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管道、供水網絡、輸電線路
這些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
城市基礎設施
如同城市的“神經”與“血管”
構筑起維系城市運轉的“生命線”
為守護城市安全
阜陽市投資近3億元
布設2萬臺智能感知設備
靠著這些“數字哨兵”
構建“一圖覽、一網控、
一體防、一表清”新模式
“智”守城市安全
在阜陽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中心的大屏上,智慧系統化身“城市天眼”,24小時不間斷掃描城市每個角落。
記者采訪時,系統突然發出預警,城南新區中清路恒大綠洲小區附近一個燃氣井內氣體濃度異常,警報發出的瞬間,監測中心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運維人員迅速聯動燃氣部門,爭分奪秒奔赴現場排查隱患。
阜陽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中心運維項目經理王子強介紹,監測中心發出預警后,團隊遵循就近原則,迅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在這次預警處置中,工作人員抵達現場后,經儀器檢測復核,確認該點位無燃氣泄漏。隨后,將相關情況及時反饋至監測中心,完成信息閉環處理。
快速響應的背后,是“數字哨兵”日夜堅守的成果。這套覆蓋燃氣、供水、排水、橋梁、消防五大關鍵領域的監測系統,依托2萬臺智能感知設備,精準防范橋梁垮塌、燃氣爆炸、路面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系統依據三級預警標準,對異常情況實現精準識別、快速推送,確保隱患第一時間被發現、被處理。
阜陽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中心主任肖梅透露,該中心監測系統以 “一張圖” 立體呈現各類管網,動態顯示異常情況并實時更新。系統一旦觸發報警,便通過APP、短信、電話等多種渠道,即刻通知整改責任主體。 針對不同安全隱患,系統設定明確響應時效,以燃氣泄漏為例,要求責任主體10分鐘內響應、半小時內控制險情,確保城市生命線安全隱患得以及時高效處置。
從燃氣泄漏10分鐘響應、半小時控險,到橋梁變形實現毫米級監測,阜陽城市生命線監測系統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構建了風險可視的“一圖覽”、智能監測的“一網控”、處置聯動的“一體防”、科學保障的“一表清”的全鏈條防控體系。這一系統將傳統人工巡檢升級為“智能感知+精準定位+快速處置”的智慧模式,推動城市安全管理由“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御”。
“統籌調度8支應急救援保障隊伍,
實現對城市生命線
進行數據的全面感知、自動采集、
監測分析和預警上報,
顯著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
肖梅介紹,截至今年4月
阜陽城市生命線監測中心
已經成功預警143起風險事件
預警處置完成率百分之百
記 者 | 郭海濤
編 輯 | 侯志紅
審 核 | 張 杰
來 源 | 阜陽新聞聯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