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場上,她是無往不勝的冠軍。
生活中,她卻有著難以言說的痛苦。
從擁有9枚金牌的冠軍,到澡堂搓澡工。
被教練“下藥”的鄒春蘭,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01
家境貧寒、兄弟姐妹眾多、經濟負擔沉重、姐姐還患病。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鄒春蘭自小便幫父母承擔起家務和農活。
扛重物、干粗活、別的小女孩喜歡洋娃娃,鄒春蘭活像一個“假小子”。
練就一身蠻力的她在體育課上竟輕輕松松舉起了幾十斤的杠鈴。
這股子超乎常人的天賦,讓老師眼前一亮又一亮。
14歲時,“力大無窮”的鄒春蘭開啟了自己的舉重生涯。
盡管吃了不少苦頭、盡管常常累得汗流浹背,但她卻從未退縮。
心中攢著一股勁兒的她斗志愈發激昂,很快在省隊嶄露頭角。
在訓練的第一年,鄒春蘭便一舉拿下第一屆“浪潮杯”挺舉第一名。
成功入選吉林省第一體工隊的她,成為了一名正式的運動員。
進入體工隊后,鄒春蘭成績飛速提升。
1987 年 9 月,全國舉重冠軍賽,她斬獲抓舉第二名、挺舉第一名。
次年,她在 44 公斤級項目中一舉奪得抓舉、挺舉、總成績 3 枚金牌。
還打破了挺舉和總成績的世界紀錄,成為當之無愧的冠軍。
此后幾年,她繼續在賽場上披荊斬棘,多次奪冠,成為中國女子舉重界的耀眼明星。
就在鄒春蘭準備再接再厲、再創輝煌時,命運的轉折卻悄然降臨。
由于高強度的訓練以及長期服用藥物,鄒春蘭的身體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因為每天被教練要求服用一種名為“大力補”的藥物,鄒春蘭變得越來越“男人”。
原本是出于對教練的信任才服用此藥,卻未曾想到這藥正在一步步侵蝕她的身體。
甚至讓她永遠喪失了生育能力。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身體開始出現男性化特征。
嗓音變粗、汗毛變長、喉結突出、胡子生長,月經也變得不規律。
直到鄒春蘭去醫院檢查,才知道長期服用的藥竟然是一種禁藥。
可此時的她,不僅失去了生育能力,還面臨著一系列健康問題的困擾 。
因為傷病的原因,在第七屆全運會未能獲獎的鄒春蘭選擇了退役。
6年的運動生涯,她屢戰屢勝奪得9枚金牌、多次為國爭光。
但萬萬沒想到,退役后還有更大的挑戰在等著她。
02
由于長期專注于訓練和比賽,鄒春蘭文化水平相對較低。
這使得她在退役后找工作時處處碰壁,屢屢被拒之門外。
幸運的是,在教練的幫助下,鄒春蘭得到了一份在體工隊食堂打雜的工作。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
僅僅過了三年,體工隊食堂進行改革,鄒春蘭不幸被辭退,再次失去了生活的來源 。
失業后的鄒春蘭沒有放棄,她決定自己創業,嘗試做一些小生意。
她拿出自己僅有的積蓄,開了一家小店,賣一些日用品。
可由于經營不善,這家小店沒過不就就宣告了倒閉。
不僅如此,長期高強度的訓練給鄒春蘭的身體留下了嚴重的傷病。
曾經的冠軍獎金和退役補償金,也在傷病的折磨和生活的重壓下,漸漸消耗殆盡。
在生活的重重打擊下,鄒春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好在這時,一個人的出現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
彼時,周紹成在澡堂從事燒鍋爐的工作,經人介紹結識了鄒春蘭。
而在此之前,周紹成據說還當過“和尚”這個職業。
或許是鄒春蘭身上那股歷經磨難卻不屈服的勁兒吸引了周紹成。
又或許是緣分使然,兩人漸漸走近,開啟了一段相互扶持的人生旅程。
2002 年,鄒春蘭與周紹成攜手步入婚姻殿堂。
對于鄒春蘭而言,這是她在生活泥沼中尋得的一處溫暖港灣。
周紹成雖然從事著普通的工作,收入并不高,每月僅有約 300 元的工資。
但他為人老實本分,對鄒春蘭呵護備至。
他默默承受著外界因妻子外貌特征而投來的異樣目光。
給予鄒春蘭無盡的包容與支持,讓鄒春蘭在這個小家庭中感受到了久違的尊重與愛。
為了維持家庭生計,鄒春蘭在丈夫的建議下,進入澡堂成為一名搓澡工。
狹小昏暗的 5 平米隔間,便是他們在那段艱難歲月里的棲息之所。
在這里,鄒春蘭每天辛苦地為顧客搓澡,每搓一次澡僅能提成 1.5 元,月收入微薄。
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沒有擊垮這對夫妻。
而人生的轉折之際也總是來的那么突如其來。
03
2006 年的一天,一位顧客在澡堂搓澡時。
驚訝地發現眼前這位手法嫻熟的搓澡工竟然是曾經的舉重冠軍鄒春蘭。
這個消息就像一顆重磅炸彈,迅速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各大媒體紛紛對此事進行報道,鄒春蘭的遭遇一時間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
北京婦聯、吉林省婦聯、吉林省體育局和體工隊紛紛伸出援手,幫助她籌辦干洗店。
8 月 29 日,位于長春市富奧花園 D 區的 “伊好洗衣店長春市鄒春蘭店” 開業。
鄒春蘭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
她用心經營洗衣店,憑借良好口碑和服務,生意越來越好。
在事業取得成功的同時,鄒春蘭也沒有忘記曾經幫助過她的社會各界人士。
她心懷感恩,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傳遞著正能量 。
2007 年,退役長跑運動員艾冬梅因生活所迫,打算拍賣自己的金牌來維持生計。
鄒春蘭得知此事后,感同身受她毫不猶豫地前往北京,資助艾冬梅。
并耐心地勸說她放棄拍賣金牌的打算,鼓勵她要勇敢地面對生活 。
在鄒春蘭的幫助和鼓勵下,艾冬梅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退役運動員的生活困境 。
“六一” 兒童節,洗衣店盈利后,她對吉林省孤兒學校進行捐助。
汶川大地震時,她拿出兩個月利潤為災區捐款。
還免費對殘疾大學生進行洗衣技術培訓,將廣告代言費的一半捐出。
2008 年,鄒春蘭獲得了 2007 年度 “海內外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 稱號。
同年,她還獲得了全國創業典型稱號。
2009 年,她又榮獲吉林女性創業典范稱號。
這些榮譽不僅是對她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她積極回饋社會的褒獎 。
從輝煌的舉重冠軍到落魄的搓澡工。
再到成功創業、回饋社會,鄒春蘭的人生充滿了坎坷與逆襲。
她的經歷是體育界的一個縮影,反映出部分運動員退役后的艱難處境。
也展現了她頑強不屈的精神。
如今,鄒春蘭的生活漸入佳境。
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生活給予多大的磨難。
只要心懷希望、努力拼搏,就一定能迎來轉機,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