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挺進至“天然分界線”第聶伯河幾乎已成定局,懂王也說烏克蘭必須要在領土問題上做出讓步以換取最終的停戰。雖然俄羅斯在戰場節節勝利,但是仍有小國堅定反俄——那就是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
傾盡全力支持烏克蘭,未雨綢繆組建反俄屏障
波羅的海三國經濟體量不大,但是在俄烏開戰后對烏支援上可謂是傾囊相助,不管是誰和俄羅斯打,我們波羅斯海三國一定幫幫場子!在戰爭伊始,三國對烏援助了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和無人機等裝備,愛沙尼亞更是在2023年大手一揮,將本國所有155毫米榴彈炮全部送給烏克蘭,單這批裝備的價值就相當于本國GDP的1%。這與那些家底殷實但出手摳搜的西歐中歐國家形成鮮明對比。
不僅如此,三國在今年2月切斷與俄羅斯之間的電網,進而接入歐洲電網。我波羅的海三國就是餓死,死外邊,從波羅的海跳下去,不會用你俄羅斯一度電。不僅自己不用俄羅斯的電,愛沙尼亞在4月還扣押了俄羅斯的油輪。比那些嘴上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私下里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有骨氣多了。
在一系列援烏抗俄的操作后,三國祭出大招,耗資7000萬美金構筑“波羅的海防線”,這條防線包含大量混凝土掩體和反坦克工事以應對俄羅斯的威脅。此外,他們還同意北約和歐洲國家在本國駐軍,德國4月在立陶宛部署5000人裝甲旅,這是德國在二戰后首次在海外派駐軍隊。
舊恨疊加新仇,恐懼與抗爭讓三國成為“反俄先鋒”
波羅的海三國在18世紀被沙俄吞并,1917年沙俄崩潰后,三國獲得短暫的獨立,然而好景不長,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將三國劃定為蘇聯的勢力范圍,1940年蘇聯將三國強行吞并為加盟共和國。先后兩次高壓統治下,波羅的海三國語言、文字及宗教信仰都遭到壓制。
在蘇聯時期,慈父斯大林更是騰籠換鳥,將大量反對者直接流放至西伯利亞,同時遷徙俄羅斯族人至波羅的海三國,進一步稀釋本民族人口占比。所以在蘇聯解體時,波羅的海三國最先宣布獨立,引發各加盟成員國紛紛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反俄合情合理,為何還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傻”?
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是由歷史壓迫、民族抗爭及地緣拉扯交疊形成,國內的反俄情緒沒有百年時間是消化不了的,但為什么波羅的海三國在國內又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傻”?
直接原因是波羅的海三國與東國無冤無仇,只有正常的貿易往來,但受西方影響三國中尤其是立陶宛操弄東國小島議題,哪怕砸了自己的飯碗也要充當美西方的馬前卒,是世界上少有的因為小島原因和東國直接鬧僵的。
其次波羅的海三國為了反俄,大力推進“去俄羅斯化”,從立陶宛最近花500萬歐元磨掉井蓋上蘇聯標識到之前限制俄語、拆除蘇聯紀念碑,三國對俄羅斯族裔的打壓簡直是對前蘇聯對三國粗暴壓迫的低配版復制。
最嚴重的是,三國為了反俄甚至將德軍視為解放者,他們也和烏克蘭犯了一樣的毛病,就是美化納粹。在反俄方面即使你有著正當的歷史原因和出發點,但為了反俄而在大是大非上的立場不對,波羅的海三國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傻”一點也不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