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辣媽
假期帶孩子游玩,路過一片莊園,偶然聽到園丁老農在一旁哀聲嘆息:“今年的月季,不會好看嘍!!”
原來那些被冰雹打蔫的月季,縱使后來施肥松土,花瓣邊緣總會殘留褐色傷疤。
這讓我想到,生活中我們家長的“聲音”和“嗓門”,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溫柔的呢喃,如同春風化雨,滋養著幼苗茁壯成長;
而狂風驟雨般的“吼叫”與“謾罵”,卻如同利刃,容易在孩子稚嫩的心靈上刻下深深的傷痕。
那些經常被吼被家長罵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性格,又將走向何方?
被負面評價崩碎的“自我世界”
鄰居家七歲的女兒阿楠把醬油瓶打翻在地時,父親的怒吼像驚雷炸響:"蠢得像豬!"。
廚房瓷磚上蜿蜒的暗色液體里,倒映著孩子蜷縮成團的影子......
心理學實驗顯示,長期接受負面評價的兒童,大腦杏仁核會對批評聲產生過度應激反應。同時,他們也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愛,這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常常表現得過分敏感,容易受傷。
情感荒漠中的“刺棘之花”
前段時間刷視頻看到中學任教二十年的一位老師,她發現:那些習慣性撒謊的學生,往往來自充斥著語言暴力的家庭。
當真實表達可能招致羞辱,孩子們便學會用謊言編織防護網。
就像沙漠中的刺棘花,喜歡用尖銳的外殼守護脆弱的內心。
這種防御機制延續到成年,可能演變成親密關系中的疏離與不信任。被吼罵澆灌長大的靈魂,既渴望擁抱又畏懼溫暖,如同在寒冬里呆得太久的旅人,面對爐火時反而會本能后退。
愛和關懷,才是最好的“養分”
對于被吼被罵的孩子,
愛和關懷,才是最好的養分
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停止吼叫和謾罵,用溫柔和理解來對待孩子,那么孩子就有可能逐漸走出陰影,重新建立自信,學會控制情緒,培養健康的性格。
這需要父母付出極大的耐心和努力。
因為修復心靈的創傷,遠比造成創傷要困難得多。
辣媽語錄:
孩子的未來,不應該被童年的陰影所籠罩。
讓我們用溫柔的聲音,去譜寫一曲曲愛的贊歌,為孩子們的未來,奏響最美好的旋律。
這旋律中,不應該有憤怒的咆哮,不應該有尖酸的諷刺,只應有愛的呢喃,和溫柔的守護。唯有如此,那些曾經被吼被罵的孩子,才能綻放出最美麗的生命之花。
你會經常吼罵孩子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