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所有人都在猜測臺海和南海,到底哪一個才是中美可能爆發沖突的潛在戰場時,美國頂級智庫蘭德公司卻以一篇報告一語驚醒了所有人。
他們預測,如果中美兩國真的走到了兵戎相見的那一步的話,那么中美決戰之地,并非臺灣島、南海,而是這個要地。
(蘭德公司)
這個要地雖然看似不在中國境內,甚至和中國八竿子打不著關系,但是中國每年需要進口的石油,卻有半數以上要從這里經過。
蘭德公司告訴美國當局,只要戰時控制了這個地方,就能在戰爭當中獲得極大的戰略主動,而這個地方,恰巧目前正處于美國的勢力范圍當中。
由此可見,蘭德公司報告中的要地,對中國而言,絕對是心腹大患一般的存在,而這個存在的名字叫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附近的船隊)
馬六甲與美國
很多人都知道,馬六甲海峽對于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它西通印度洋,東南溝通太平洋的南中國海,地處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太平洋水域進入印度洋水域的絕佳通道,每年約有10萬艘船只通過該海峽,其中絕大部分是油輪。
受獨特地理條件影響,包括中日韓越在內的東亞國家若從中東進口原油,油輪從波斯灣出發后,必須經由印度洋、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海域,以滿足能源需求。
所以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于日本、韓國、越南來說,馬六甲海峽都是一條不折不扣的海上生命線。
(每天都有大量原油從馬六甲海峽附近經過)
尤其是對中國來說更是如此。從互聯網上公開資料可以得知,中國目前仍屬于原油凈進口國,超過70%的原油需通過海外進口滿足需求,而在這些進口原油當中,又有80%需要途經馬六甲海峽。
基于這樣的情況進行分析,不難得出結論,一旦美國在戰時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美國海軍擁有封鎖海峽的能力)
而事實上,馬六甲海峽一直處于美國的勢力范圍。馬六甲海峽附近主要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海峽也由三國共同管理。
而這三個國家當中,新加坡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盟友。
雖然新加坡境內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美軍基地,但美軍常年和新加坡保持合作,甚至多次進入新加坡境內休整,和新加坡的關系極為特殊。
(美新聯合演習)
而馬來西亞和印尼,也和美國具有極為友好的關系。在關鍵時刻,美國完全可以依賴在新加坡境內的軍事存在,對馬六甲海峽進行封鎖。
而考慮到海峽西北部最寬處只有370千米,最窄處只有37千米(在新加坡附近海域),美國這樣的封鎖,甚至可以用一句“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
(馬六甲海峽的地形也方便美軍封鎖)
破局
那么面對這樣的封鎖,中國到底應該如何破局?
很多人會說,既然馬六甲海峽的東南方向就是南中國海,且大部分海域都靠近中國的勢力范圍,那么中國可以利用在南中國海的主場優勢,在海峽地區展開軍事行動,武力突破美國的封鎖。
(很多人認為中國可以武力打破封鎖)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中國海沿岸的菲律賓、新加坡等多個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國,美國常年在此駐有大量軍隊。
而且馬六甲海峽地處南中國海南部,與中國大陸距離較遠,已經足以消解掉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場優勢。
所以,在這里選擇動武,稱不上是最優質的選擇。
(馬六甲海峽的距離沒有想象的那么近)
那么具體該如何選擇呢?很簡單,用教員的話說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竭力將水攪渾,在亂戰中取得效果。
這里的“亂戰”就是說,如果美國在馬六甲地區展開軍事行動,對中國或中國船只進行打擊的話,中國完全可以在馬六甲以外的地區,尤其是臺海和南海兩個方向施加壓力,打亂美國的部署。
首先是臺海方面,臺灣島雖然是美國遏制中國的“第一島鏈”的核心,但畢竟是中國領土,距離中國大陸近在咫尺。只要在這個時候對臺島施加一定的壓力,中國便能牽制住美國在“第一島鏈”的部署。
而一旦這種情況發生,美軍就將會陷入“到底是繼續封鎖馬六甲海峽?還是轉而支援臺海”的兩難境地,進而手足無措。
(美國海軍的航母)
第二個就是在南海方面發力。
這里必須補充說明一點,蘭德公司之所以不愿意美國在盟友眾多的南海地區和中國開戰,是因為在南海地區,各國之間存在著極強的利害沖突,國際矛盾顯著。
如果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和中國開戰,美國可能要整合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多方勢力,才能形成穩定的合力,否則時刻陷入桎梏。
而馬六甲地區只有三個國家,美國整合這三部分勢力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不大。
(新加坡軍隊)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思維,等到美國開始在馬六甲方面行動以后,對南海其他地區的美軍基地發起進攻,打亂美國的部署,以取得亂戰中獲勝的效果。
甚至東海方向也是中國可能需要考慮的目標。既然美國已封鎖馬六甲海峽,表明中美已撕破臉皮,此時對東海周邊的駐日美軍基地和駐韓美軍基地采取行動,豈不正是時機?
(駐日美軍基地)
當然,比起不到萬不得已才展開的軍事行動,最好的辦法就是未雨綢繆,減輕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事實上,中國也正是這么做的。中國目前已經加強了和中亞地區的合作,如開展多個能源合作項目,可以通過陸路獲得長期、有效、安全的油氣輸入。
并且,中國還租用了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中國對外輸出的商品,從中東進口的石油,都可以通過印度洋 - 瓜達爾港 - 巴基斯坦 - 中巴邊境 - 新疆這條線路進行運輸。
而且,中國不斷和緬甸方面進行合作,在能源通道建設等方面取得進展,開始獲得印度洋方面的戰略主動。單從這一點來看,美國想借助馬六甲海峽就可以遏制中國,或許遠沒有它們想的那么容易。
參考資料: 1、環球時報《“馬六甲困境”停留在西方假設中》 2、觀察者網《翁詩杰:特朗普要拉各國“圍堵”中國,但馬來西亞不會俯首聽命》 3、中華網《如何破解馬六甲困局 中國基建外交新舉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