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和大家分享了烏克蘭國防情報局局長的說法:他們使用“馬古拉V7”發射了AIM-9響尾蛇導彈成功摧毀了兩架俄羅斯的蘇-30戰斗機。但是,他對“馬古拉V7”和之前的“馬古拉V5”之間的區別守口如瓶。現在,有了新的報道。
下面是《海軍新聞》刊發的第一張“馬古拉V7”的照片。
作者指出:“昨天有報道稱,烏克蘭于 5 月 2 日成功擊落了一架蘇-30 ‘側衛’戰斗機,隨后又擊落了第二架‘側衛’戰斗機。這是歷史上最早被無人水面無人艇擊落的兩架戰斗機,但它們不太可能是最后一架。在烏克蘭國防情報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中將和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發表聲明后,我們現在可以添加更多細節。”
作者接著說:“作為一個細節,一些聲明表明使用了馬古拉V5 無人艇,但《海軍新聞》可以確認它實際上是更大的馬古拉V7。這是 V7 變體首次向公眾展示。"
這個改進版本到底有什么功能呢?
據《海軍新聞》稱,馬古拉V7 與用于攜帶海龍導彈的無人艇完全不同。那是一個更寬的船體,帶有大型固定發射軌。V7 本質上是放大的馬古拉V5,這是用于用炸藥撞擊敵艦的基準模型。與 V5 的 5.5 米(18 英尺)相比,它大約有 8 米(26 英尺)長。
與(攜帶)海龍(導彈) 的版本(可以被認為是原型)相比,V7 代表了一種成熟的功能。在設計的時候,(設計師)的思路更清晰、更好。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它是專門配備響尾蛇導彈還是可以攜帶其他武器。
馬古拉V7 與 V5 版本共享相似的線條,但具有重新設計的船頭。此功能表明改進了適航性,對在冬季作業是很有用的。它與幾個通信天線和傳感器一起出現。由于沒有沖擊雷管,它的船頭部分似乎沒有炸藥,但這可能是可配置的。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兩枚美國制造的響尾蛇導彈安裝在其飛行器發射軌道上,這些軌道似乎能夠升高以進行發射。該導彈的作戰射程和性能類似于蘇聯時期海龍使用的 AA-11 弓箭手 (R-73) 導彈。交戰可能在 10 公里左右進行,盡管在實踐中可能比理論上短得多。
作者最后這樣寫道:“烏克蘭無人水面無人艇的成功怎么強調都不為過。他們正在改寫海戰的規則。”
結語
的確啊。“改寫規則”是否也可以說是“游戲規則改變者”?
《烏克蘭真理報》認為:“這次成功的交戰表明,馬古拉 V7 不僅在海戰中有效,而且現在已成為對俄羅斯軍隊的嚴重空中威脅,標志著無人艇戰斗的新篇章。”
不得不佩服烏克蘭人啊。您說呢?(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