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總統府內,沙拉放下手中的衛星電話,屏幕上還顯示著半小時前與普京的通話記錄。
這位曾以“反俄斗士”形象崛起的敘利亞新總統,此刻正盯著桌上兩份文件發愁:一份是俄羅斯剛剛運抵的6600噸小麥的驗收報告,另一份是美國國會剛通過的《敘利亞民主過渡法案》草案。
夾在美俄之間的沙拉,突然理解了阿薩德當年的處境——只不過這次,他成了那個被多方拉扯的“新棋子”。
當沙拉政府提出“用阿薩德換軍事基地”時,克里姆林宮的回應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政治藝術。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記者會上輕描淡寫:“我們從未收到過任何正式請求。”這種既不承認談判存在、又暗示接觸持續的外交辭令,讓敘利亞新政府如同拳頭打在棉花上。
而俄軍駐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無人機群,依然每天按既定航線巡航,仿佛在提醒大馬士革:真正的籌碼從來不在談判桌上。
普京的堅持背后是精密算計。在2025年1月俄敘代表團會談中,俄方代表曾直言不諱:“塔爾圖斯港是我們在地中海的最后支點。”這個擁有核潛艇維護能力的海軍基地,其戰略價值遠超阿薩德個人生死。
更關鍵的是,莫斯科需要向伊朗、委內瑞拉等盟友證明:俄羅斯不會拋棄落難伙伴。這種信譽比任何軍事協議都珍貴,特別是在西方制裁持續加碼的當下。
但俄方的“不離不棄”并非毫無代價。敘利亞新政府近期向土耳其開放了阿勒頗國際機場的擴建權,這個距離俄軍基地僅180公里的項目,將部署土耳其制造的防空系統。
面對這種“騎墻戰術”,俄軍總參謀部悄悄更新了駐敘部隊的防御方案,將警戒等級提升至“橙色”。
沙拉政府的處境比外界想象的更尷尬。4月20日接收的6600噸俄羅斯小麥,包裝袋上印著醒目的雙頭鷹標志,這批糧食足夠首都居民吃半個月,卻也成了反對派攻擊他“親俄”的話柄。
而在大馬士革南郊的難民營,美國援助的面粉袋上則刷著“民主種子”的標語——這種微妙的物資博弈,恰是敘利亞現狀的縮影。
沙拉團隊正在玩危險的平衡術。2月與埃爾多安簽署的《土敘戰略合作框架》中,土耳其承諾投資50億美元重建敘利亞電網,但要求獲得幼發拉底河東岸的油氣勘探權。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剛批準的2.3億美元“民主過渡基金”,明確要求資金不得用于任何涉及俄羅斯企業的項目。這種“選邊站”的壓力,迫使沙拉政府的外交表態時常自相矛盾:上周還在譴責俄軍“非法存在”,這周就感謝莫斯科的“人道主義援助”。
更棘手的是內部權力整合。曾被視為沙拉“親密戰友”的國防部長阿布·卡斯拉,近日突然訪問伊朗,與革命衛隊高層密談三小時。
而情報總局安插在德拉省的親信,被發現與黎巴嫩真主黨有秘密資金往來。這些動向顯示,敘利亞新政權的控制力遠未覆蓋全境,各方勢力仍在伺機而動。
當俄敘還在玩“捉迷藏”時,歐美已悄然調整策略。
歐盟4月18日通過的《敘利亞制裁調整方案》,看似放寬了農業和醫藥領域的限制,實則埋著致命條款:任何與敘利亞政府交易的企業,必須承諾不涉及俄資背景。這種“精準松綁”的策略,旨在分化大馬士革與莫斯科的經濟紐帶。
美國的動作更具沖擊力。兩名共和黨議員帶著特殊使命造訪大馬士革:他們承諾推動解除對敘利亞民航的制裁,前提是沙拉政府驅逐所有俄羅斯軍事顧問。
這種“胡蘿卜加大棒”的套路,配合著五角大樓在約旦邊境新建的“人道主義物資中轉站”,形成全方位施壓。
但西方陣營并非鐵板一塊。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正悄悄與敘利亞石油部接觸,試圖重啟被戰火摧毀的霍姆斯煉油廠。
而德國西門子醫療集團,則通過阿聯酋中轉,向大馬士革輸送了價值800萬美元的醫療設備。這些商業行為背后,是歐洲能源巨頭對重返敘利亞市場的迫切渴望。
站在2025年中的節點回望,敘利亞早已不是大國博弈的主戰場,卻成了檢驗國際秩序演變的試紙。
俄羅斯堅守的不僅是軍事基地,更是全球戰略支點;美國推銷的不僅是民主模式,更是能源版圖的重劃;土耳其謀求的不僅是地區霸權,更是突厥語國家的整合樞紐。
敘利亞總統府的消息人士透露,沙拉辦公桌最底層的抽屜里,鎖著阿薩德流亡前的手寫信件,其中寫道:“在這個國家,總統的椅子從來不是用來坐的,而是用來燙的。”
此刻的沙拉或許正在體會這句話的分量:當他為保住權位在美俄間周旋時,大馬士革街頭的小麥價格又漲了15%,而阿勒頗的星空下,新的武裝派別正在集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