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的選擇
要說在中俄兩國海軍發展領域中最“造化弄人”的是什么,那莫過于艦載機的發展了。
中國現在現役的艦載機——殲-15戰機,是仿制蘇聯蘇-33型艦載機的產品。
殲-15
而蘇聯剛解體時,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境遇無疑比中國好得多。當時俄羅斯手里有蘇-33戰機的生產線,還有米格-29戰機可以當艦載機,有著比中國更多的選擇。
最終俄羅斯選擇了米格-29K當艦載機,放棄了蘇-33。
俄羅斯航母
但后來的事情我們都清楚了,俄羅斯在艦載機發展上不僅完全比不上中國,就連印度這個“原米格-29K用戶”,都看不上米格-29K艦載機了,后來選擇從法國購買陣風-M型戰機以替換米格-29K。
陣風艦載機
針對這件事,俄羅斯媒體《軍事觀察》就曾發文批評過俄羅斯,稱俄羅斯選錯了路。在艦載機路線發展上,中國比俄羅斯聰明得多,俄羅斯應該向中國學習。
米格-29K作為艦載機為什么不合格?
米格-29K艦載機之所以表現不佳,核心原因就是這款戰機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有問題。
米格-29原本是蘇聯生產的一型“前線戰斗機”。它原本設想的是在東歐和北約的一線戰場上,和北約的戰斗機“狗斗”。
米格-29
基于這個定位,米格-29出現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其一是體量小以及作戰半徑非常短,其二是對體系的依賴非常嚴重。
在作戰半徑上,殲-15最大航程達到了3500公里,作戰半徑在1000~1500公里左右。
米格-29的最大航程只有2100公里,作戰半徑最多到800公里左右了。如果滿掛載,米格-29的這個作戰半徑還將進一步降低,降低到300~500公里都是正常情況。
米格-29
在體量上,米格-29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0噸左右,相比較之下中國現在服役的殲-15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3噸左右,比米格-29多出了13噸左右。
因為這個體量差距,兩款艦載機在掛載能力上就體現了極大的差距。
殲15艦載機
米格-29K最大掛載量是4.5噸,相比較之下殲-15的最大掛載量達到了7噸。等未來中國改進了殲-15,新版本的殲-15T掛載能力還將進一步提升。
并且米格-29還有“腿短”的問題,要想跑得遠,米格-29還要掛2個副油箱,這將進一步擠占米格-29掛載航彈或導彈的能力。
米格-29掛副油箱
事實上早些年美國也是更傾向于“輕型艦載機”,但經過之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也發現了很多重型艦載機能干的事情,輕型艦載機干不了,于是也開始發展起了“重型艦載機”。
美國F/A-18型艦載機原本的A/B型號有23噸的最大起飛重量,但后續服役的F/A-18E/F型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0噸。
至于體系問題,以米格-29這個體量,它不管是雷達還是航電系統受到的限制都很大,俄羅斯根本沒法往上面裝大體量的雷達和航電系統。
再加上俄羅斯那極為拉胯的電子工業水平,就導致米格-29這方面的能力極差。
米格-29體格小
事實上就算把米格-29給中國,中國都很難解決它的航電和雷達問題。
因為航電和雷達是比較耗電的,功率越大的雷達以及越強的航電系統,耗電量就越大。
就米格-29這個小身板,它根本就沒法解決供電問題,自然就沒法往上面裝大功率雷達和強大的航電系統。
但是米格-29這個問題,對于其原本的定位“前線戰斗機”來說并不是啥問題。
因為蘇聯在東歐部署了大量的地面雷達引導站。米格-29自己的雷達弱不礙事,地面的雷達引導站可以幫助它。
地面雷達站
然而當米格-29成了艦載機,變成了米格-29K,問題就大了。
米格-29這么依賴體系,但海上哪來的“地面雷達引導站”?
當然,沒有地面雷達引導站也行,現代空中預警機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這一功能。但現在問題來了,俄羅斯沒有艦載空中預警機。
這就意味著不管是俄羅斯還是印度的米格-29K型艦載機,作為一款極度依賴體系的戰機,最終卻不得不“單打獨斗”。
米格-29K艦載機
相比較之下,不管是我國的殲-15還是法國的陣風,作為“重型艦載機”自身能裝比較大的雷達,對體系的依賴更小,其實戰能力自然遠強于米格-29K。
可見當年俄羅斯拋棄了蘇-33選擇了米格-29K,是一個非常錯誤的選擇。
俄羅斯為啥選米格-29K?
不過當年俄羅斯選擇米格-29K也有非常無奈的原因,那就是錢。
要知道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錢。蘇聯在解體前本身就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蘇聯一解體當年的經互會直接就崩了,導致俄羅斯一瞬間斷開了幾乎全部的財政收入。
蘇聯解體嚴重沖擊了俄羅斯經濟
當時俄羅斯大量的軍工廠破產,大量武器生產線也直接停產。
而蘇-33型艦載機本身需求量就比較少,并且當時蘇-33還是一款新艦載機,此前根本就沒服役過,研發成本沒有攤薄,生產成本較高,因此這款艦載機的生產線自然沒有挺住。
到俄羅斯后續發展艦載機的時候,根本就拿不出錢維持蘇-33型艦載機的生產線。
相比較之下,整個米格-29系列生產量非常大,米格-29K型艦載機也生產了比較多的數量,生產成本對比蘇-33有極大的優勢。
米格-29生產量遠超蘇-33
對當前到處都缺錢的俄羅斯來說,它壓根就沒得選。
不過對現在的俄羅斯來說,它也不用擔心艦載機的問題了。
當前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船塢里面修了好幾年都沒修好,估計是難了。同時俄羅斯也肉眼可見的沒有生產新航母的能力,所以俄羅斯今后估計會成為五常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艦載機的性能如何對其不會再有影響。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估計修不好了
信息來源: 【1】海外網·《盤點中印航母重器 艦載機殲15完勝米格-29K?》 【2】中國新聞網·《米格29性能優良戰績不佳:輸在空戰理念和體系上》 【3】參考消息·《俄羅斯“獨苗”航母何時重新服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