列作為中東“永不沉沒的航母”,必須保持對阿拉伯國家的代際優勢。F-35I戰機配備的AN/ASQ-239電子戰系統能壓制沙特現役F-15SA的雷達,這種絕對技術落差讓沙特空軍在也門戰場屢遭胡塞武裝無人機突襲 。更令沙特憤怒的是采購附加條款——2025年特朗普政府要求沙特“限制與中國軍事合作”,試圖用愛國者導彈和瀕海戰斗艦捆綁沙特的地緣選擇 。
殲-35E的破局機遇來自雙重優勢。技術層面,其0.01平方米雷達反射面積與F-35相當,雙發設計使發動機故障率比F-35低47%,霹靂-15導彈200公里射程遠超美制AIM-120 。經濟層面,8000萬美元單價僅是F-35的60%,且中方承諾在沙特建立維修中心和零部件生產線,這種“技術+產業”打包方案直接擊中沙特“2030愿景”的國防自主化目標 。
沙特空軍參謀部的內部評估報告顯示,現有487架戰機中,歐洲“狂風”戰機急需替換。若采購36架殲-35E,配合已引進的中國翼龍無人機和YLC-16反隱身雷達,可在紅海沿岸構建三層防空網 。這種漸進式換裝既能規避美國制裁,又能測試中國裝備與美制體系的兼容性——2024年珠海航展期間,沙特技術人員已成功在F-15SA模擬器上集成殲-35E的火控數據 。
國際軍火市場的震動更為劇烈。土耳其KAAN戰機因美國斷供F110發動機陷入停滯,韓國KF-21因內置彈艙缺陷被歸為“四代半”,歐洲GCAP六代機至少需15年才能服役 。殲-35E的成熟度使其成為中東唯一可即時獲取的五代機,埃及、阿聯酋的采購意向正在形成連鎖效應 。美國《防務新聞 》承認,若沙特簽署殲-35E訂單,將打破F-35維持十年的市場壟斷 。
當特朗普的安-124運輸機載著60億美元軍火離開沙特時,吉達港的中國遠洋貨輪正卸下第八批翼龍無人機零件。這場持續48年的技術禁運與反制博弈,是否會在殲-35E的引擎轟鳴中迎來轉折?沙特空軍的下一筆訂單將投向華盛頓還是沈陽?留下你的預測,共同見證中東天空的權力更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