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亮出“不跪”立場后,多國受到影響,就連原本準備向美國讓步的日本,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石破茂公開表示,不接受美國的要求。日本財政大臣也改變態度,把美債作為談判籌碼。美日貿易談判依然沒有談妥,這對特朗普政府有何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發動的全球性關稅戰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特朗普原本計劃通過極限施壓,使得各國陷入“囚徒困境”,最終為了盡可能保住自身利益向美國服軟。然而,隨著中國站出來,對美國發起了全面反擊,特朗普的計劃徹底破產。面對這個情況,特朗普換了“打法”,想要盡快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然后全力應對中國。日本作為特朗普“挑選”的第一個正式談判對象,自然被美國定為“榜樣”,想要通過將其迅速壓垮,給國際社會釋放強力信號,從而降低接下來的談判難度。
而且,特朗普本人對日本有“特殊情結”。如果回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特朗普的訪談,就會發現他的立場與現在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對象不是中國而是日本,類似“日本搶走了美國的錢”“美國需要制造業回流”“必須對日本加征高額關稅”等言論比比皆是。因為在這個時期,正值美日貿易戰,最終結果是日本被美國“擊潰”。正是因為對這段歷史印象太深,所以時任美國總統里根成為特朗普的“政治偶像”,他也完全照搬當時美國采取的策略。而對日本這個“手下敗將”,特朗普也完全不放在眼里,認為他對日本可以予取予求。這個刻板印象,也被特朗普從日本轉移到中國身上。
因此我們看到,在這一輪對華關稅戰中,特朗普完全沒有預案,根本沒想到中國采取了全面反制的策略。而且,特朗普也沒料到中國發出的“不跪”聲音,會產生如此之大的連鎖反應。美日貿易談判已經進行了兩輪,日本不僅沒有答應美國的要求,日首相石破茂還表示絕不接受美國對日汽車產業的加稅,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更是強調“所有牌都會放在臺面上,包括日本持有的約1萬億美債”。美日談判進行到這一步,局面已經完全變了,日本表明自己不是美國予取予求的對象,還抓住了“美債”這個美國的“死穴”。
對日本的做法,有一種觀點認為不會產生很強的效果,因為美債總規模已經超過了36萬億美元,并且美聯儲才是最大持有者。而日本的持有量占比只有約3%,即便他們能將所有美債拋售,也無法將整個美債市場擊碎。當然,日本大量拋售美債,可以在短期內提升美債的收益率,不過會增加美國借錢的利率。但現任美國財長貝森特是華爾街出身,他很懂金融操作,完全可以通過發行大量短期美債的做法,拖到收益率下降。利息下滑的時候。等到日本撐不住高收益率,美國就會再發行低利息長期美債,對短期高利息短債進行置換。
確實,僅靠日本一家,無法對美國掀起什么風浪,這也是日方一開始聲稱“美債不會成為談判籌碼”的原因。但現在,日本的態度變了,不僅是接收到了中國“不跪”的信號,而是因為中國就是他們破局的關鍵。現在,中國已經擺明了與美國“對抗到底”的姿態,使得日本可以放心“輸出”。而全球前二的美債海外持有者一起拋售,那么美國之外的金融機構不會再有買家,因為誰都吃不下這么大的流動量,而且都害怕自己持有的美債化為一張張廢紙,都會選擇拋售。屆時,美債海外市場將徹底崩盤,進而造成美國的全球金融體系崩潰。現在,難題推給了特朗普,他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