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雅溫得5月2日電 (記者薛丹、黃培昭)這天一早,家住喀麥隆西部大區首府巴富薩姆市郊的讓·澤法克像往常一樣早早起身,去自家后院摘來了新鮮的蔬菜,開始準備一天的食材。打開屋前的水龍頭,只見拇指粗的清澈水流嘩嘩流出。
取來菜盆,澤法克一邊清洗一邊告訴記者,全家的生活用水從前全靠一口老井。因為水源不潔,自己和家人們都曾感染過痢疾、霍亂和傷寒等疾病。
“2017年以后,自來水管道通到了家里。在那之后,家人們就再也沒有因為飲水問題去過醫院。”當著記者的面,她專門鞠了一捧水喝下后說:“你看,這清潔干凈的水源不僅讓我們遠離疾病,更是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澤法克家用的自來水水源,來自位于巴富薩姆市一側的梅契河上游。在這里,一座由中企建設的現代化自來水廠機器轟鳴。藍頂白墻下的廠房內,奔騰的河水通過過濾和消毒,變為了干凈達標的飲用水,輸送到千家萬戶。
2014年,中地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喀麥隆公司通過九城市供水項目一期工程,為包括巴富薩姆在內的4個喀麥隆城市建設飲用水處理廠及相關配套設施。2017年,九城市供水項目一期全部完工,巴富薩姆飲用水處理廠也順利投入使用。
“新建項目涵蓋了取水泵站、絮凝沉淀及濾池、清水池、送水泵房、發電機房、加壓泵站、水塔等構筑物以及393公里輸配輸水管道,使原水廠巴富薩姆供水能力提升了30%,總共覆蓋約50萬居民,覆蓋率達到約65%。”喀麥隆九城市供水項目項目經理劉磊介紹。
巴富薩姆周圍城鎮密集,隨著城市發展和人口規模增長,建設于上世紀末的舊水廠供水能力和水質已無法滿足需求。喀麥隆供水公司巴富薩姆飲用水處理廠廠長伊利加·弗朗西斯·威廉感嘆,通過中國企業的幫助,目前水站的供水能力達到日處理水量29000立方米。“項目的投入運營不僅增強了巴富薩姆的供水能力,更輻射了周邊6個城鎮。”
據介紹,在一期四個城市的供水項目完工后,每年的供水量達到了790萬立方米,至今已向四個城市提供清潔飲用水4740萬立方米,解決了當地120萬人的飲用水的問題。
喀麥隆九城市供水項目二期工程也于2024年開始實施。在二期工程項目之一的姜村飲用水處理廠,記者看到中喀雙方工人在緊張忙碌地對供水項目進行施工,建設內容包括取水泵站及攔水堰,供水規模為日處理7000立方米的水廠和水塔輸配水管網工程等,預計2027年2月底完工。
項目經理劉磊告訴記者,喀麥隆水資源豐富,但城市供水系統普遍落后。二期工程中建設的五座水廠,有的位于地理位置較遠的北部地區,當地不少居民至今深受缺水和飲水安全等問題的困擾。
在極北大區首府馬魯阿市,供水主要靠季節性河流。在旱季,不少當地居民靠的是打井取水,價格昂貴不說,還得徒步來回十余里路去取水。在二期項目開工之際,極北大區區長米吉亞瓦·巴卡里專門提出:希望優先解決馬魯阿市的供水難題。
通過項目中喀員工的共同努力,馬魯阿供水項目有望在二期工程中率先完工。而目前二期總體的施工進度也已完成了50%以上,進展順利。工程完工后,每天將新增4萬噸清潔水資源,惠及人口約70萬,從而進一步解決當地居民的飲水問題。隨著二期工程的穩步推進,喀麥隆更多城市的居民將享受到便捷、可靠的供水服務。
喀麥隆九城市供水項目不僅有效緩解了當地供水矛盾,滿足市中心及周邊居民的用水需求,還為當地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當地政府和居民譽為“改善民生的典范”。此外,項目前后共計為當地提供了超過1000個土建、水文和工程施工等就業崗位。
喀麥隆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穆薩·布萊斯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九城市供水項目大加贊賞:“該項目是一項民生大工程,更是喀中合作的典范,未來喀中之間需要繼續深入合作,推進兩國關系走深走實。”
中地海外集團喀麥隆公司總經理盧春雨說,為更好地落實中非合作論壇“九項工程”中的衛生健康工程的項目,按照對非 “真、實、親、誠”的合作理念,未來中地海外將把中國高速發展的經驗,更多地普惠到非洲和喀麥隆,為中非合作不斷開啟新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