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上午立夏雨不愁,下午立夏旱不停”,今年立夏在哪?有啥預兆?
時間過得真快,春季就要過去了,溫度越來越高,暑熱的天氣就要來了。從進入5月以來,北方地區出現高溫天氣的地方還不少。例如,我國河南、陜西、湖北西部、山西南部等地區的氣溫都比較高,普遍突破35℃,非常炎熱。甚至,河南滎陽更是出現了極端的高溫天氣,突破40℃大關。
北方出現了高溫天氣,可不啥好事,會給本來就比較干旱的地方,加重了旱情。
相對于北方,南方進入5月后降雨的天氣反而增多了。例如,降雨的中心集中在我國江漢東部、湖南西部、江南中南部、西南地區東南部、華南北部等地。尤其是江西南部、福建東南部和西北部、貴州東南部、廣西東北部、廣東西北部等一些地區還出現了暴雨和大暴雨。
從時節上來看,馬上將迎來立夏節氣。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通常在每年公歷 5 月 5 日至 7 日交節。
立夏節氣一到,意味著季節將開始轉換,將由春季進入夏季,標志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屆時,氣溫較之前會明顯升高,雷雨天氣也會增多,空氣中的濕度也逐日增加,此時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階段。
在古代,人們在立夏這一天有許多傳統習俗。比如在古代有“迎夏儀式”,帝王之家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民間則有立夏秤人、吃立夏蛋、喝立夏粥等習俗。
進入立夏后,溫度就更高了,可能會使目前陜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四川東北部、江蘇、安徽中北部等旱情持續或進一步發展。
在民間有“上午立夏雨不愁,下午立夏旱不停”的講法。什么意思?今年立夏在哪呢?下半年是旱是澇呢?
“上午立夏雨不愁,下午立夏旱不停”這句農諺流行于我國黃河流域,意思是說,如果當年的立夏交節在上午的話,那么就預示當年立夏之后降雨的天氣會比較多,農人不愁降雨。反之,如果如果當年立夏交節在下午的話,則預示立夏之后還可能會持續干旱,不利于作物生長。
那么,今年立夏在哪呢?
今年的立夏是交節在公歷5月5日,農歷乙巳年、辛巳月、甲戌日(四月初八)這天,具體時間為13點56分。顯然是在下午了,按上面農諺里的說法,意味著我國黃河流域一些地方的旱情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比較炎熱干旱。
那么,下半年是旱是澇呢?古人總結的立夏農諺里有預示,下面看看是怎么說的!
一、立夏連陰雨,伏里雨不缺
古人通過千百年來的細微觀察和記錄總結出,如果立夏交節這天出現了連續的陰雨天氣的話,那么就預示當年的三伏天期間降雨天氣可能會比較多。同時,也預示著三伏天期間比較悶熱潮濕。
田間高溫高濕,對農作物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例如,易引發農作物病蟲害滋生蔓延、根系缺氧腐爛、生長發育受阻甚至倒伏。并且,還可能會造成落花落果、品質下降和減產。
所以,人們還是希望三伏天期間天氣能夠熱一些,像農諺“該熱不熱,五谷不結”等,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二、立夏小滿水滿田,芒種夏至火燒天
夏季里一共有六個節氣,分別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和大暑。其中,立夏和小滿是夏收小麥等作物的生長和產量行成的關鍵時期。
因此,人們希望立夏時能夠多下點雨,不僅有利于作物生長,還能緩解旱情。而到了小滿的時候,更希望是以晴天為主,因為此時夏收作物更需要充足的陽光來成熟和收獲。
如果到了小滿時節還陰雨連連的話,容易造成頭重腳輕的小麥出現倒伏,給收割和晾曬帶來難度。
三、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這句農諺不難理解,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大意是說,如果立夏這天不下雨的話,那么就預示接下來也可能將以晴朗干旱的天氣為主。這樣一來,莊稼可能會因干旱而影響收成,犁耙等農具都無需使用了。
四、立夏東南風,大旱六月中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立夏交節當天多刮南風的話,那么就預示接下來可能干旱少雨。并且,這種干旱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農歷六月中旬前后,不利于農業生產。
總的來說,按上面農諺的說法,如果立夏節氣當天是個晴天的話,那么就預示接下來可能會干旱少雨。反之,如果立夏節氣當天下雨的話,則往往預示接下來會的雨水較為充沛。
今年的立夏就要到了,您那邊的天氣情況如何呢?您認為今年立夏之后是旱是澇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