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學醫,和你學的不是一個醫。
我們假設這次這件事沒有發生,她規培就結束了,會進入A醫院進行簡單的技能培訓,從履歷上看,董的學位是內科的,內科還和外科不一樣,不需要手上活,學兩年學個型就可以唬住病人了。然后副高晉了,就可以轉入B醫院,做科室副主任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外科風云》里面白百何,《急診科醫生》里的王珞丹,她們就是這樣,入科后直接當副主任,帶組。
這樣再干兩三年,就可以進入醫院具有行政編的崗位,學習一下管理。熟悉一點,就直接轉入行政編制,去做官了,還是帶醫療背景的,假以時日,回到醫院做一把手是既定的事。后面的發展不用細說,大家也懂。其實現在出了這個事也不影響,過幾天大家都忘了,還是能按照這個既定路線走的。
與大家不同的是,我對于董的走的這條路徑,是沒有什么情緒波動的。為什么呢?先聲明,我是投降派,而且接下來我說的話,可能沒有以前那么好聽了,但絕對不騙你。我們要知道,公平只存在于同階層之間,不同階層之間很難談的上公平,有些路就是給有些人專門準備的,就拿協和的4+4來說,按理說4+4是參照美國的醫學生培養模式,和規培是一樣的舶來品,那為什么規培1年就能全國推廣,4+4已經8年了,還做不到全國推廣呢?
再比如,4+4一開始只對北大清華等幾個國內著名院校開放,怎么一年后又向哥倫比亞大學開放了呢?哥倫比亞大家還想得通,起碼也是著名院校,怎么又過了一年,也對巴納德學院開放了呢?,還有,上海都統一要求博士也要規培3年了,怎么北京博士還能只規培一年呢?這些路徑,普通人就是走不了。但有她能走,而且她的每一步都被精心規劃,資源和機遇也總是圍繞著她展開。
但我對于這件事并不憤怒,因為我知道,董和其它醫生本就處于不同的生態位,他們之間不存在任何實質性的競爭關系。其它醫生只是一個普通的醫學生,從一開始就清楚自己的起點在哪里,也明白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就,而且普通醫生給自己定的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過得好,讓家人過得好。
大家也是這樣,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生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人在金字塔的頂端,有人在中間,有人在底部。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事實。社會從來都不是絕對公平的,它更多地呈現出一種相對公平的狀態。這種相對公平,意味著在不同的起點、不同的資源和不同的機遇面前,每個人的發展路徑會有著天壤之別。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其他人就沒有機會,或者就應該放棄努力。其他人能做的,就是專注于自己的成長,明白真正與自己競爭的,就是你能每天能見到的這百十個人,所以,不要去糾結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
除此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假設在你未來的工作中,遇到了白百何王珞丹這樣的副主任,臨床技能一塌糊涂,還來你們科掛職。你最起碼的一點,就是不要和他成為敵人,因為他很快就會走,10年后就會到達一個你無法企及的地步。或許你不能讓他成為你的貴人,你的朋友,但起碼也不要讓她成為你的敵人。真話有時候不那么順耳,但真的不騙人。我見過了很多你們沒有見過的事,更知道什么地方該爭,什么地方該適可而止,當然,假如你還是憤怒,想不通,發言時候也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免得董院記住你的名字,將來整你哦,這就是社會和職場的潛在規則,一時半會肯定無法消除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