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對于阿維塔來說顯然并不平靜,一位博主“蘇黎世貝勒爺”在社交平臺發布的有關阿維塔12電車風阻系數造假的質疑,激起了諸多浪花。
事件發生后,阿維塔也動作頻頻,接連發聲,先是在社交平臺辟謠表示:經詳細巡查,此信息完全失實。阿維塔旗下產品技術參數均以官方發布為準,望周知。
同日,阿維塔在社交平臺再度發聲,表示將提高打擊“黑公關”懸賞力度,對于經阿維塔法務部查證屬實并得到司法機關認可的關鍵線索和證據,給予最高500萬人民幣獎勵。
而時間到了5月3日晚間,阿維塔再度發聲,表示“將根據國家專業機構的實驗室排期,公開測試,以正視聽!”。據悉,此前阿維塔曾表示旗下涉事車型風阻系數為0.21。
針對此事,筆者認為阿維塔與該博主關于風阻系數的爭論其實對于推動整個汽車產業進步是有積極意義的,它當然折射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技術躍進與信任危機之間的艱難,但相信也會讓車企在質疑中走得更遠。
首先,面對博主質疑,阿維塔公開表態將進行風洞測試這點很值得肯定。畢竟,眼下眾多車企都將風阻系數作為重要的宣傳點,風阻系數已經從工程參數轉化為了營銷話術,甚至0.01的數值差異都會被包裝成“續航革命”。
而阿維塔面對質疑,敢于做公開測試,這本身就證明了車企對于自身產品的自信,這在車市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和各種復雜話術引發的車企和博主甚至是消費者信任危機的當下,極具積極意義,值得點贊。
其次,對于整個行業來說,車企將法務部推向公關前線的現象也值得警惕。誠然,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車市的聲音更為復雜,甚至也存在黑公關與所謂的水軍現象,眾多車企都將法務部推向前沿可以理解。
但也要注意把握尺度,如果車企過于“玻璃心”,聽不得一點網絡對自身產品的分析或者質疑,動輒“以訴訟代替對話”,短期或許能震懾輿論,但長期則加劇了“寒蟬效應”,從而導致公眾對車企的信任危機。
再次,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到來,面對新技術、新概念,也在要求我們行業加強第三方的監督檢測力度,甚至成立起由行業機構、媒體、用戶代表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完善監管部門、車企、第三方機構共同構建的透明化標準體系,如此才是穿越營銷迷霧、抵達技術本真的必由之路。
在筆者看來,此次阿維塔12風阻系數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對于阿維塔來說其實并不算壞事兒,因為阿維塔發聲的不只有法務部,其還表示將進行公開測試,這就破解了公眾對于一般車企靠訴訟代替對話、不讓人“說話”的質疑。而阿維塔在一手祭出法務撒手锏的同時,另一手還進行公開測試,無疑是打算既讓人口服又讓人心服。
當然,對于公開測試,執行也很關鍵,必須全程都公開透明,讓大家都能監督,如此必能樹立起良好的產品與品牌口碑,否則如果是“走過場”則反而會引發更大的質疑。相信此次阿維塔公開測試會有不錯的表現,我們也將保持關注。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所涉及銷量數據來源于乘聯會或第三方平臺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具體請以官方信息為準,如有錯誤請聯系刪除。本文作者藍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