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極簡主義」就是從最基本的自我需求出發,重新定義生活:做到物質極簡、精神極簡、欲望極簡。
要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做到「不囤積無用之物、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不盲從外在潮流」確實是件挺難的事情。
不過目前有不少日本年輕人,正在努力追求著這樣的生活。
來看看下面四位日本人,他們在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后,生活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
一、佐佐木的生活
佐佐木的衣柜內,只留有 3 件襯衫、4 雙襪子和 2 件夾克,以及其余幾件備用衣物。
浴室里只剩下了一把剃須刀、一把剪刀、一罐全能清潔劑。這罐清潔劑可以直接用來洗頭、洗臉、洗身體,甚至還能用來洗碗應急。
其實,佐佐木以前的生活不是如此。他擁有許多雜志書刊、DVD影碟,當然衣物和其他生活小件也是多到不行。
他整天過著物質過剩、精神被垃圾塞滿的糟糕生活。直到女友棄他而去的那一刻,他才開始覺醒。
一直以來,自己的人生似乎走錯了,于是他下定決心開始改變。
佐佐木花了一年的時間,把不必要的東西送人或丟掉,照片或信件則是掃描存入了電腦。
所有的改變,讓他只有 6 坪左右的小屋,看起來空間更大。細數整個公寓內,上上下下只剩下了大約 150 件物品而已。
極簡生活后,佐佐木的思維變得更加開拓和自由。
現在他有空就會踏出家門,運動、露營、旅游、料理……一切圍繞著極簡后的自我成長開展。
如今他已成為了一名圈內知名的極簡主義者,還出了一本和極簡主義有關的暢銷書籍。
二、豐田的生活
豐田的工作是一名編輯,他認為,極簡主義可以讓生活中僅留下他最喜歡的東西。
家中的房間里,只有一張桌子和一個臥鋪。
衣柜里東西,少到可以一目了然。
浴室、廚房也不會出現任何多余無用的物件。
三、沼畑的生活
沼畑是一名作家,他有一個六歲的女兒。他認為,在日本文化當中,留有空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樣可以讓人更富想像力。
所以他的生活崇尚極簡主義,即使是有了小孩之后,家中的物品一樣非常精簡。
四、櫛引的生活
櫛引在生活上一樣擺脫了所有她不需要的東西。
一個小衣柜里就有所有她需要的物品,煮飯菜也是剛剛好供她一個人食用。
櫛引家里沒有椅子,睡覺也是睡在床墊上,醒來時把床墊收進柜子就可以擁有大空間了。
放在浴室唯一一塊萬用肥皂,是清潔身體的全部。
所謂極簡生活,并不是強調一味的形式主義。倘若光是在表面上,扔掉家中不用之物,精神上卻做不到“極簡”,那么相信沒過幾天,家中那些曾經被扔掉的物品又會一件件的回來,最終變回老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