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和森林狼的這輪系列賽,雷迪克的戰術布置像在 “走鋼絲”,每一步都踩中了湖人的短板。
G1:無限換防被森林狼 “點名”,主場優勢拱手讓
G1 湖人三核全場僅 7 次助攻,純靠單打硬鑿;森林狼愛德華茲 單人就9 次助攻,用 “點名盧卡 + 分球射手” 的戰術直接射穿湖人。雷迪克賽前一周沒安排對抗訓練,導致球隊強度完全沒匹配上森林狼 —— 賽后他自己都承認 “后悔”,但為時已晚。
G3:盧卡胃病硬扛39 分鐘,預案缺失暴露經驗不足
G3 盧卡因胃病狀態極差,雷迪克卻沒準備任何替代方案,硬讓他打了 39 分鐘。盧卡進攻被限制、防守被點名,累得直喘氣,湖人最終輸掉關鍵戰。這波操作,像極了 “賭徒押注”—— 菜鳥教練的經驗短板,暴露無遺。
G4:五小打滿 48 分鐘,體能崩盤被森林狼逆轉
G4 湖人領先一整場,末節卻被森林狼翻盤。雷迪克堅持用五小陣容(詹皇、盧卡、里夫斯、八村塁、DFS)打滿全場,結果三核體能崩盤,里夫斯末節 0 分,詹皇命中率暴跌。這不是 “信任陣容”,是 “賭性太大”。
G5:詹皇頂 5 號位 + 棄用海斯,內線被戈貝爾 “虐殺”
生死戰最離譜:雷迪克棄用唯一正牌中鋒海斯(前四場場均 7.8 分鐘),讓 40 歲的詹皇頂 5 號位;還試了試 “空間型中鋒” 克勒貝爾(本賽季三分 26.5%,湖人時期因傷沒打哪怕一場比賽)。結果戈貝爾在內線如入無人之境,9 個進攻籃板、27 分 24 籃板 —— 這哪是打球?簡直是 “單方面碾壓”。
克內克特被冰:戰術調整的 “犧牲品”
最讓球迷意難平的,是射手克內克特的處境。這位賽季初場均 25 分鐘的 “勵志射手”,季后賽 5 場合計只打了 5 分鐘垃圾時間。
克內克特的問題,不在進攻 —— 他接球三分 37.4%、持球三分 39.7%,還有一手擋拆中距離,是湖人急需的空間點。但防守短板太致命:橫移慢,防兩分讓對手命中率漲 2%,防三分漲 2.1%,被突破型后衛 “予取予求”。
雷迪克需要 “防守型球員” 平衡三核的漏洞(盧卡速率慢、里夫斯尺寸小、詹皇年齡大),于是選擇克內克特成了 “戰術犧牲品”—— 不是他不夠好,是湖人太需要防守。
雷迪克該被解雇嗎?他的 “功過” 得掰開看
球迷罵雷迪克,但客觀說,他本賽季的 “功” 也不小:
帶領湖人 50 勝,西部第三,是 “禪師、沃格爾后本世紀第三位做到的教練”;開發小陣容,磨合三核(詹皇、盧卡、里夫斯),常規賽效果顯著;激活古德溫等角色球員,提升球隊防守韌性。
但 “過” 也明顯:賭性大(五小打滿全場)、經驗不足(G3 沒預案)、用人爭議(棄用海斯、克內克特)。
不過,把輸球全怪他,也不公平。湖人的根本問題是陣容硬傷—— 沒有正牌中鋒(海斯難堪大用)、三核防守漏洞(盧卡速率慢、里夫斯尺寸小、詹皇年齡大)、側翼防守薄弱(除了范德比爾特和DFS,沒有可靠領防人)。
雷迪克手里的牌,是 “三核 + 一堆漏洞”,換波波維奇來,也難同時摁住森林狼的外線、內線和愛德華茲。
解雇教練不如補強內線,湖人休賽期該 “補天”
湖人出局,不是雷迪克一個人的錯,是陣容短板的集中爆發。休賽期最該做的,不是換教練,而是補強內線—— 找一個能護框、能擋拆的中鋒(比如騎士的阿倫、爵士的凱斯勒),補上碰到戈貝爾這種 “內線大閘” 被完爆的漏洞。
雷迪克也是菜鳥,他也需要時間成長,湖人需要時間補漏。這個夏天,佩林卡的操作才是湖人下賽季能否逆襲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