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中國電影票房,竟然比2012年4月的數字還要低。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數字更嚇人:2012年全國只有3200多家電影院,但現在多達1.1萬多家。
也就是說,在全國銀幕數量增加3倍多的情況下,電影票房卻只能跟2012年保持差不多一致。
別看《哪吒2》很火,但一部電影救不了整個電影行業,反而襯托出整個行業的蕭條。
電影票房,帶我們夢回了13年前。到底為什么會這樣?
事實上,電影業的冷卻是整個經濟大環境“退燒”的表現。之前從2017年到2021年的電影行業火熱,是“虛胖”而不是真實的、健康的增長。
電影業當年燒錢有多瘋,如今寒意就有多刺骨。
從2015年起,電影行業一度成為資本的寵兒。地產公司、互聯網巨頭、P2P平臺、甚至賣家具的、做白酒的,全都一窩蜂沖進來,理由很簡單:電影是“內容產業”,未來是“國運所系”,而且看起來賺錢快、話語權高、光環還大。
于是資金砸進來,明星片酬飆升到天際,劇本可以沒有,IP必須要有。一個破小說改編權被炒到幾千萬,一個爛導演只要跟資本走得近,也能掛帥百億項目。
這哪是拍電影?分明是在拍“資本項目”。
在這場游戲中,真正被消費的不是觀眾,而是信仰——對電影藝術的信仰、對內容價值的信仰。
就像中國其他那些被炒作的行業一樣,電影業的虛火傷害的,是對這個行業本身的不尊重。如今各地瘋狂上馬音樂節,但屢屢傳出音樂人去現場演出被吃“閉門羹”的事情,他們眼中音樂人根本就不是值得尊重的,音樂節的本質也早已脫離了音樂本身的信仰。
電影界都把寒冬歸結為疫情原因,但這其實不過是催化劑,資本出逃才是致命一擊。三年疫情摧毀了影院端的現金流,但更重要的是,它讓資本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電影,不是一個能快速套利的生意。
熱錢最怕“慢”,電影卻天然節奏緩慢:項目開發要時間,審批要時間,制作要時間,排片還得看臉色。更別說,票房的不確定性讓這個“投資品”天然帶著賭博屬性。
所以,狡猾的資本開始撤退。那些靠講故事“圈錢”的公司破產清算、裁員重組;“影視概念股”不再是二級市場的寵兒;曾經滿口“十億票房”夢想的導演,如今開始直播賣貨或沉寂無聲。
很多資深演員,現在都根本無戲可拍。
那些一度活躍在臺前的影視資本大佬,一個個要么“轉型文化創意”,要么干脆轉向AI、芯片、新能源。這些人不是愛電影,他們只是愛錢。電影不香了,他們立刻跑路。
資本褪去之后,真正的問題浮出水面:
創作者缺乏基本的內容自驅力。 以前是資本逼著人“快產出、快上線”,沒有機會深耕劇本,現在沒人逼了,發現大多數所謂“導演”其實連個像樣故事都講不明白。
行業生態被慣壞了。 被資本哄過一次之后,行業上下都對“成功”有一種扭曲認知——必須大制作、大明星、炒作營銷、線上帶節奏。如今資源枯竭,這種路徑完全失靈。
觀眾不再好騙了。 曾經一張名臉+熱搜就能換十億票房,如今觀眾早被薅怕了。小紅書、豆瓣、知乎讓電影的口碑真相幾小時內就能穿透宣傳泡沫。
可以說,中國電影的問題不是什么“周期下行”的遮羞布,而是長期被虛假繁榮綁架后的信用破產。
電影作為一門藝術要怒吼了:老子不是資本的提款機!
但是,中國電影已經瀕死。
所有行業本質上都有個周期,電影也不例外。但中國電影的周期性低谷,并非自然波動,而是人為制造的“空心繁榮”塌陷。我們把電影當成了“金融資產”,但卻沒有給它時間成長、沉淀與積累,更談不上耐心的創作。
當90多歲的美國名導伊斯特伍德還在扎實拍電影,中國30多歲的“電影大佬”就已經“退休”玩其他資本運作了。
導演?算個屁!只是資本的工具罷了。
各行各業的人,什么時候才能認真對待一個行業本身,而不是把一切行業都當作下金蛋的雞?
中國的“全球電影業霸主”地位當年是怎么吹起來的?“中國票倉全球第一”、“十億人看電影”、“國產片崛起”……這套話術被無數PPT里復讀過。但資本最精明,他們比誰都明白:講資本故事的能力如果不能轉換為講好電影故事的能力,這行就沒未來。
現在資本一走,講故事的人就傻眼了:沒人買賬了,沒人投錢了,沒人為情懷買單了。
很殘酷地說,中國電影正在經歷一場遲來的市場化清洗。 未來幾年,沒有內容、沒有執行力的公司會全面出局;投機者會徹底離場;而真正熱愛電影、愿意沉下心來做內容的人,將成為這場“大退潮”后的幸存者。
別再指望下一部《流浪地球》或《長津湖》乃至《哪吒》帶動全行業復蘇了,救命藥不是票房奇跡,而是系統性的信任重建、創作機制重建、行業規范重建。
“打雞血”式發展,代價是耗盡整個行業的生命,最后一地雞毛。
電影業是中國很多行業的縮影,而資本的背后則是權力的狂歡。當權力之手裹挾著資本的暴風雨掠過各種各樣本應單純的行業,所到之處就像蝗蟲群經過后一樣,將寸草不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