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賽被北控橫掃那晚。高詩巖賽后沉默離場。常規賽第三階段。
山東男籃還豪取11勝3負。積分榜一度殺到第四位。
可季后賽首場就暴露問題。
高詩巖全場7投2中。關鍵回合連續失誤。球迷怒罵他“攻防兩端拖后腿”。
更爭議的是賽后直播。他突然提及陶漢林。
說內線擋拆質量不夠。
老將當場黑臉離開鏡頭。這事讓高詩巖風評再跌。
而北控球員廖三寧發總結。
他評論“發得是不是晚了”。
本是隊友間的調侃。卻遭網友集體怒懟。“輸球還有心情開玩笑?
”“先練好比賽態度吧”。此時高詩巖已在澳大利亞。社交媒體曬出訓練視頻。
背景是墨爾本的健身房。但球迷發現訓練像“度假”。
妻子在旁拍攝時他還比耶。
有網友翻出過往記錄。前幾年赴美特訓后。
投籃命中率反而下降。
三分命中率從35%跌到32%。
今年換澳大利亞特訓。
效果到底咋樣?
山東男籃管理層很無奈。常規賽靠團隊配合贏球。季后賽球星單打行不通。
高詩巖作為隊長。攻防效率都排聯盟20外。尤其是關鍵球處理。
多次出現低級失誤。訓練師透露他重點練投籃。但球迷擔心老問題。
“在國外練不如在國內踏實。”“去年在美國不也沒練出來?”我個人認為。
特訓環境不重要。關鍵是針對性。比如擋拆后的終結能力。
比如對抗后的投籃穩定性。這些才是季后賽剛需。看看同位置的趙睿。
休賽期加練下肢力量。新賽季突破成功率漲10%。再看遼寧隊的付豪。
拿頂薪卻半決賽拉胯。攻防兩端毫無存在感。對比之下更顯問題。
高詩巖的優勢是防守積極性。但進攻手段太單一。
突破依賴左路。中距離投籃不穩定。這些技術短板。
光靠“半度假”訓練解決不了。山東男籃新賽季有挑戰。
陶漢林年齡漸長。內線需要年輕人頂上來。
彭泓森等青年隊球員。
身體條件不錯。但大賽經驗不足。全運會備戰也在進行。
陶漢林李祥波重任在肩。球隊需要老將穩住陣腳。更需要高詩巖做好銜接。
球迷不滿的不是輸球。是態度和進步速度。
連續三年海外特訓。
數據沒明顯提升。
反倒場外爭議增多。這才是問題核心。接下來的休賽期。
是真練還是作秀?球迷都盯著呢。
畢竟CBA不缺努力的球員。缺的是正視短板的決心。高詩巖能否打臉質疑?
下賽季賽場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