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云南省巍山縣總工會精準發力構建職工服務“幸福矩陣”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黎浩 通訊員阿世剛
記者日前從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總工會了解到,縣總工會緊扣職工隊伍發展新需求,以“黨建引領、資源整合、服務升級”為主線,創新構建“縣級統籌、鄉鎮覆蓋、基層延伸”的職工服務陣地體系,累計投入工會經費400多萬元,建成覆蓋全縣10個鄉鎮、輻射重點行業的網格化服務網絡,讓職工群眾“近”享優質服務。
“筑巢引鳳”:閑置空間變身“職工樂園”
在巍山縣西北部的馬鞍山鄉,一座占地300平方米的職工之家成為干部職工的“打卡勝地”。傍晚時分,健身房內器械聲此起彼伏,音樂室內歌聲悠揚,茶藝室中茶香氤氳……這座2023年建成的陣地,整合了閑置房屋資源,打造出涵蓋音樂舞蹈室、職工書屋、職工健身房、茶藝培訓室、心理咨詢室、乒乓球區等8大功能區的“一站式”服務空間。
針對鄉鎮干部職工外地戶籍占比高、業余生活單調的問題,巍山縣總工會通過“省州項目+縣級配套”模式,合理利用原有資源,將多年的“冷清角落”變為“活力中心”。馬鞍山鄉總工會還創新方式,擇期為職工舉辦集體生日,通過點滴細節,讓廣大職工真切感受到工會的關懷。
“精準滴灌”:戶外勞動者有了“暖心驛站”
在永建鎮東蓮花美食街,巍山縣紅河源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工會職工驛站成為戶外勞動者的“避風港”。150平方米的空間內,衛生間、休息座椅、飲水機、微波爐、急救箱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還設有母嬰室和休閑閱讀區。“以前只能蹲在路邊吃飯,現在驛站能熱飯、充電,還能避雨歇腳。”環衛工人李大姐為驛站點贊。
該驛站按照“六有”標準建設,功能區劃分科學合理、服務內容完善,日常服務由專人管理。作為工會為職工群眾提供多元化服務的特殊載體和重要途徑,職工驛站的建成使用,為戶外勞動者們提供了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愛心港灣,得到了園區職工、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網約車駕駛員、交通警察、農民工等戶外勞動者的好評,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工會“職工之家”的全方位暖心服務。2023年,東蓮花職工驛站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最美職工驛站”。
“匠心賦能”:特色陣地滿足多元需求
巍山縣公安局“職工之家”依托辦公樓閑置平臺改造而成,打通兩側通道后,形成集休閑健身、黨建共建、才藝展示于一體的多功能空間。“公安工作節奏快、任務重,‘職工之家’讓我們在緊張之余有了放松的港灣。”縣公安局民警芮晶晶說。“職工之家”的建成,既為廣大職工提供了休閑放松的場所,同時還能滿足黨支部結對共建、才藝展示等活動的需要。
在縣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健身房、圖書室、乒乓球室等設施免費向全縣工會會員開放。“這里設施一流,服務貼心,真正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溫暖。”作為資深乒乓球愛好者,廟街鎮政府職工曾波每天下班后都會來“切磋球技”,對于職工服務中心給自己帶來的便利深有感觸。“鍛煉以后讓我們身體更健康,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明天的工作。”
“全域覆蓋”:織密職工服務“幸福網”
近年來,巍山縣總工會通過“省州縣三級補助+地方財政配套”機制,撬動地方投入近千萬元,建成鄉鎮職工之家8個、基層工會職工之家5個、職工驛站6個,新增服務面積近5000平方米,在全州率先實現黨政機關、公安、消防、醫院、學校等重點領域服務陣地全覆蓋。
“工會職工陣地建設項目集思想引領、休閑、娛樂、心理疏導、健身、生活等一體化服務,針對各鄉鎮、各機關職工不同需求,配套了相應的服務設施,確保陣地建設與職工需求同頻共振。”巍山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米家紅表示。
通過陣地全面對外開放,惠及全縣職工會員11768人,在寓教于樂中,有效解決了廣大職工會員閑暇之余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的問題,部分鄉鎮職工洗浴難、就餐難的問題。目前,巍山縣已形成以縣職工服務中心為龍頭、鄉鎮職工之家為樞紐、基層服務站點為觸角的職工服務矩陣,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下一步,縣總工會將積極主動向上匯報,力爭將巍山縣工人文化宮納入省總工會‘十五五’規劃,爭取項目早日下達。今年內全面啟動巍寶山鄉、紫金鄉‘職工之家’建設項目,州內首先實現鄉鎮‘職工之家’全覆蓋,持續鞏固好服務陣地建設成果,全面提升服務質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