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萬千同城網友一起聚焦安陽!
建站18年 | 關注民生丨服務生活
5月3日,“鼎甲?2025行草四人組”研修班進入第三天。本次課程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安陽市文聯主席、安陽市書協主席、中國文字博物館書法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王志立擔任主講導師。本次課程,導師圍繞《淺談草書創作》這一主題展開深入講解,并結合示范和作品點評,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藝術盛宴。
草書的歷史脈絡與當代傳承
王志立導師首先梳理了草書的發展歷程,從章草、今草到狂草,強調了師承關系的重要性。他以張旭、懷素、王鐸、倪元璐等歷代大家為例,解析不同時期的草書風格演變,并指出當代書法家應在傳統基礎上尋求創新。并特別提到自己在創作中借鑒倪元璐的雄強樸茂,同時融入現代審美,形成獨特的藝術語言。
理性與感性的辯證統一
草書創作既需嚴謹的法度,又需奔放的情感表達。王志立導師強調,草書的“狂”并非無序,而是建立在扎實的筆法、字法基礎上。他以自己的獲獎作品為例,展示了如何在章法布局中強化對比(如大小、枯濕、正斜),使作品既具視覺沖擊力,又不失傳統韻味。
創作技巧:從臨摹到創新
王志立導師提出“選好內容、理解內容、臨創結合”三大創作要點。他建議學員在創作前深入研讀文本,使書寫與文意相契合。在示范環節,他以張孝祥《西江月》為內容,現場揮毫,展現了草書的節奏感與墨色變化,尤其突出漲墨法的運用,令學員嘆服。
王志立導師結合中國書協“根植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十六字方針,強調書法創作既要尊重傳統,又要敢于突破。他以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為例,指出當代草書應兼具學術性與藝術性,避免流于形式化或過度追求視覺刺激。
草書五要素:筆法、字法、墨法、章法、鈐印
在最后的技法解析中,王志立導師詳細講解了草書的五大核心元素。
筆法:以篆籀筆意增強線條厚度,如懷素《自敘帖》的圓勁流暢。
字法:注重空間分割,強化疏密對比。
墨法:借鑒王鐸的漲墨技巧,豐富層次感。
章法:通過行距、字組關系營造動態平衡。
鈐印:印章的位置與風格需與整體協調。
下午的實踐環節,王志立導師逐一評點學員作品,針對不同風格提出個性化建議。對偏向明清調的作品,他建議加強筆法的精準度;對追求現代構成的學員,則提醒避免過度設計而失去書寫性。學員們紛紛表示,王志立導師的指導既有理論高度,又具實操性,為今后的學習指明了方向。
本次課程不僅深化了學員對草書藝術的理解,更激發了大家的創作熱情。中國文字博物館書畫院未來將繼續舉辦此類高水準研修活動,推動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來自:中國文字博物館
戳原文登錄
安陽論壇網頁版
有你更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