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我擔任班長,班里來了一個刺頭兵,沒想到二十年后,他晉升副團,而我卻下崗了。
我叫劉建強,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我兄弟三個,我在家排行老大。
1973年,我高中畢業后,和大多數農村孩子一樣,選擇了到部隊當兵,這年我們公社只有十個入伍名額,我從七十多人中脫穎而出,順利拿到了入伍通知書,當我穿上軍裝那一刻,激動得哭了。
入伍那天,老鄉敲鑼打鼓,將我們公社十名新兵,送到了縣武裝部大院,我們每個新兵,胸前都戴著一朵大紅花,穿著嶄新的軍裝,我心里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
我非常珍惜這次入伍的機會,從入伍第一天開始,我就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刻苦訓練,我的各項訓練成績,在新兵中名列前茅,新兵訓練結束,我分到了偵察連一排一班,當了一名偵察兵。
來到偵察連我發現,連隊每一名戰友,不管是軍事素質還是專業技能,都比我厲害,為了不拖全連后腿,我只能更加刻苦訓練,每天還要加練一個多小時候,在偵察連的三年時間里,我靠著自己的努力,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我先后擔任了副班長和班長。
1976年,是我來部隊當兵的第三年,我擔任班長已經一年時間了,這年班里來了一個刺頭兵,他叫王志杰,在新兵連的時候,我就知道了他的名字。
王志杰是城市兵,家境富裕,父母都高干,在新兵連的時候,王志杰仗著自己身體素質出眾,對誰都不服氣,贏了他們班長后,變得更加趾高氣揚。
新兵下連隊時,其他連隊都不愿意接收王志杰這個刺頭兵,覺得他不好帶,我們連長愛惜人才,覺得王志杰是當偵察兵的好苗子,就安排王志杰來到了我們偵察連,分到了我們一班,讓我負責帶王志杰。
我對付刺頭兵很有一套,像王志杰這樣的兵我見多了,想要讓他聽話,必須讓他心服口服,其實,我心里也非常好奇,王志杰這樣的富家子弟,怎么會擁有如此出眾的身體素質,還贏了一個老兵班長。
王志杰到我們班第一天,我就找他談了話,原來王志杰爺爺是一名老紅軍,爺爺從小就以軍人的標準要求王志杰,并指導他訓練,這才鍛煉了出了,王志杰出眾的身體素質。
從我和王志杰的談話中,我能明顯感覺到,他對我很不服氣,第二天在訓練場上,王志杰當著班里所有戰友的面,說要和我比試,我欣然答應了。
體能是王志杰強項,我和王志杰比試了五公里越野,不出所料,最后是我贏了,但是王志杰并沒有服氣,我們又比試了射擊,王志杰射擊水平確實不一般,我十發子彈全部命中靶心,王志杰只有五個九環,其他都是八環,作為一名剛入伍的新兵,能打出這樣的成績,確實很優秀,不過在我們偵察連,每個戰友都能打出十環的好成績。
王志杰射擊比試輸了,他依舊不服氣,又和我比試了格斗,結果王志杰在床上躺了兩天,經過這次比試,王志杰才對我心服口服,也沒有了之前那股趾高氣揚的勁,嫌棄低調了很多,訓練也變得積極刻苦。
我在部隊當了五年兵就退伍了,在我和王志杰相處的兩年時間里,王志杰變化很大,1978年我退伍時,王志杰已是我們班副班長,退伍之前,王志杰請我吃了飯,向我表達了感謝,我鼓勵王志杰在部隊好好干。
我退伍后,招工到了老家紡織廠保衛科工作,后來我又申請去了車間工作,我在車間認識了妻子胡雪琴,1980年我和胡雪琴結了婚,婚后我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我在紡織廠工作了十多年,1996年紡織廠因效益不好倒閉了,我和妻子也因此下崗了,為了維持生計,我和妻子只能到城里打工。
讓我沒想到的是,19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火車上遇到了王志杰,當時王志杰回家探親,我們剛好遇到了。
二十多年不見,要不是王志杰主動和我打招呼,我都差點認不出,此時的王志杰已經晉升副團,其實,這也在我意料之中,看到曾經帶過的兵成了副團,我心里也十分欣慰和高興。
王志杰得知我的處境后,主動提出要幫忙給我介紹工作,下火車時,王志杰要了我的聯系方式,沒多久,在王志杰妻子安排下,我和妻子進了一家國企工作。
如今我和妻子都已經退休,在城里安了家,我心里很感激王志杰,雖然我們不經常見面,但是逢年過節王志杰都會主動給我打電話,我相信不管多久,我們的戰友情永遠不會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