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怡婷
新型儲能就像“超級充電寶”,可以在電力運行中調峰、調頻、調壓,對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發展快速,技術總體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約為“十三五”末的20倍,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130%。
新型儲能布局靈活、建設周期短、應用場景廣泛,“十四五”以來,直接帶動項目投資近2000億元,促進打造產業集群,成為經濟發展綠色新引擎。不僅如此,新型儲能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涉及環節多,發展過程中培育了眾多創新型企業,并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相關人才培養。目前我國已有80余所高校設立儲能本科專業,整合優質力量建設了7個儲能產教融合平臺,培養出一批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視野和引領產業快速發展的領軍人才。
為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支持儲能領域人才培養。今年印發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加快人才引育。強化新型儲能領域產教融合,進一步發揮產教融合平臺作用,鼓勵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環節,做實做優做強產業學院、現場工程師學院。協調構建高端人才培養網絡,促進人才差異化合理布局,促進人才等要素跨區域有序流動。因產辦學、因需施教,助推產業需求與學生所學同頻共振。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5日 03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