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王成 王琿
夢回北疆雙人山 追憶大漠軍旅情
一、遠山呼喚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我們距離駐守雙人山已經過去45年了。45年前,也就是1980年3月,我們二十師五十八團二營五連奉命從馬蓮灘移防至內蒙古境內賀蘭山北端的雙人山,接替一營三連駐防任務。原馬蓮灘五連老營房,則移交一營炮連接防。
原五十八團五連連長昝天祥,在向雙人山移防前于馬蓮灘留影
五連全體官兵在連長昝天祥,副指導員劉平定(代理指導員,因原指導員管成祥晉升為師管理科協理員)組織指揮下,經過一周充分準備,帶足了連隊全部家當,包括人員、武器裝備、后勤生活用品、戰備物資、糧油肉菜、取暖煤炭等,足足裝了8輛老解放牌卡車,浩浩蕩蕩地沿著煤梁子、大磴溝、石炭井、烏巴公路41公里地區(即41號陣地,為原步兵60團防區)。中午1時出發,經過3個半小時開進,全程摩托化行軍,于下午4點半到達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區以西賀蘭山最北端、烏蘇圖沙河以東的雙人山營地。
昝天祥連長和劉平定副指導員與三連留守人員,在副團長張春生監交下,通過對營房設施、坑道工事及戰備物資進行清點驗收后,三方在移交文書上確認簽字,完成了換防第一步。
就在交接即將結束時,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據炊事班報告,三連副連長在組織搬運物品過程中,竟讓戰士將炊事班伙房外燒火灶坑后側的煤棚子棚頂橫梁及30多根木椽子搭起的棚頂拆除并運走。昝連長得知后當場發火,渭南人的火爆性格、直杠脾氣、高亢嗓門瞬間充分體現了出來。
他當著兩個連隊部分干部戰士的面,有理有節地痛斥了這種違規行為,并向張副團長作了口頭匯報。團司令部下達的調防命令中明文規定:除武器裝備、糧秣、文書檔案和個人攜帶物品外,其余營區固定設施包括配發固定電話、鍋臺爐具、操場路燈、標牌、宣傳欄、涼衣桿、單雙杠、種菜大棚、豬圈設施等,均不得拆遷或搬走,必須列入移交。后在張副團長的批評警告和要求下,三連干部當面作了檢查。張副團長當即表態并下令:由團后勤處給五連下撥一車施工退用的鋼管、殼子板、石棉瓦等建筑材料,由五連盡快自行建好煤棚,防止大風將炊事燃煤卷走。隨即,平息了這場交接風波。
原五十八團五連部分戰友合影留念
二、美酒飄香
五連換防雙人山后,第一個建軍節過的可謂是熱鬧非凡。除了正常會餐改善官兵伙食“重頭戲”之外,連里還組織舉辦了歡快熱烈地拔河與籃球比賽。更為重要的是,在師團首長的親切關懷下,還迎來了文藝演出小分隊到連隊的專場慰問演出。
1980年初夏,有著光榮歷史傳統和文藝創演特長的二十師五十八團二營六連業余演唱組11人歷經精心排練和準備、帶著多個自創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代表全師一萬三千余名干部戰士光榮參加了寧夏軍區舉辦的文藝會演。最終,多個節目獲獎滿載而歸。從銀川參賽載譽歸來后,師首長與政治部隨即指示六連演唱組奔赴全師各部隊進行巡回演出,并重點利用“八·一”建軍節有利時機深入一線部隊,特別是駐地較為偏遠分散的基層營連分隊開展慰問演出。
7月28日,昝天祥連長接到營部電話通知:“八·一”建軍節前,由賀明遠組長帶領的文藝演出小分隊,將到駐守賀蘭山北端東麓正義關、雙人山和石嘴山市區黃河渡口的一營二連及二營部分基層連隊慰問演出,并與官兵一道共慶“八·一”建軍節。7月31日下午3點多,一輛軍綠色面包車駛入雙人山五連駐地,劉平定副指導員帶領全連官兵熱情接待并對小分隊成員一一作了介紹。
賀明遠組長,曾是五十八團二營六連的老排長。1977年5月起,他就擔任六連尖子班班長帶領全班戰士參加師、團軍事比武項目,軍事技術相當過硬,并為我們連新兵示范表演過隊列、射擊、單兵戰術和百米越障礙等科目。因此,大家對他的印象極為深刻。他文武雙全、正直大度、組織號召力極強,既懂軍事,又能編演文藝節目,且對攝影藝術、文藝創作等樣樣精通。后來,他相繼擔任師教導隊戰術教員、干部中隊中隊長,師政治部文體隊副隊長,五十九團二營四連指導員,并被選送到石嘴山市黨校軍隊干部班學習深造。
1985年秋季部隊撤銷后,他先后擔任銀川軍分區政治部宣傳科副團職干事、陸軍第五醫院政治處主任、海原縣人武部政委等職。歷經幾十年部隊生活的鍛煉和洗禮,他成為一名毛主席的好戰士、忠誠的賀蘭山好衛士、為黨奮斗不息的好干部,更是我們所由衷敬佩的一名老班長、老戰友。
“八·一”慰問演出由劉平定副指導員主持,下午6點半正式開始。他首先代表全連對師團首長的親切關懷和文藝小分隊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
以上圖片為連隊戰士演唱組表演的節目
賀明遠組長熱情洋溢地宣讀了師黨委《“八·一”慰問信》。而后,首先由隊員獨唱了《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風采》;隨后,表演了手風琴獨奏《我是一個兵》《駿馬奔馳保邊疆》,笛子獨奏《打靶歸來》《揚鞭催馬送糧忙》;五連四排長張春誠,即興表演了《快板小段》。接著,小分隊還表演了情景短劇《快樂的炊事兵》等喜聞樂見的精彩節目,贏得官兵們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最后,劉平定副指導員以一首獨唱《祝酒歌》,將慰問演出推向高潮、畫上句號。“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干一杯、干一杯!……十月里響春雷,八億神州舉金杯,待到理想化宏圖,咱重擺美酒再相會”!高亢動聽、激情四射的歌聲,在雙人山久久回蕩。一個多小時的慰問演出,在熱烈歡快的氣氛中結束了。顧不上休息,在全連官兵依依不舍地夾道歡送下,賀明遠組長又帶領小分隊連夜驅車趕往正義關營部駐地。
三、弦外之音
1980年初,分別來自陜西西安市、長安縣,青海西寧市、大通縣,江蘇興化市、宿遷市及寧夏固原地區入伍的35名新兵經過新兵訓練后,來到了雙人山下分到了各班排,并開始在連門口站崗。第一周,由老兵帶哨;第二周以后,開始單獨站崗,并由各班長輪流查崗查哨,但不固定具體位置。記得有一段時間,每逢夜間10點全連熄燈后,哨位后方山頂大約200米的山頭上,總有一種怪異的聲音。聽上去既不是貓狗叫,也不是正常的鳥叫,很像小孩兒的哭聲,大家都感到困惑不已。當時,有一位從江蘇宿遷入伍的戰士趙凱曾是我接的兵。平時非常了解,無話不談。他腦子反應快,善于與人交往,遇事很有主見。入伍第二年,他調蘭后軍需部某倉庫工作30多年。提干后,他先當助理,后因工作勤奮、能力強、成績實出,晉升房產管理處處長,現已退休定居蘭州。
當年趙凱對戰友們說:這種叫聲,他從小在老家村頭的大槐樹下聽過。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可以初步斷定是貓頭鷹發出的瘆人叫聲,并造成后半夜站哨新兵的恐懼和不安。還有人說:民間有種傳言,貓頭鷹叫會有不祥之兆。此事很快就反映到昝連長耳朵里,于是他對我說:“這個任務交給你們一排,你們住的離大門口最近。”作為一排長,我對連長的安排心領神會。
在那個科技相對落后與信息比較閉塞的年代,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并不強,都還只是停留在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僅僅有大熊貓、大象、東北虎、大黑熊、金絲猴、藏羚羊等一類大中型動物的認知層面。
接到任務后,第二天凌晨5點多天剛麻麻亮,我就起床(按規定:傳統“三五制”基礎編制步兵連隊排長,一般都住在各排排序居中的班里,即二、五、八、十一、十四班)隨手操起二班長王琿的沖鋒槍,壓上十發訓練彈,沿三班旁邊的小路向1號炮洞口接近。當爬到約90多米處一道電纜溝石坎前仔細觀察,發現在左前方的炮洞口頂部,有一塊大石頭尖頂落著一只貓頭鷹。它個頭不大,深灰色,頭像小貓,兩只大眼睛。有時,頭不停左右擺動,昂首挺胸,嘴里不時發出陣陣哀嚎聲和凄涼的叫聲。說時遲,那時快。我立刻下蹲舉槍、拉栓上膛、打開保險,三點一線扣動扳機一個點射,貓頭鷹應聲騰躍,腳下石頭被擊碎,彈起的石片打中它展開翅膀逃生而飛,一根羽毛隨風向山下飄落。隨后,飛向遠山。沒有當場擊斃它,讓我心中感到有些遺憾。
就在我返回山下的途中,剛轉過彎只見沿山戰壕1號射擊孔口前的小凹地上,有一群呱呱雞在上下溜達,距離不到30米。我隨手就開始了抵近射擊,一個點射發出、其中三只中彈。回到營地,王琿和戰士們圍過來爭相來看貓頭鷹,結果卻是三只呱呱雞。王琿提著我的戰利品到連部,昝天祥連長看后笑了笑說:“好啊,貓頭鷹趕走了、目的也達到了,還額外收獲野味。把呱呱雞送到炊事班去燉湯,讓大家嘗嘗鮮。”就這樣,困憂哨兵多日的心理問題,被幾聲槍響排除了。從此,怪異的聲音再未出現。
四、利劍出鞘
五連在雙人山駐防將近一年半,難忘的艱苦歷程讓人記憶猶新。雙人山曾是全師僅有的獨立支撐點之一,距離營部及兄弟連隊各30多公里、距離團部近80公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戰爭爆發,上級的指導思想和要求是:立足于防御,依托坑道守護山口通道,確保堅守3個月,做到人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防御坑道內四通八達,幾個出口還連接炮洞和火力點,并與山對面坡地堅固工事形成東西交叉火力網封鎖山隘口。各個隘口前地表,均在槍炮有效射程之內和火力控制范圍之下。
雙人山所處環境荒涼寂寞、渺無人煙,生活及訓練條件極其惡劣。但是,全連官兵都執著地依仗軍人的初心和戰友間的信任,堅持緊張訓練和生活。
1980年4月,五連完成換防后隨即開展了全訓。步兵完成實彈射擊三個練習,尤其是第三練習(夜間射擊訓練)。夜間,訓練場上四野黑暗。訓練閃光靶射擊瞄準時,每間隔10秒靶心小燈泡閃爍一次。此時,射手要立刻調整好準星缺口關系,待第二次燈泡閃光時果斷擊發方能命中目標。
二班有一名從安徽大別山區金寨縣入伍的新戰士名叫盛先傳,當年剛滿18歲,身高一米六。他精明勤奮、訓練刻苦,其它軍事科目訓練成績優良。但是,由于長期生長在大別山區,家庭生活條件較差,因為營養不良造成視力色弱,夜間射擊訓練總是看不清靶子。此事給劉平定副指導員匯報后,他當即指示:盛先傳先不要參加夜間射擊訓練,由二班長王琿帶他去就近的五虎山煤礦醫院檢測視力,并采取對癥下藥方法予以調治提升。經過補充維生素并加強營養,盛先傳經過兩個多月就恢復了視力。1980年10月,團里組織的溝口訓練基地連進攻實兵實彈戰術演習中,最后300米沖擊他沖在最前面,10發子彈打中三個隱顯目標取得優異成績,并獲得了團嘉獎。2013年9月,我到浙大參加學習培訓期間,我們相約在上海外灘相逢了。30多年后,我與他徹夜難眠,舉杯共敘雙人山結下的戰友深情。
2014年9月,王成(左)上海外灘與五連盛先傳合影留念
五、鐵杵成針
1979年上半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首輪戰役結束前后鄧小平同志擔任中央軍委主席期間,他對部隊的教育訓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建設一支“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的人民軍隊,對部隊提出了“兩嚴”方針,即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并把教育訓練提上了重要日程。平時,全訓單位除了3:7的軍事訓練與政治教育比例外,還加強了文化補習工作。部隊各單位,都成立了文化領導小組,并選配了文化教員。
為貫徹落實上級最新指示,五連挑選了文化程度高、口材好、有熱情、有擔當的班長申良臣(1978年3月從陜西柞水縣入伍,復員后經過不懈努力曾擔任縣工商銀行行長)擔任文化教員,由他專門負責全連文化補習課授課任務,每周利用3個晚上補習文化課,其中包括語、數、英、政治、歷史共五門課程,年底全團按建制單位進行考核。
10月底,五連一排被確定為參賽單位,全團共選定16個建制排全員參加,統一時間、統一命題、統一監考,并集中到清水溝團部禮堂進行。一排全體同志接此任務后充分動員,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經一個月的刻苦學習和準備,在學習教育考核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當年,一班長陳保民(寧夏中衛入伍,高中畢業);二班長胡三虎(陜西藍田入伍,高中畢業);三班長高俊文(甘南合作入伍,高中畢業)。
這三位班長,在部隊學習教育和軍事訓練中充分體現出文化底子厚、骨干作用強、帶頭作用大的特點,在部隊的文化教育和各項軍事訓練中展現出明顯優勢,為部隊全面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勇挑重擔,對戰士們的學習教育和軍事訓練高標準、嚴要求,有熱情、有耐心、結對子,把任務分組承包到人。
由于方法得當并有敢爭第一的決心和行動,參加競賽前一個月每天早晨5點鐘起床,按《教材大綱》必學的內容要求背公式、背課文;晚上7點到10點,集中排解難題;一周模擬兩次考試,逐人公布名次;各班之間,還不時開展競賽活動。功夫不負有心人,奮發有為結碩果。最后,在11月8日全團組織的政治、文化考核競賽中,雙雙奪冠奪得兩面錦旗、獲得團嘉獎,為全連爭得了榮譽。
五連一排獲得全團政治文化“雙第一”錦旗,在雙人山營區合影
后任二班長王琿,負責陜西藍田入伍的新兵高小強的幫扶工作。在班長幫扶下,高小強刻苦學習、反復練習,抓重點、攻難點。3個月后,取得很大進步,平均成績由60提高到80分以上,且沒有拉全班的后腿。江蘇興化入伍的副班長沈大榮聰明好學,最終考入軍校,轉業后當了廠長;江蘇宿遷入伍的戰士蘇良用工作認真、富有上進心,復員后考上教師,后又擔任校長;江蘇宿遷入伍的戰士王維杰復員后勇闖市場經營當上了小老板,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并過上了富裕如意的生活;江蘇興化入伍的副班長蔡俊在連隊勤奮好學,樂于助人。他熱情幫助從甘南入伍的藏族戰友閆志明開小灶、克難關,軍事文化學習進步很快,并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
六、封疆之約
雙人山位于賀蘭山脈最北端,當時是兩大防區即華北和西北防區的結合部。八十年代初,時任蘭州軍區司令員杜義德與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在此會面并實地視察。根據師團統一安排,五連由訓練轉入一個月高層接待和直升機降落場保障工作。在此期間,主要完成了三件任務。
一是粉刷營房宿舍、維修營具、打掃環境衛生,從烏海市政府招待所借了五十套新被褥、床單、暖水瓶、茶杯。屆時,全連官兵進入坑道住宿。
二是在營區西南三公里戈壁灘上,沿三吉公路(三道坎到吉蘭泰)東西兩側間隔二百米區域,平整了五個軍用直升機臨時停機坪,每個直徑50米。隨后,鏟除荒草,并清理了一公分以上碎石,再用小紅旗和白灰線標識邊沿;在路旁60米外,搭建臨時廁所,再用木樁鐵絲加固后覆蓋竹席遮擋,并鋪上了紅磚小路直通觀察臺。
三是清理坑道、炮洞口沉積的沙子和雜草,加蓋了偽裝網等設施,并在賀蘭山北端與雙人山之間最近的小山丘頂部,設置了現場匯報平臺;由師作訓科指派專業參謀人員,準備了賀蘭山總體防御圖和雙人山地形掛圖及望遠鏡、2個手持式擴音器、5張行軍桌、30把折疊椅。
按照上級安排:軍區首長視察時,由五十八團時任團長段學智作25分鐘匯報和情況介紹,后由雙方司令員相互交流并提問,總體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之內。連務會進行了分工:由我帶領一排戰士負責直升機場地警戒任務,二排長張理平帶領全排負責道路及就近炮洞口警戒,三排長梁友發帶領全排負責首長保衛及會場四周警戒,阻止閑散人員及車輛進入,四排長張春成帶領全排負責營區接待和坑道警戒工作。各點有連配備的884電臺對講機,由連部和團工作協調組統一指揮調動。同時,還調集了烏海市公安和交警負責道路封閉和治安維護工作,以防止當地少數群眾騎摩托車誤入警戒區域。
5月的一天,昝天祥連長接到通知:上午10時,兩大軍區首長和隨行人員到達。前一天,寧夏軍區、師、團首長分別提前抵達原石嘴山區招待所住下(距雙人山約60多公里)。第二天一大早6點半就趕到了連隊,早餐后抵達現場等候。
各排警戒點經過幾天演練后,五連官兵著裝整齊劃一,挎槍直立、莊重有序。10時05分,兩架軍用直升機從西南方向到達備降區域上空;稍作盤旋后,依次降落在臨時停機坪上。待一陣卷起的塵風過后,機艙門打開,首長和隨行人員依次從斜梯下來,步行100多米走上公路。車隊由十幾輛北京212型軍用吉普車組成,而后沿公路向北約兩公里到達會議現場。
一個多小時的重要接待任務很快就結束了,我和二班長王琿都在距首長一百多米的崗位上,但只能看到首長的側面。在最近的一架直升機飛行員拉開側窗時,王琿熱情地問道:“戰友好!需要開水嗎?”對方回答:“我們從西安起飛時就準備好飲水了,謝謝你們,辛苦了!”因這次接待和保障任務完成出色,五連受到團嘉獎和上級表揚。
七、糧草先行
雙人山因地理位置特殊和戰備需要,坑道內常年配備了各種武器彈藥,包括輕重機槍、狙擊步槍、反坦克無后坐力炮、手榴彈、反坦克地雷、火箭筒、三防器材(防原子、防化學、防細菌生物)等。戰備物資包括糧油、各種罐頭、壓縮干糧、脫水蔬菜、蓄水池、儲水桶、照明器材,還配備了發電機、手電筒、馬燈、蠟燭、通信電纜、無線報話機、長短波電臺、軍號、小喇叭、小旗子、各種急救藥品及醫療器械等。這些武器彈藥和戰備物資,平日均由五連管理并定期更換,以備戰時之需。
“大漠孤煙直,黃河落日圓”。雙人山防區方圓數公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進山約一公里處,只有一戶放羊的牧民。連隊飲用水長年靠車拉,干部戰士開會、出差、探親、軍嫂來隊,均由連隊配備的一輛馬車承擔接送任務,往返于距離包蘭鐵路最近8公里(碎石路面)才能到達三道坎火車站。尤其是每年的2月下旬到5月中旬,隔三差五就刮一夜沙塵暴.沙塵暴過后,坐落在山角下的五棟營房和操場皆被一尺多厚的沙子所覆蓋,并經常把營房門堵住。每遇沙塵暴,全連起床免出早操,先分頭清除沙堆、再開早飯。距營區300多米處有一條山水沙溝,溝西岸有一片沙灘地大約有七八畝,每年春季只能栽種大蔥。
1979年12月王成(左)與五連司務長曹錦河在上海外灘留影
在司務長曹錦河(1973年天水入伍,后任師部管理科協理員,轉業后曾任寧夏工商銀行文教處處長)、連隊軍需給養員(上士)陳新剛(1978年武都入伍,1979年從營通信班下到五連任職)精心管理下,連隊后勤保障工作卓有成效、井井有條。陳新剛精干利索、協調辦事能力強,是司務長的得力助手。在司務長帶領下,二人千方百計創造條件改善伙食,組織人員從幾里外的羊圈拉羊糞過來,把下雨后山洪溝的積水從上游修渠300多米引入蔥地。
五連換防雙人山后,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故事,就像烙印一樣永遠鐫刻在我們心中。從進駐雙人山的第一天起,連首長即明確指示:全連指戰員要始終保持和發揚我軍的優良傳統,與駐地附近的單位和牧民搞好關系。每逢刮風和雨雪天氣,連長都派戰士到離軍營1公里外的唯一一戶牧民老楊家,幫助打掃衛生、擔水劈柴、整理飼草、輪休放羊等,一直堅持到五連調防平羅才結束。連首長還經常走訪部隊周邊的單位,溝通聯系、了解民情、建立感情,還邀請當地各有關單位與部隊建立互動聯系,使連隊在駐地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軍民關系。當得知部隊生活條件惡劣、生活設施缺乏的情況后,他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部隊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烏達青年農場在距住地約6公里的黃河北岸土崖下,劃出一塊大約4畝左右的土地用于連隊種植土豆等蔬菜。
平時,由各排周六下午輪流徒步去勞動,挑溝、施肥、除草、澆水,每年都收獲滿滿。金秋十月,大蔥豐收,在荒山野嶺之間綠油油一大片,很是壯觀。這里的大蔥每根直徑一般都有兩公分多粗、長約80多公分,長勢很是喜人。收獲季節,連里除了貯存留用一部分外,還拉到附近五虎山煤礦生活區賣掉幾馬車。而后,再買些蘿卜、白菜儲存過冬。雙人山東側的烏達水泥廠,看到平時部隊進出烏達市區全憑步行。
于是,便讓廠內交通車司機見到五連戰友免費運送;紅旗溝煤礦,派出電工師傅幫助五連維修電路和機械設備;五虎山煤礦機修組,看到五連靠汽車天天拉水用,便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派技工師傅帶設備,連夜把連隊地下320米深水泵吊出維修后又安裝好,結束了五連靠拉水生活的艱苦日子;30多公里外的梁家溝煤礦,在得知五連種菜班30kw水泵電機燒壞后,主動免費幫助修好;每逢春節、“五·一”勞動節、“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烏達礦務局都會派人前來部隊慰問,幫助戰士們洗衣服、洗被褥、理發、照相,讓戰友們深深感受到魚水之情的溫暖。
五連炊事班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集體。老班長譚久林(1975年入伍)為人和善真誠,專工烹飪技術,燒得一手好川菜,如麻婆豆腐、梅菜扣肉、紅燒鯉魚、川味泡菜等;副班長王國良(1978年寧夏彭陽縣入伍)精干利索,燒火、和面、蒸饅頭、壓面條都是一把好手。他待人熱情、低調、隨和,整天樂樂呵呵。復員后,曾任彭陽縣古城鎮人武部部長,后轉考公務員,曾在彭陽縣政協辦公室工作。他兒子于2002年入伍當兵在“南京路上好八連”服役3年,退伍后選擇在上海就業。
為了改善伙食,連隊自辦了小作坊,主要自制醬油、醋,腌制各種小菜,做豆腐,可謂花樣品種繁多。管理排從一排三班挑選了踏實吃苦、善做巧事、腦子聰明、好學上進的寧夏吳忠籍戰士馬光增(1981年入伍)擔任主操作手,并選派他到團后勤部門集中培訓了20天。回到連隊后,他馬上動手,加班購制了部分器材,如天平、酒精燈、高壓消毒鍋、接種箱、發酵床,各種大小壇壇罐罐。兩周后,就釀造出合格的調味品和各種小菜。其中糖蒜、臭豆腐、綠豆芽、五香蘿卜干、漿水面等,深受來自天南海北戰友們的好評和夸贊。他為改善全連伙食作出了突出成績,受到了連嘉獎并光榮入黨。
1980年五連馬光增雙人山留影
憑借在部隊養成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1983年底馬光增復員后回到金銀灘農場當了一名農工。后經別人推薦,應聘到一個小學教書。當時,他也很喜歡教書育人的工作,但因工資待遇水平較低,還要面臨婚姻大事要解決。為進一步發展,他無奈辭去小學教師工作。八十年代末期,改革開放已過多年。
馬光增又下海經商做生意、闖市場。他從騎自行車開始到開拖拉機、賣水果、批發煙酒,后來瞄準商機生意越做越好掙了些錢。于是買了車、蓋了房、娶了妻、成了家,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家里又有三個“小棉襖”,生活非常幸福。孩子也乖巧懂事,都有自己的成功事業。如今,他已是外孫繞膝、樂呵美哉。尤其是近些年來,每當外地老戰友們到吳忠,他都牽頭熱情接待、車接車送,提前安排好住宿,并陪同到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靈武恐龍化石館等景點參觀,以當地特色大餐招待大家,使往來寧夏的戰友倍感在賀蘭山軍營與大漠戈壁結下的戰友真情終身難忘。
八、逐夢軍營
歲月匆匆終歸去,往事如煙不回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這些當年駐守雙人山的五連官兵也慢慢變老。幾十年光陰隨風而去,但我們駐守雙人山的這段歷程卻成了永久記憶。
2015年“八·一”建軍節,五連在銀川組織戰友聚會活動。昝連長攜家人提前兩天從渭南出發,沿包茂高速直插延安、定邊,北上繞道抵達烏達雙人山。面對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和眼前僅存的幾排破舊營房與被兩米多高鐵網圈起的煤場,從遠望去只有背后熟悉的雙人山巋然屹立。老連長感慨萬千,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他叮囑兒孫:不要忘記,這就是35年前老一輩軍人戰斗生活過的地方。全家就地合影留念,場面令人感動。
曾經駐防雙人山,但我們卻因工作關系對內蒙古烏達軍營的情況知之甚少。1993年年底,寧夏軍區組織冬季野營拉練。隊伍途經烏海地區的老防區,還在一所學校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開拔,經石炭井向銀川返回。1995年3月,寧夏軍區組織干部開展正規化集訓,幾次驅車從三關口穿越到最北坡翻越賀蘭山,可謂去也匆匆、歸也匆匆。平時,總想去一趟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親身感受一番內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和風土人情,了卻一下多年的心愿。但是,由于三年疫情及各種原因終未能成行。直到最近,應朋友相邀有幸赴呼市游覽3天感慨頗多,故作幾首小詩以留紀念,并與戰友、朋友共享。
最近,我又利用清明節小長假專程赴西安、渭南拜會了原五十八團五連老連長昝天祥、司務長曹錦河和炮營教導員楊崇超等部分老戰友(照片)
同時,在西安拜訪了南疆戰斗英雄馬升云
老戰友小聚,從左至右為:成列智 昝天祥 王成(中)楊崇超 張列選
2025年4月5日西安與老戰友曹錦河相會
原四十七集團軍四一七團連長馬升云,曾在蘭州軍區八六南疆輪戰中帶領全連英勇作戰,勝利奪取兩個被敵軍占領的山頭陣地。他身負重傷,并榮獲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后于1988年10月隨蘭州軍區英模報告團在駐賀蘭部隊巡回報告。轉業后,他擔任陜西省安全廳副廳長。近日,我與他相聚西安并互贈作品。
七律·贊南疆輪戰英雄馬升云
王 成
秦川鐵骨傲霜風,
拔劍南疆氣貫虹。
兩破敵營摧險隘,
一身肝膽照蒼穹。
腰埋彈片猶酣戰,
血染戎裝拼死沖。
解甲長安軍魂駐,
崤山云外挽雕弓。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王成 陜西耀縣人,1957年12月出生,1976年12月入伍,歷任二十師五十八團五連戰士、排長,高機連指導員,寧夏軍區教導大隊一中隊教導員、政治處主任,彭陽縣武裝部政委兼縣常委。1993年被評為“賀蘭山好衛士”,曾三次榮立三等功。退休后受騁寶塔石化能源公司黨委書記。是西安曲江詩會會員、陜西省詩詞學會會員。
作者王琿 原籍浙江紹興,1959年8月出生,1976年7月高中畢業下鄉當知青。1978年12月入伍,在陸軍第二十師五十八團二營五連先后任戰士、副班長、班長,1981年12月退伍,歷任寧夏畜產公司科員、副科長、黨辦主任、副總經理、總經理,寧夏供銷社駐廣東惠陽辦事處經理、銀川鼓樓商城經理,寧夏土產果品茶葉總公司總經理、總支書記等職。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鞏天寶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