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背靠歐亞大陸,面向太平洋,擁有約184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沿線分布著大大小小7600多個海島,坐擁約14200公里的島嶼海岸線,是一個海洋大國。
作為地表最強種地民族,海洋自古以來也是我們的種植場所,特別是最近幾十年,由大陸國家向海洋國家轉變的趨勢很明顯,從家門口的四大海,到遠及萬里之遙的五大洋,都能看到勤勞的華夏兒女身影。這其中,沿海島嶼起著不小的作用。
中國地圖
島嶼有單獨散布于海洋之中的,也有一群一群聚集在一起,形成島嶼聚合體:群島。群島又被稱為列島,是指多個彼此相鄰很近的島嶼的集合。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島等我國的四大島嶼,相信很多人都熟悉,那么我國的八大群島你知道是哪幾個嗎?
舟山群島
舟山群島,位于浙江省的東北部,地處中國長江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面上的一組島群。整個群島共計有1390個島嶼組成,包括舟山島、岱山島、衢山島,以及乘泗列島、中街山列島等島嶼,約占我國島嶼總數的5分之一,是我國的第一大群島。其中舟山島是舟山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我國第四大島。
舟山群島上設有舟山市,以整個群島為市域范圍,是浙江省的11個地級市之一,也是我國唯二兩個群島地級市之一。目前舟山市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44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117.6萬人(截至2024年末)。
舟山群島
位于舟山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的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盛產大黃魚和小黃魚等多種海產品。因過度捕撈等問題,漁民們一度面臨無魚可捕的尷尬局面。好在國家意識到這一問題后,自1995年起實施禁漁期,且措施越來越完善,漁場的漁業資源有所恢復。
舟山群島也見證了我國近代的屈辱。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后,英軍為逼清政府就范,艦隊一路北上,先后兩次攻打舟山群島,第一次定海之戰中,定海縣城陷落,定海總兵張朝發,知縣姚懷祥等先后殉職。這是英軍第一次占領中國領土的戰斗,定海成為第一座被英軍攻占的城池,淪陷達8個月之久,并差點成為英國的正式殖民地。
川山群島
川山群島,位于廣東省南部、珠江口的西側、南海北部,由上川島、下川島、烏豬洲、漭洲、琵琶洲、王府洲、坪洲、圍夾島、觀魚洲等等島嶼組成,最大島嶼是上川島與下川島,分別為廣東省第二、第六大島,也是群島名稱的來源。
川山群島風光
川山群島陸域總面積235.81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群島,行政上隸屬于廣東省江門市代管的臺山市,為川島鎮的主體組成部分,島上人口約3.46萬人。
島上不僅自然風光旖旎,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上川島王府洲承載著南宋末代皇朝抗爭的記憶。也是天主教傳入中國的早期見證地,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見證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長山群島
長山群島,也稱長山列島,位于遼東半島東側、黃海北部,由大長山島、小長山島、獐子島等200多個海島組成,是黃海最大的黃海最大島群和重要的漁業基地,盛產魚類、海參、牡蠣等。曾經大名鼎鼎的“獐子島扇貝出逃”事件,就發生于此。
獐子島扇貝
長山群島總面積170平方公里。群島上設有長海縣,隸屬遼寧省大連市,海域總面積10324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54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戶籍人口6.83萬人。它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中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黃海區域唯一的海島縣。
石城列島上的石城鄉和王家鎮原隸屬于長海縣,2004年經國務院批準,劃歸大連莊河市管轄。
20世紀初期,沙俄和日本在我國的東北發生戰爭,史稱日俄戰爭,日本戰勝戰爭后,長山列島為日本強占。抗日戰爭勝利后,1945年由國民政府收回。
澎湖列島
澎湖列島,位于臺灣島西側臺灣海峽中,隔澎湖水道與臺灣島相望,由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等62個島嶼組成。“澎湖”之名源自于澎湖灣的自然環境特征,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來。
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沖,被稱為“東南鎖匙”。澎湖擁有良好的港灣,自古以來便是臺灣海峽中各種船只活動的集匯點。在文化的傳播上,澎湖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其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自宋代起正是納入我國版圖。元明兩代在此設有澎湖巡檢司,是管轄澎湖、臺灣地區的行政機構。
澎湖灣
當下島上設有澎湖縣,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面積126.86平方公里,總人口大約為11萬人,是臺灣省面積和人口最小的一個縣。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經典老歌,可能是很多人接觸澎湖的起點。它是中國臺灣歌手潘安邦,根據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改編而成,表達了作者與外婆之間親密的祖孫感情。1989年,《外婆的澎湖灣》登上央視春晚,在潘安邦現場演唱下一舉成名。
洞頭列島
洞頭列島,又稱洞頭群島,位于浙江省東南部、溫州甌江口外33海里的東海洋面上,由洞頭島、大門島、狀元岙島、霓嶼島等103個島嶼組成,素有“百島縣”之稱。
洞頭列島陸域總面積100.2平方公里,本為溫州市洞頭縣,2015年,國務院批復撤銷洞頭縣,設立溫州市洞頭區。同年,位于甌江口靈昆島上的溫州市龍灣區靈昆街道劃歸洞頭區管轄。島上居民語言多元,以閩南話為主,溫州話為輔,相互交織,形成了獨特的語言環境,反映了它作為文化交匯地的獨特魅力。
洞頭列島風光
洞頭列島猶如百顆明珠撒播在萬頃碧波之中,山明水秀,山海兼勝,人文薈萃,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海島風光旖旎迷人。石奇、灘佳、礁美、洞幽、魚豐、鳥多,是個集絕壁奇礁、海上運動、漁鄉風情于一體的海濱旅游度假勝地。2023年6月,入選自然資源部公布的“和美海島”名單。
萬山群島
萬山群島,又稱萬山列島,位于珠江口正南方、南海北部,由擔桿列島、佳蓬列島、三門列島、隘洲列島、蜘蛛列島、萬山列島和外伶仃島、桂山島等大小島嶼共76個組成,是廣州出海航道必經之地。廣義上的萬山群島還包括香港島、大嶼山等香港九龍半島以南外島。
萬山群島
萬山群島陸域總面積80.582平方公里,散布于2600平方公里的洋面上,行政上隸屬于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分為桂山鎮、萬山鎮、擔桿鎮三鎮,總人口3116人(2019年末)。
萬山群島扼守著珠江口出海航道的要沖,島上層巒疊嶂地勢險要,猶如艘艘巨艦駐泊于海面,是華南的天然屏障和廣州的重要門戶,是祖國南部海疆的重要關口,國防、經注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被稱為萬山要塞。
廟島群島
廟島群島,也稱長山列島,位于渤海海峽黃、渤二海交匯處,北與遼寧省的老鐵山對峙,南與蓬萊區本土相望。整個群島由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廟島(以上南五島),砣磯島、大欽島、小欽島、南隍城島、北隍城島(以上北五島)等32個島嶼組成。
廟島群島位置
廟島群島陸域總面積53.17平方公里,原為山東省唯一一個海島縣:長島縣所轄,擁有海域面積3541平方公里,人口57035人(2016年)。2020年6月,國務院批復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行政區域。因此行政區劃上廟島群島現在隸屬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分設1街1鎮6鄉。
群島最南端的南長山島南距蓬萊角7公里,最北端的北城隍島距大連旅順口區40公里,約22海里,素有渤海鎖鑰,京津門戶之稱。渤海能成為我國四大海中唯一一個內海,廟島群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海諸島
南海諸島,是我國最南方的領土,是散布于200多萬平方公里南海海面上的諸多島、礁、沙、灘總稱。北起北衛灘,西起萬安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黃巖島,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四大島群,由250座以上島礁組成。其中,東沙群島歸廣東省管轄,現由中國臺灣地區控制,其余都屬海南省管轄。
南海諸島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咽喉要道上,是東亞通往中東、南亞、非洲和歐洲最快捷的海上之路,也是我國的海防前哨,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中國人民就已在南海航行,進行捕魚作業。唐宋時,已出現“南澳氣”、“九乳螺洲”、“石塘”、“萬里石塘”、“長沙”、“千里長沙”等專指南沙、西沙群島的地名。元代,郭守敬進行全國天文測量,曾在南海諸島上設置天文觀測點。明清時,南海諸島屬廣東省瓊州府萬州管轄。
南海諸島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中國政府專門審定南海諸島各島嶼名稱,并編印《南海各島嶼圖》,明確表明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屬于中國領土。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國政府收復西沙和南沙群島,并重申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1959年,在西沙永興島設置縣級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1983年,中國地名委員會受權公布了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1988奶奶海南省成立,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及其周圍海域劃歸海南省管轄。2012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
南海地區作為海上交通要道,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海底油氣資源豐富,令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臨近國家垂涎三尺,都想分一杯羹。從上世紀50年代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國相繼出兵侵占南海諸島部分島礁,引發南海爭端,為此爆發過兩次海戰。我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是明確的,絕不容許任何國家和個人侵犯,堅決維護國家主權。
附述1:釣魚島列島
釣魚島列島,位于臺灣省基隆市東北方向大約190公里的東海海面上,由釣魚島、飛嶼、南小島、北小島、北嶼、南嶼、黃尾嶼、赤尾嶼等8個島嶼,及周邊數十座島礁組成。
釣魚島列島,本身不到7平方公里,但圍繞著它的海洋面積高達18萬平方公里,這片廣闊的水域中藏有大量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自古以來,這片海域就是中國漁民世代耕耘的地方。他們駕船出海,以釣魚島為指引,在遼闊的藍色大地上默默耕耘。
自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它便與中國沿海漁民的生活緊密相連,成為中國海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琉球錄》和《中山傳信錄》等歷史書籍里,存有不少關于釣魚島列島的記載。這古籍雖已泛黃,但它們默默地述說著我國最早對釣魚島的了解和開發。
甲午之戰后,臺灣被割讓給日本,釣魚島列島作為其附屬島嶼,一同割讓。1945年,我國政府依據主要戰勝國當年發表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收回被日本竊取的臺灣。
釣魚島
但1951年,為應對朝鮮戰爭,美國等國單方面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美軍接管琉球群島時擅自將釣魚島列島劃入琉球群島美國民政府管轄的范圍內。1972年美國撤離琉球時,將釣魚島“行政管轄權”混合琉球“交給”日本。日本據此強行宣示釣魚島列島屬于琉球群島范圍,是日本所謂的“有效控制”領土。
1992年,中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明確表示釣魚島列島為中國領土。
2012年,日本方面突然對外公布,他們要對釣魚島進行所謂的"國有化",試圖通過這種手段來鞏固他們不合法的控制權。這一行為如同在已經緊張的中日關系上再添一把火,激起我國軍民的強烈不滿。2012年3月3日,國家海洋局、民政部對釣魚島列島島嶼的標準命名正式公布。自2012年9月10日起,我國對釣魚島列島開展常態化監視、監測。9月15日,中國國家海洋局在其網站公布釣魚島列島各島地理坐標。
2021年4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在其官網上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地形地貌調查報告》,報告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高分辨率海島地形數據。
2021年9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依據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
附述2:尚塔爾群島
尚塔爾群島,又稱善塔爾群島,位于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中部,地處鄂霍次克海西部、庫頁島西北、烏第河河口以東,由大尚塔爾島、費克利斯托夫島、小尚塔爾島、別利奇島等15個島嶼組成,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
大尚塔爾島,清代稱格布特島,面積約1790平方千米,為群島最大的島嶼,曾經是我國的第四大島。島上森林遍布,物產豐富、景色宜人多冷杉、落葉松、樺樹,最高點海拔約720米,為我國北方邊地民族鄂溫克人的世居地。
尚塔爾群島最早的居民為我國古代東北肅慎系民族。唐代對靺鞨(出自肅慎)及室韋冊封臣屬關系后,包括尚塔爾群島在內的東北地區從此成為我國領土。五代時仍屬于靺鞨,北宋時屬遼,南宋時屬金,元代書遼東行省,明代屬奴兒干都司,清代屬吉林將軍管轄。
尚塔爾群島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中、俄以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為界,外興安嶺以南為中國領土。清朝將沙俄阻擋在外興安嶺一線,暫時遏制了其南下的勢頭,尚塔爾群島毫無爭議地屬于清朝。
咸豐八年(1858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璦琿條約》,清朝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余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就包括尚塔爾群島。同時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屬于兩國共管。兩年后的咸豐十年(1860年),通過《中俄北京條約》烏蘇里江以東也被割讓。
尚塔爾群島這個曾經的中國第一大群島,從此離我們而去。
阿越說
舟山群島、川山群島、長山群島、澎湖列島、洞頭列島、萬山群島、廟島群島和南海諸島是我國的八大群島。尚塔爾群島這個曾經的中國第一大群島離去后,舟山群島成為我國的第一大群島。
此外還有一個群島的主權,按照歷史條約也應當屬于我國,它便是位于臺灣島東南方的巴丹群島。
巴丹群島,又稱巴坦群島,北隔巴士海峽與我國臺灣省蘭嶼相望,南隔巴林塘海峽與巴布延群島相望,距離臺灣本島142公里,島蘭嶼99公里。由伊巴雅特島、巴丹島和沙坦島等數十個島嶼組成,島上居民與蘭嶼的達悟人同源,可以視作臺灣島的附屬島嶼。
巴丹群島
1898年4月,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等殖民地,借“緬因號”事件,向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宣戰。西班牙很快戰敗,雙方于10月12日簽訂《巴黎和約》(又稱《美西和平條約》),結束戰爭,史稱美西戰爭。美國據此占領古巴、菲律賓、波多黎各、關島等西班牙殖民地。
《巴黎和約》清清楚楚的標明,菲律賓在北部海域的邊界為北緯20度線,既不包括菲律賓現在極力宣稱的南海島礁,也不包括北緯20度線以北的巴丹群島。根據二戰協議,巴丹群島的主權理應由日本歸還中國。然而,當時的蔣介石忙于內戰,極力討好美國,對外懦弱無能,巴丹群島就被從美國獨立出來的菲律賓趁機撿漏非法侵占,一直持續至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