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年底,德黑蘭會議期間,英美蘇商討了開辟西歐第二戰場,東西方配合對德作戰問題,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美國提出建立聯合國的構想,因為舊有的國聯已經崩潰。
按照羅斯福設想,聯合國有三層架構:最底層的是全體成員,囊括所有反法西斯國家,中層是執行委員會,最頂層的是美蘇英中“四常”。
問題在于:美國為何會讓中國成為四常之一,難道真是羅斯福對中國人心有好感,還是基于自身利益的選擇?
美國政治上的憂慮
一戰之前,美國經濟早已世界第一,但政治地位卻遠不如英法。一戰之中,美國出力甚大,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政治地位,英法依然主導世界。其中,最具代表的事件是威爾遜的十四點計劃被英法拋棄,導致美國國會拒絕批準《凡爾賽和約》,不參加英法構建的國聯——國際聯盟。
對美國來說,一戰后的政治博弈失敗,以至為英法做嫁衣,美國勢力被孤立在美洲,讓羅斯福等不能不考慮二戰后的政治博弈,不能付出代價之后卻得不到相應政治地位。因此,美國有著政治上的憂慮,擔心其他盟國聯手,將美國再度孤立。
當時,真正強大的反法西斯國家,主要就是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其中,整個德國有英美蘇聯合對抗,日本主要是由中國對抗。因此,要選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只能在這四個中選,其他國家真的不行。
如果按照英蘇要求,只有三個常任理事國,即美國、蘇聯、英國的話,那么對美國可能就很不利。因為英國是過去200年的世界老大,節操向來碎了一地,美國對英國本性非常了解,一戰后的暗虧還歷歷在目。因此,英國為了維持自身地位,和蘇聯聯手暗坑美國的可能性很大,老二老三聯手干掉或架空老大,這不是什么新鮮事。
但如果引入蔣介石政府,那么博弈情況就不同了。因為,除了中國的確是二戰主力之一外,國民政府和蘇聯整體不和,和英國也存在利益沖突;反之,蘇聯與英國都基于自身利益,反對國民政府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因此,國民政府入常,就只能站在美國一邊,同時也是對蘇聯、英國、日本的牽制。總之,讓中國入常,符合美國的利益。
當然,因為美國堅持讓中國入常,英國后來又拉入法國,借此對抗美國,就變成了美蘇英法中五常,這里面美國還是擔心英法蘇的聯手,所以后來的冷戰出現,也是斷絕英法與蘇聯聯手架空美國的原因之一。
美國如何對待中國
從美蘇英中的利益格局上看,中國肯定更傾向于美國,但美國想要成為世界霸主,想要穩固的政治地位,自然就不會這么簡單的認為民國政府必然倒向美國、必然會跟著美國走,那么如何確保中國在國際政治上與美國一致呢?答案很簡單,就是讓中國成為美國的“附庸”,比如以下三點:
首先,1943年下半年,中國法幣出現崩潰跡象,于是向美國貸款穩定法幣。但從近代開始,西方金融貸款就像今天的“套路貸”等一樣,只要拿了他們的錢,那么將永無寧日,只能受其控制。其實,今天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金融,就是被西方國家深度控制。
其次,珍珠港事變后,美國開始在華駐軍,到1943年是五萬,1944年后增加到十萬。二戰之后,中國不少城市都有美軍,景明樓事件、沈崇事件等都是駐華美軍所為。蔣介石政府與美國簽有長期駐軍協議,駐華美軍還有治外法權,因此當時中國就是美國眼里的“附庸”。
比如,后來簽署的《青島海軍基地秘密協定》,規定美軍有權長期占領青島港。
第三,二戰結束之后,國民政府大肆賣國,讓中國真正成為美國的“附庸國”。比如,兩國簽訂《美國在華航空攝影協定》,何謂“攝影協定”,軍事攝影叫不叫攝影?還有美國在中國自由航行權的《中美航空協定草案》,徹底開放市場的《中美通商航海友好條約》等等。
關于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的賣國協議,網上有專文談論,筆者在此不再啰嗦。
總之,經過一系列的運作后,中國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國”,基本沒有什么自主權可言,因此在國際舞臺上只能緊緊跟隨美國。
按照美國計劃,雖然中國成為五常之一,但尤其民國政府與美國簽訂的一系列賣國條約,將鎖死中國發展可能,將中國徹底變成美國控制下的“經濟文化政治殖民地”。
但幸運的是,當時教員高瞻遠矚,借助美蘇爭霸,歐洲爆發柏林危機的機會,迅速發起三大戰役,快速解放了中國,讓美國沒有機會干涉。新中國之后,宣布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砸開了困在中國人身上的枷鎖,由此奠定了新中國騰飛的基礎。
最后,看到如今烏克蘭的樣子,中國人應該感到慶幸,慶幸新中國的建立,否則美國控制下的中國,必然會在北方與蘇聯或俄羅斯打出尸山血海,慘烈的戰事成為西方茶余飯后的輕描淡寫的談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