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你父親旦,即位前唯一專注的事情,似乎只有他的鴿子,和撫琴,這令朝臣憂心忡忡。而我理解他,他是在用自己的語言同鴿子告別。他們是他生活的情調,他的野心,他精神的守護神。旦的痛苦是纖細的,他說鴿子是神明游動在人世間的影子,他不想讓充滿猜忌,權力角逐的罪孽陰影,玷污了神的眼力。
這是《大明宮詞》李旦即位前,屬于他的旁白。
李旦,是武則天四個皇子中最聰明睿智的,也是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皇子。
他淡泊名利,一心躲避紛爭,有如輕鴻般自由的灑脫與不羈。
他有大隱隱于市的豁達,通透,仙風道骨,然而并非沒有重振大唐河山的雄心。
此等與世無爭的性情,其實本是權力形勢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在武則天過生日時,李旦為母親帶來的是并州歌曲。
他是那么自然地融入了樂師里,以致一眾親友竟然沒有發現他早已來到身邊。
當明清遠躲在屏風后為諸皇子看相時,對李旦給出的是“化外散仙”的評價。
李旦通過養鴿子來寄托自己的理想,通過放飛鴿子來寄托自己對江山的熱愛。
鴿子是他生活的情調,他的野心,他精神的守護神。
當然,李旦也是復雜的,身為皇子的他終究逃不出大明宮,逃不出他的身份。
如果他僅僅像李弘和李賢那樣活了為時不長的一生,最后以那樣淡泊寧靜的隱士的性子離開人世,那他就會成為大明宮詞里那場情感與權力漩渦里的一股清流,被一些人衷愛敬仰的結束他的這趟旅程。
然而最有可能帶來溫暖的往往也最令人唏噓。
這些對黑暗荒冷歷史大劇中溫暖之光的訴求,直到李旦在下詔退位,讓武則天登基之時,對他母親的那段內心獨白,徹底讓人清醒。
他哭泣著痛訴,自己在年少時立下的治理帝國的雄偉抱負,被有一天聽到他的父親母親討論是讓哥哥李弘還是李賢當太子時徹底被扼斷。
李旦被父母的不重視傷透了心,從此收起了野心,做一個淡泊隱逸不再露出鋒芒的閑散皇子。
在《大明宮詞》這部充滿真實細微的人性氣味的劇里,每個人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同時他才是皇子。
李旦像那么多世間普通的孩子那樣,期待自己父母的充滿關愛和贊許的眼光,這些使他們感到幸福。
他愛父親李治,也愛母親武則天,他更敬仰他們,猶如世人敬仰自己的師長。
所以她更希望在關愛之余,他們能像老師肯定學生那樣稱贊他,器重他。
然而不善于表現的李旦從小并未受到父皇與母后的重視,于是他選擇了自我放逐,養鴿撫琴以怡情,大隱于朝。
于是這種求而不得的關注和贊許,在李旦的心里留下了終身想要逃避又不甘的烙印。
所以這也就能理解了李旦為什么后來明明被推舉當了皇帝而又堅持退位,退位時為什么又那么悲痛不甘的復雜情緒。
鴿子成為了只屬于李旦的意象,代替他像帝王那樣去巡視唐帝國數萬里壯闊山河,體會王者應有的雄心和膽略。
明明云隱了卻始終住在離自己出生皇宮的不遠的近郊,日夜守望大明宮,連里面的更聲,水流聲都聽得清楚,都不愿回去。
李旦絕對是清醒的,無奈地登基后,面對咄咄逼人的武家勢力,他選擇主動放棄,尚可不受逼宮之辱。
在短暫臨朝的日子,李旦的姿態讓人心痛。
李賢曾經說過,李旦只了解武后英明的一面。
不知道在這樣的境遇里,李旦每天的心境是怎樣的。
也許是對母親治理國家的信任;也許是對已經變味甚至蕩然無存的母子親情的絕望;也許是對曾經閑適悠然生活的懷念;也許是在對未來如何自處的迷惘。
但李旦只能用拙劣的演技擺出這樣的態度,以求的自己家庭以及國家的安寧。
直到周興的爪牙開始伸向李姓王室,權力的硝煙開始吞噬旦最珍視的親情,李旦的眼淚讓人崩潰。
兒時玩伴的一句話,李旦都能記得十幾年,面對殺人絕不留情的母親,他如何再沉默呢。
太平曾說:
旦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哥哥,他坐在亭中撫琴的樣子讓我想到魏晉的名士,如此淡泊又清雅、出塵絕俗。他的悲劇在于其實這一切是一個粉飾太平的工具,他無法擺脫自己的渴望,卻又尊崇于父母的安排。就算他浪跡天涯,他都始終帶有這無形的牽掛,就像鴿子也會回家一樣,所以最終他選擇直面自己的渴望。他的離開最讓我感到悵然,我覺得他會是一個好君主,我想看他在朝堂上意氣風發的樣子。
李旦勸武則天稱帝的一番慷慨陳詞絕非阿諛奉承,乃是看清形勢、撇去陳規陋習的睿智之舉。
他在正式退隱之前,鄭重地將愛子李隆基托付給他值得信賴的太平公主。
他認定李隆基將來必定會創立一番宏圖偉業甚至恢復李姓江山,這次他又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李旦更像是一位哲人,他不在意和普通百姓一樣的吃穿用度,渴望親近自然,追求超脫的人生。
正如太平所說:
你的超脫來自你的清醒。
李旦的退位是軟弱還是勇敢?
親情在政治中的位置,是危險的,對親情的顧忌讓時局一步步往扭曲和脫離的方向發展著。
李旦是懦弱的,但懦弱使他明智,而明智賦予他常人難以想象的勇氣,他又是了解武則天的。
李旦的退位,會換來母親對李姓皇族的仁慈和補償,會讓一切回到正軌,還人民和國家一個平靜繼而繁榮的時代,雖然這時代已經不屬于他。
軟弱是李旦無法承擔國家民族賦予他的重任,而勇敢是他勇于用犧牲自己來做出對家族和民族正確的選擇。
正如太平對隆基說的:
你父親外表文弱淡泊,而內心卻堅強勇敢,他是我最敬佩的男人,是我們李家男性中,少見的大智大勇之中,他的內心正如他自己所無限關注的藍天一樣寬闊。
退位后,李旦有過短暫平靜安寧的生活,但他被步步緊逼的生活依舊讓人心痛,以致他最后選擇成為庶人云游四方。
僅在《大明宮詞》的故事中來看,李旦是有著成為一個優秀帝王的全部品質和能力的出色皇室子弟,就像他的父親李治一樣,這從他培養出了一代英主李隆基就可以看得出。
但他們遇到了武則天,他們同樣有著敏感細膩而豐富的感情,看重自己愛情,親情,重于他們對國家的責任,重于對權力的野心,所以最終選擇了對政治的超脫。
在太平每一次經歷人生的不幸,親人中只有李旦一直站在他身邊。
李賢被流放的送別,太平因薛紹之死而絕望之時,是李旦在第一時間冒雨策馬而來。
這是一個哥哥對自己妹妹最真摯的呵護和心疼,無關身份與利益。
在大明宮中,李旦給了太平一份屬于普通人的簡單而深切的親情,這也是太平最后愿意用權力回報他的原因。
李旦,具有著四個皇子里最寬廣的胸襟和最明事理的頭腦,也具備著一個帝王理應具備的一切優秀品質。
無奈的是,李旦仍舊被母親武則天遮了光芒,被看做一個迂腐的帝王而自請退位,自貶為庶民,開始了二十年的歸隱生活。
~未完待續~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溫暖和深情
如果說她一生有什么錯,那她最大的錯就是對女兒安樂的溺愛和縱容
她的一生幾起幾落,拼盡所有緊握權力,百轉千回后掌心仍空無一物
身為皇子的他一生愛香,為香而生,亦因香而死,是天意還是因果?
親情是最脆弱的東西,它一旦被權力的毒刺扎傷,最先壞死的就是它
原來這世上有一種梳子名為“鴛鴦梳”,分也是合,合也是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