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雙手可以從拿槍訓練,到白案揉面,今天這群人的職業故事從一聲口令開始。
老溫:向右看齊!向前看!向右轉!右轉彎,起步,走!
幾聲口令,夢回軍營,細看他們的衣服上卻畫著一個包子的標志。
老溫:我是2002年入伍,也算是一個老兵了,當了5年兵。
記者:整備隊伍那一下,是不是有瞬間回到部隊的感覺?
老溫:確實有這種感覺。
記者:包子其實跟您原來的行當一點關系也沒有。
老溫:不能說是毫無關系吧,也確實是一點關系都沒有。
記者:相當于是從零開始?
老溫:對,從零開始的。
記者:你學了做包子嗎?
老溫:學了呀。
記者:有沒有被燙傷過?
老溫:有的,這兒。這個是我們做包子的每一個人,在每一家門店都會遇到的事情。當時是我們四個人,在做一家小的門店,剛好都是退伍軍人嘛,可能在一起的時候,會有很多共同話語。
記者:做軍人的時候早上幾點起?
老溫:我這個部隊早上五點要起床。
記者:現在做包子呢?
老溫:早上四點半。
2022年5月,老溫在杭州靈隱景區附近開了第一家兵哥包子鋪,這里算是他們“夢開始的地方”。
老溫:目前有23家門店,已經有49個在職員工,絕大部分是退伍軍人。現在23家門店平均每天出貨800到1000個包子。做一個在所有人印象中是大爺大媽去做的事情,開始家里人是不認可的。經過這三年的成長,家人也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希望,能夠理解這個群體做這個事情。從第一家門店開始,我們秉承的傳統:現役軍人免費,退役軍人八折優惠。
因為“兵哥”的淵源,在西湖風景區里的靈隱消防站,老溫他們幾位創始人帶著20多位員工,學習體驗消防員的訓練日常。
第一個爬繩項目,僅靠一根繩子登上相當于四層樓高的10米臺子,隊里的消防員們先做了示范。
記者:咱們隊員平均速度多少?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指導員:十七、十八秒差不多。
記者:您估計他們多少?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指導員:二十秒。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指導員:23秒,再次掌聲鼓勵一下。
看著小伙子的表現,老溫挺自豪。他說團隊里還有三四個伙計,曾經立過三等功。
下一個環節,熟悉的百米障礙喚起了老溫的記憶,他換上裝備也決定上前試試。
年近四十,老溫感慨,訓練這一塊不服老不行。不過做包子這事兒,他是越發熟練了。接下來,就是老溫大顯身手的時候。
老溫:今天準備了兩款餡料,一款是鮮肉的,一款是火鍋肉的。
記者:包子的褶有什么講究嗎?
老溫:這個包子都在18到22個褶之間。因為長時間制作,都已經有經驗,基本上有肌肉記憶。
記者:您練了多久?
老溫:一般來說,一個月差不多可以了。
“兵哥包子” 劉偉:我退伍之后就來這了。
記者:你為什么選擇來這?
“兵哥包子” 劉偉:因為跟這幫兄弟在一起非常開心,非常快樂,帶著我們比較有溫度,所以我們就喜歡在這個團隊里面。拿槍的手跟這個手反正也差不多,也是有繭子磨的。比如你看我們搟皮,你看我們包包子的手,這塊都會有繭子,其實也是差不多,只是崗位職責不一樣。
從訓練場到餐廳里,此刻師徒的角色對調,掌握包包子手藝的老溫他們成了師父。
“兵哥包子” 劉偉:這個大拇指也要配合,捏到旁邊,這個手往下按,就一直捏一直收,到這,再捏再捏。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消防員:還能搶救一下嗎?
十五分鐘后包子出鍋,哪些是“兵哥包子”出品,哪些是靈隱消防站的消防員們出品,通過畫面能看出來嗎?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消防員:這個是我包的。
記者:這個是誰包的?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消防員:這個肯定不是我包的。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消防員:我覺得確實非常好吃,物超所值,物美價廉,句句屬實,肺腑之言,讓鏡頭看一下。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消防員:第四個了。
記者:今天能吃幾個?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消防救援大隊靈隱消防救援站 消防員:吃八個吧。
曾經訓練拿槍的手也能搟面,一群有點特殊的白案師傅送上了一頓有點特殊的“包子宴”。
老溫說,今年他們計劃在杭州開100家門店,希望有更多的人吃到“兵哥”的包子。
來源:1818黃金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