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片《潛伏》改編自作家龍一的同名短篇小說。
故事發生在1945年初,軍統情報處的余則成因為看透了國民黨的腐敗和無能,在地下黨的召喚下主動棄暗投明,成為潛伏在軍統處的一名優秀地下黨員。
這部劇是諜戰片中不可多得的好劇。
劇的一開篇就很緊張刺激。
國民黨軍統總部情報處的余則成接到重要任務,和上級呂宗方赴南京潛入汪偽政府,暗殺叛逃的李海豐。
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呂宗方剛到南京沒多久,便遭槍殺。
余則成單槍匹馬暗殺了李海豐,得到了軍統的嘉獎,晉升為少校。
這段劇情雖然不到兩集,其實隱藏了許多懸念和線索,為后面的劇情留下了伏筆。
01、行動背后另有玄機
抗戰即將勝利之際,軍統特務投靠了汪偽政府,這讓戴笠大為惱火,說了一句話:
“這個李海豐呀,要壞大事。”
他一邊臭罵李海豐是個蠢貨,一邊要求呂宗方盡快去南京刺殺李海豐。
因為李海豐原來是軍統總部電訊處長,認識很多人知道很多事。
當時國民黨總部電訊處,有兩個王牌人物,一個是軍統唯一的女將軍姜毅英,成功破譯了日本襲擊珍珠港密電。
另一個就是李海豐。
可見,此人并非一般的泛泛之輩,而且也可以看出他在軍統的重要性。
他知道許多軍統的機密文件。
李海豐不僅職位特殊,叛逃時機更特殊,因為那時抗戰已經初見曙光,而李海豐的投誠會成為汪偽宣傳的工具。
這會讓重慶方面很是難堪,戴笠的手下居然在這個時候叛逃,他難辭其咎。
所以,戴笠決定除之而后快。
其實,呂宗方只是負責策反工作的,并非是執行暗殺行動的最好人選。
但是戴笠也是迫于無奈,畢竟李海豐在軍統根基深,人頭廣,他認識的人很多。
如果派行動組的人過去,很可能一到南京就會被抓。
而呂宗方屬于軍統后勤方面的人物,他和李海豐并沒有什么交集。
況且戴笠不想這件事被太多人知道,家丑不可外揚。
呂宗方向戴笠推薦了余則成。
余則成是負責監聽工作的技術人員,戴笠也很滿意這個人選。
因為他是半年前來調來總部的電訊處,一直在執行外勤行動,兩人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二來,他1926年參加過青浦特訓班,戴笠說他有點資格了。
而呂宗方推薦余則成是另有目的,他是一名潛伏在軍統的地下黨。
余則成在監聽一起地下黨聚會時,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左藍也參與在其中,所以特意拖延了時間示警。
這個破綻被呂宗方發現了,而且他早就看出余則成是可以爭取過來的同志。
而他在這次監聽中做了手腳,日后很可能會暴露,所以呂宗方讓他一起去執行這個任務。
本來,他準備等完成暗殺任務之后,讓余則成和左藍一起去延安。
呂宗方來南京的另一個任務,就是挖出軍統派去延安的特務。
02、余則成轉變的一個關鍵點
余則成骨子里是一個愛國青年,痛恨日本鬼子。
在政 治上很幼稚,他一廂情愿地以為只要抗戰勝利了,以后就天下太平了,不會再有戰亂。
這從他和左藍的對話中就不難看出,余則成覺得:
“我們將來會有我們自己的生活,到時候你會發現,我們生活里其實并沒有政治,只有材米油鹽。”
“你真的以為抗戰勝利之后,國民政府開一個會,大家就可以在一個鍋里吃飯了?”
“當然可以。”
所以,余則成雖然同情共產黨員,當左藍落入危險境地時,他會出手相救。
但是他的內心從來沒有想過要加入地下黨,他加入軍統的目的就是為了參與到抗日中。
這次刺殺行動是他轉變信仰的一個關鍵點。
首先,刺殺行動成功后,戴笠讓余則成繼續留在汪偽政府,表面上說是為了抗日,其實就是為了和日本人做見不得人的的勾當。
他曾經讓余則成發了一個電報,內容是:
為了贖回被日軍總部二科扣繳的,戴笠和蝴蝶的整船私人財產以及幾名親信,他愿意提供18000擔軍餉和新四軍的抗日情報。
這種齷齪的勾當令余則成感到不寒而栗和深深的悲哀,對自己效勞的國民政府感到了無比的失望。
其次,呂宗方是余則成的老師,一直以來對他照顧有加,在執行刺殺行動中,如果不是呂宗方提前開槍警示,那么余則成就會被李海豐抓捕,后果不堪設想。
共產黨員呂宗方的大無畏精神令他心生敬佩之情。
尤其是他遭到汪偽的暗殺深受重傷,是地下黨冒著危險將他救出,令他得到重生,他才懂得自己應該要怎樣的選擇。
最后一點當然是因為他深愛的左藍,他愿意和她共同并肩作戰。
03、到底是誰出賣了呂宗方和余則成?
這次行動非常兇險。
呂宗方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所以在行動之前,他就交給余則成一件信物:
“如果我遇到了意外,你就拿著它去陜西會館找帖老板。”
此次行動中余則成的代號叫“蟹”,他負責查清李海豐的活動規律,呂宗方負責暗殺行動。
余則成化名為勞文池,假裝是安插在軍統的漢奸,由于身份暴露只好跑回南京。
由周佛海負責將他舉薦到政保總署的電訊處,在那里可以接觸到李海豐。
不難看出,這個計劃中最關鍵的一個人就是大漢奸周佛海。
他是南京方面的大紅人,然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他感覺到了局勢將有重大變化。
于是,他早就暗中投靠了軍統,成為了腳踏兩只船的雙面間諜。
當戴笠派呂宗方和余則成前去暗殺李海豐時,他表面上積極配合,將余則成安插到了汪偽政府。
但周佛海心里也深知,李海豐投靠汪偽政府,對他來說也是大功一件,他當然不愿意李海豐這么快就一命嗚呼。
所以,他暗中將呂宗方的暗殺行動以及他的行蹤告訴了李海豐。
本來李海豐已經設下埋伏,想要把軍統派來的人一網打盡。
他沒想到的是軍統特工馬奎正好也在執行任務,呂宗方察覺異樣后率先開槍,最后畢竟寡不敵眾,呂宗方同志犧牲了。
趕來會面的余則成因此而逃過一劫。
通過馬奎的交代,呂宗方同時被黨內的叛徒出賣,暴露了地下黨的身份,所以軍統派人來抓捕他。
可見,呂宗方既被叛徒出賣給了軍統,同時周佛海也將他出賣給了汪偽政府。
周佛海之所以沒有出賣余則成,原因有兩個:
一來他覺得余則成只是負責收集情報的,沒有了呂宗方,他一個人很難成事;
二來,如果呂宗方和余則成兩人都出事了,戴笠就會懷疑周佛海,這樣他就得不償失。
可見,大漢奸周佛海就是一個左右搖擺,極端自私的投機分子。
真是應了一句老話: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04、隱藏著兩條線索
因為刺殺李海豐事件,不僅是男主角余則成改變了信仰和初衷,棄暗投明的重要轉折點,也為后來的劇情埋下了兩個伏筆。
殺死呂宗方的馬奎是南京站的軍統,他被汪偽政府的李海豐抓捕后,在審訊中他招供了。
其實,這等于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個污點。
不過當時并沒有被軍統方面知曉,被他蒙混過關了,日后在天津站成為了行動隊隊長。
其實,正是通過馬奎的招供,余則成才知道呂宗方是共產黨員,而且他為了警示前來接頭的自己,才主動開槍示警,壯烈犧牲的。
后來余則成被戴笠安排到了天津軍統站,在那里再次遇到了馬奎。
余則成一眼就認出了他是殺死呂宗方的特務,當然也知道他曾經投降過。
馬奎在被審訊時,并沒有看到他,但知道他曾將在汪偽政府臥底過,擔心自己的事情被他知道。
因此馬奎對余則成很是忌憚,所以三番五次想要置他于死地。
不過,日后余則成巧施計謀,除去了這個心狠手辣的家伙,為呂宗方同志報仇雪恨了。
呂宗方犧牲后,余則成拿走了他的遺物,其中有一張幾個人合影的照片,其中一個人的照片背后畫著一個圈圈。
其實那個時候呂宗方已經查出,那個人就是戴笠安插在延安的特務李涯。
只是他突然犧牲,還來不及將消息傳遞出去。
之后,余則成也是通過這張照片受到了啟發,他和左藍兩人聯手,令李涯現出了原形,他只好回到天津站,兩人展開了一輪暗戰。
編劇在開場就埋下了一個伏筆,和之后余則成的敵后工作形成了一個呼應。
《潛伏》雖然是15年前的老片,但依然令我們一刷再刷。
這都有賴于編劇的精心制作,導演和演員的努力和演繹。
劇的一開始不僅僅是向我們展現了扣人心弦的場面,更是為之后的劇情展開留下了眾多線索和懸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