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披露,埃及與中國采購039A型潛艇的談判出現了新加入的內容,即埃及希望得到該型潛艇的技術轉讓,從而實現在本國生產先進常規潛艇的能力。
據分析,如果埃及能夠成功完成談判,那么意味著埃及不僅將躋身世界先進常規潛艇生產國,而且潛艇作戰水平也將超過地中海周邊諸國。
據中東媒體《戰術報告》披露,埃及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與中方就采購039A型潛艇進行了高級別談判,目前談判仍然在進行中。但是該媒體披露雙方探討的內容包括了“技術轉讓和本地化協議”,這個細節包含的信息量就有些大了。
保加利亞軍事網分析稱,039A型是一款以“隱身”和“AIP推進系統”而聞名的先進常規潛艇,被北約稱為“元”級。埃及如果獲得這款“無聲海洋捕獵者”的本地生產許可證,不僅意味著埃及將增強海軍實力,而且還將改變埃及海事戰略的游戲規則。
該文章指出,039A型潛艇是中國第一艘配備獨立于空氣推進系統(AIP)的常規潛艇,該技術能使潛艇在水下保持數周不用浮出水面。不僅如此,039A型潛艇還有出色的低聲學特征,七葉螺旋槳和消聲瓦技術可以大幅減少水下噪音,使得該潛艇成為當代最安靜的常規潛艇之一,這是躲避敵方聲吶的關鍵優勢。
該媒體引用美國海軍新聞的說法,認為039A型潛艇采用雙殼體設計,水下排水量為3600噸,航程約為12000公里,最高潛航速度可達20節。但是該潛艇最獨特的設計,還是中國自行開發的AIP系統,該技術可允許潛艇在水下長時間運行,相當于讓常規潛艇具備了近似于核潛艇的一部分能力,而且靜音性更好。
正是由于AIP技術,039A型可與瑞典“哥特蘭”級、日本“蒼龍”級等先進西方潛艇相媲美,后兩者也都采用了AIP技術,但存在不小的差異。039A的排水量比“哥特蘭”級更大,因此能夠裝備更多的武器。部分“蒼龍”級和后續的“大鯨”級改用鋰離子電池,續航性、安全性和造價成本存在一定爭議。
該媒體認為,039A型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強大的武器配置,專為在近海和公海行動中實現多功能性。該潛艇擁有六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一系列不同種類的武器,包括射程45公里的線導魚雷、被動尋的魚雷、射程200公里的YJ-18超音速反艦導彈等等,此外還可以攜帶24-36枚水雷,能夠有效阻斷戰略水道。
該媒體還引用美國USNI(海軍學會)的文章稱,美國智庫曾將039A型潛艇視為針對近海優化的反艦導彈平臺,但該潛艇隨后卻發展出較強的遠海作戰能力,反映了該潛艇出色的通用適應性。
對于埃及而言,引進039A型潛艇也是一種歷史延續。該國擁有一支規模適中的潛艇艦隊,其中主要為4艘德國的209/1400型潛艇。但是更早時候,埃及還曾經裝備過中國制造的033型潛艇,直到2010年后才逐步退役,該潛艇曾進行過現代化改進,能夠在水下發射“捕鯨叉”導彈。033型潛艇作為中國現代潛艇的技術源頭,也有利于埃及海軍更快掌握039A型潛艇。
更重要的是,039A型潛艇在多個方面的領先性能,不僅給埃及海軍戰力帶來飛躍性提升,而且將對地中海周邊鄰國形成潛艇技術的相對優勢。而且039A型融合了耐力、火力和經濟性,憑借這種高性價比,使其成為全球潛艇市場的強大競爭者。
以意大利和德國海軍使用的212A型潛艇為例,該艇雖然擁有AIP系統,非磁性鋼制艇體擁有較好隱身性,但是排水量相對較小(1800噸左右),武器只能依靠魚雷,只適合沿海作戰。以色列海軍的“海豚”級潛艇,同樣也以212級為藍本,優缺點大致相同。
還有法國和西班牙聯合研發的“鲉魚”級(“天蝎座”級)潛艇,曾出口智利、印度和馬來西亞,該艇雖然性能先進,但是缺少AIP系統,水下續航力受到限制。俄羅斯的“基洛”級在各方面都已經相對落后。
保加利亞軍事網文章分析稱,埃及海軍的作戰需求與經濟、安全利益密切相關。蘇伊士運河是全球貿易的重要動脈,每年產生數十億美元的收入,而地中海的海上氣田也是埃及能源命脈所在。保護這些資產需要強大的海軍存在,能夠監控海上交通并威懾潛在威脅。039A型潛艇的隱身性和續航性使其成為秘密巡邏、情報收集和對海上事件的快速反應的理想選擇。
外媒認為,埃及的039A潛艇可以在主要航道或天然氣平臺附近徘徊而不被發現,對潛在的敵對國家造成足夠的威懾力,為埃及在保護經濟生命線方面提供戰略優勢。此外,039A型潛艇水下發射導彈的能力比埃及現有潛艇更強大(209/1400型潛艇理論上可潛射“飛魚”或“捕鯨叉”導彈),而且射程更遠。
但是外媒還指出,將中國潛艇整合到埃及海軍中會帶來后勤和訓練方面的挑戰。209型和“基洛”級潛艇分別依賴于西方和俄羅斯的系統,并擁有既定的維護協議和訓練渠道。采用039A型需要埃及機組人員掌握新技術,需要在中國進行廣泛的培訓。埃及艇員可能會在中國接受嚴格的培訓,學習管理潛艇的低噪音作和協調導彈發射,此外還有各種潛艇作戰的戰術戰法,例如利用溫躍層躲避聲吶。
另外,埃及直接在本地生產先進潛艇,也會帶來一系列的挑戰。據“戰術報告”網站披露的內容,雙方談判包括關于技術轉讓的討論,這可能涉及在埃及本地組裝或維護潛艇,雖然可以提升國產化率和創造就業機會,但需要對埃及本國的基礎設施和人員進行大量投資。例如,AIP系統的復雜性需要專門的維護以確保可靠性,即使是先進的海軍在采用這些新平臺時也面臨著這一挑戰。
外媒最后指出,盡管埃中兩國的談判仍在進行中,尚未確認最終協議。但是加入技術轉讓的內容表明,埃及尋求的不僅僅是獲得硬件,還希望獲得在國內維持和建造這些潛艇的專有技術。類似的案例,還有埃及探討與俄羅斯聯合生產T-90坦克,以及獲得法國“追風”級護衛艦的許可組裝,這些都體現了埃及正在追求軍事工業的自給自足。(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