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5月4日電(記者章建華 齊紫劍 梁有昶)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3日率領執政黨工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2025年聯邦選舉,將以多數黨身份組建政府。阿爾巴尼斯也將成為澳大利亞過去21年來首位連任總理。
分析人士指出,工黨能在與反對黨聯盟黨的對決中勝出,主要得益于推出的經濟、民生等政策獲得選民認可,同時也關聯民眾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反感情緒。獲勝后,工黨政府要面對持續改善民生、控制政府赤字、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等一系列挑戰。
5月3日,在澳大利亞悉尼,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中)在競選集會上慶祝勝利。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壓倒性勝利”
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工黨預計將獲得聯邦議會眾議院150個席位中的83席,超過半數,聯盟黨預計獲得36席。
工黨以較大優勢獲勝,超出此前民調與輿論的普遍預期。多家民調顯示,工黨在2025年初尚落后聯盟黨約5個百分點。直至臨近投票日,仍有多家澳大利亞媒體預測選情將十分膠著。
多家媒體評論說,工黨這次取得了“壓倒性勝利”。阿爾巴尼斯在3日晚的勝選演講中說,在全球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澳大利亞人選擇以澳大利亞的方式應對全球挑戰——在建設未來的同時照顧彼此”。
美國因素再現
澳大利亞分析人士認為,工黨得以勝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國內外動蕩的大環境下提供了確定性,在民眾關注的物價、房價、經濟發展、氣候變化等方面有所作為,從而爭取到多數選民支持。
數據顯示,在過去3年執政期間,工黨政府較好地控制了通脹和失業率,每個季度都實現了經濟增長。競選期間,工黨宣布多項民生福利政策,承諾勝選后減免稅收,并為首次購房者提供10萬套低首付新房。這些都成為工黨的“加分項”。
另外,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特朗普政府也是影響澳大利亞選民抉擇的重要因素。美國《華爾街日報》說,特朗普政府不是澳大利亞選舉中的“直接相關項”,但美國對盟友加征關稅所帶來的震驚無疑影響了選民。面對霸凌的美國,工黨凝聚起了民眾情緒,阿爾巴尼斯對美方的強勢應對態度為自己贏得支持。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展示簽署后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相形之下,反對黨聯盟黨在競選中打出“讓澳大利亞再次偉大”的標語,并稱勝選后計劃效仿美國成立“政府效率部”,這些做法起到了反效果。路透社說,“與此前加拿大保守黨的命運類似,澳大利亞反對黨的失敗也要歸咎于人們對于特朗普政府的反對。”
執政擔子不輕
專家和輿論認為,繼續執政的工黨今后在繼續改善民生、控制政府赤字、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等方面都面臨不小的壓力。
這是5月3日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拍攝的澳大利亞國會大廈。新華社發(儲晨攝)
據工黨日前公布的最新政府預算案,鑒于多個民生項目大幅增加開支,澳大利亞在連續兩個財年盈余后,2024至2025財年預計將出現276億澳元(約合179億美元)財政赤字。標準普爾全球公司警告,澳大利亞預算已是“中度赤字”,政府今后如果執政不當,或將導致澳大利亞不能維持當前評級。
美國關稅沖擊是新政府需要面對的另一大挑戰。澳大利亞此前為避免美國加征關稅付出了不小的外交努力,但依然未能求得豁免。阿爾巴尼斯在勝選演講中說,澳大利亞“不需要乞求、借用或復制別國”,將從“自己的價值和自己的人民中”尋求激勵。這一表態被媒體解讀為,澳方政府今后將在對美關系中保持獨立性。
同時,澳大利亞媒體指出,如何發展對華關系也將是新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日說,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繁榮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工黨還是反對黨都希望盡一切可能讓兩國的貿易關系進一步發展。阿爾巴尼斯此前在競選活動上表示,在美方決定實施廣泛關稅的背景下,澳大利亞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的經濟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